国外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标准分析
2017-10-10周海东
■ 李 虹/方 敏/王 雪/周海东/袁 鸣
(1.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 101149;2.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北京 100012)
学习与借鉴
国外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标准分析
■ 李 虹1/方 敏1/王 雪1/周海东1/袁 鸣2
(1.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 101149;2.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北京 100012)
对比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四国相关的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安全指南、规程等发现,四国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标准均是在其《职业安全与健康法》基础上制定的,内容主要包括餐饮、住宿、医疗与急救、通讯等方面。这些标准的主要特点有:常态化的宣传教育,多类型的个体防护用品标准,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合适的生活居住区域。制定我国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标准的建议:(1)建立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标准体系,推进野外后勤装备标准化建设;(2)明确野外后勤保障经费来源,促进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能力建设;(3)制定野外后勤保障标准体系应合理分区,确保标准的可操作性。
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标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
Abstract:By comparing the logistical support safety guideline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fi eld geological work in the United States,Canada, Australia and Russia, it's found that all the logistics standards in the four countries are set based on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Law", which mainly includes catering, accommodation, medical and fi rst aid, communication and so on.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se standards are normalized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multi-type individual protective equipment standards, strict food safety standards and appropriate living area. Suggestions for setting the logistical support standards of the fi eld geological work in China:fi rstly, set the logistical support standard system of the fi eld geological work to promote the standardized construction of fi eld logistical equipment; secondly, clarify the source of fi eld logistical support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logistical support system; thirdly, zone reasonably while developing the logistical support standard system to ensure they are operable.
Key words:fi eld geological work; logistical support standards; United States; Canada; Australia; Russia
0 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地质勘查单位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由国家保障向自我保障发展。近年来,为改善野外地质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石油、武警黄金等行业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勘局等单位积极探索,制定了本行业、本单位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标准,对规范本系统、本单位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本系统、本单位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水平的提高。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各系统、各单位制定的标准存在内容要素不一、条件要求不同等情况,且多数系统和大部分地质勘查单位尚无标准可依,不利于地质勘查单位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水平的整体提升。
本文选择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俄罗斯四国与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关联度较大的几个推荐性行业标准、指南等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标准的制定、完善提供借鉴。
1 国外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标准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相关的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标准均是在其《职业安全与健康法》基础上制定的。该法作为保障员工安全与健康的基本法,一般由国会通过,总统签字方可生效,根据这个基本法,各级政府和各行业可出台相关的标准、规程、守则。在该法基础上制定的相关标准,按照发文机构分主要包括国家政府标准、标准组织制定的标准、指导性文件、行业协会标准、实践标准五类。但由于各国实际情况不同,制定的相关各类保障标准强调重点也各有侧重。
2014年,美国地质调查局出版的《野外作业的安全与健康》(Safety and Health for Field Operations);2006年,加拿大卫生与安全委员会、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矿产勘查协会联合出版的《加拿大西部矿产勘查安全指南(2006年,第四版)》(Safety Guidelines for Mineral Exploration in Western Canada,Fourth edition 2006);2011年,南澳州资源、能源和旅游部出版的《野外安全操作手册》 (Field Safety and Procedures Manual);2004年,俄联邦自然资源部地质调查局发布的《第08-37-2005号地质勘查工作安全条例》。本文对上述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分析,详见表1。
概言之,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俄罗斯在相关的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标准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规定。
1.1 餐饮方面的规定
①厨房基本配置:主要包括餐具、清洁用品、刀具、电器。②水源安全:对饮用水的来源、保鲜、保洁、标识进行了规定。③食品保质:对各类食品的储存、食品的保鲜处理、剩饭菜的处理、食品的清洁等做出了规定。④垃圾处置:严格区分垃圾类型,对不同类型的垃圾进行不同的处置。⑤储存设备:对冰箱的温度设置、仓库存放物品的位置、危险品的存放等做出了规定。
1.2 住宿方面的规定
①宿营地安全:排除自然灾害、野兽袭击、从最小环境影响方面出发选择宿营地;配有全套的防火设备。②住宿设施:住宿设施构造(窗户、防护窗、地板、门);床位的设置与摆放做出了规定。③盥洗设施:对地板防滑、盥洗盆的数量、淋浴花洒的数量、洗衣机的配置、甩干机的配置做出了规定。④卫生间设施: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配置不同类型的厕所,大型或长期营地厕所必须由注册工程师进行粪便过滤设备的安装,对厕所的卫生标准做出了规定。
1.3 医疗与紧急救援方面的规定
①医疗:对营地综合性急救箱、出工前的体检、定期体检、个体急救包、个人安全生存包(配有急救操作手册)做出了规定。②紧急救援:就紧急救援的组织机构、联系方式、救援程序、救援计划、救援程序培训等做出了规定。
1.4 通讯方面的规定
①野外作业前的规划:与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签署相关的安全协议,清点安全用品、记录和备案。②营地必备的通讯设备:各种无线电通讯设备、完善定位系统、卫星电话与转发器、紧急信号设备、传真。③个体必备的通讯设备:移动电话、紧急信号设备、车载定位系统、个体定位系统。
2 国外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标准特点
国外基于职业安全与健康的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主要体现在“保障软件”和“保障硬件”两大体系上。“保障软件”是指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宣传教育培训、安全检查、风险识别及评估、应急救援演练。“保障硬件”是指安全防护设施、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应急救援器材。国外地质工作野外后勤保障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2.1 常态化的宣传教育
常态化的宣传教育的宗旨是:真正实现“预防伤害”和“拒绝伤害”。本着这样的宗旨做好职业安全健康预防工作,关键在于实施综合的员工安全健康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素质。对野外作业的安全从职工入职教育、上岗培训、野外工作承诺、从事具体的野外工作、野外工作结束进行全过程
培训。在这些培训中始终强调的是职工自身的安全意识、风险识别能力、应对潜在风险的能力、应急自救能力自身防范性的强化。
表1 国外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基本要素对比
2.2 多类型的个体防护用品规程标准
国外野外地质工作保障的制度体系均是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行业特点、工作性质、作业区域性质制定了不同的规程标准,其中大多属于推荐性的规程标准。如按照工作属性,对航空地质调查人员、地质实验测试人员、矿产勘查技术人员、驾驶员等不同工种野外工作人员的个体防护都制定了相应的规程标准。按照工作区域,对高原、荒漠、山林、沼泽、无人区等区域作业的野外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用品制定了相应的规程标准。
2.3 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
国外对野外地质工作中饮用水的水源、保鲜、清洁、标识使用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规定。如要求生活用水必须达到无毒、无害的最低水平。对食品安全做出了重点强调,尤其对食品的保质,食品的储存方式、储存地点、储存手段、储存卫生条件,剩菜饭的保存、处置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2.4 舒适的生活居住区域
以职工的身心健康为宗旨,根据环境安全和环境保护标准对宿营区的布局进行了详细的布局规划。在此基础上,对住宿建筑物的窗户、防护窗、门、地板、防潮设施、防滑设施进行了详细规定;对不同类型的盥洗室、厕所的防潮、防滑、基本设施配置进行了规定说明;对营地的安全设备(防火、防野兽袭击、防自然灾害)、急救设备进行了规定。
3 制定我国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标准的建议
3.1 建立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标准体系,推进野外后勤装备标准化建设
餐饮方面,制定地质从业者在野外施工期间的餐饮标准,包括营养标准和伙食费用标准,改变目前地质从业者在野外“一天早、晚两顿饭”现状。住宿方面,根据帐篷、板房或租房等住宿模式的不同和项目类型的差异,制定人均住宿面积、卧室设施等方面的野外项目部建设标准。通讯方面,根据矿区所处的地区类型、项目部人数,制定通讯设备配备标准,对无人区或手机信号覆盖差的地区,重点明确卫星电话、电台的配备标准。医疗方面,根据矿区所处的地区类型和特点,明确项目部常用药物、医疗设备、医疗人员等的配备标准,并制定地质从业者出队和收队的体检制度,以及收队之后的疗养制度。
同时,建立相关野外职业安全与健康的监督管理制度体系,以标准体系为抓手,政府部门、地勘单位各司其职,制定国土部门、纪检部门、安全监督部门以及地勘单位的联合监督、管理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3.2 明确野外后勤保障经费来源,促进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能力建设
目前,地勘单位野外后勤保障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从当前形势来看,属地化前的以政府为主导进行采购、配备地勘装备的模式已经不适应市场化发展需求。当前,政府应从行业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入手,在地质项目预算标准中单列野外后勤保障装备经费开支,并依据项目所处的地区类型和特点,制定差别化的野外后勤保障经费标准。加强行业野外经费收支监督管理,遏制社会项目竞标的恶行竞争,从而保障地勘经费中野外后勤保障装备经费有效管理与使用。
3.3 制定野外后勤保障标准体系应合理分区,确保标准的可操作性
制定野外后勤保障标准体系,要充分调研,摸清各地地质工作的环境条件,以地区共性、差异性为基础,结合地区特性,合理分区,理清各区的共同需求和特殊需求,科学制定野外后勤保障标准。
全国不同地区的地质地貌、气候特征等影响地质工作的客观条件各异,在不同区域开展野外地质勘查对后勤保障装备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制定野外后勤保障标准体系应考虑不同区域的共性、差异性和特性。例如,我国少数地区属于无人区,在这些地方开展地质工作,只能采用帐篷、房车、活动板房等住宿方式;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开展野外地质勘查,需要配备制氧设备和防治高原易发病的药物,而其它地区则不需要;等等。
[1]王东云,王玥.论地质勘查行业的事故特点与安全投入[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1(7):105-106.
[2]梅强.安全投资方向决策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9(10):42-43.
[3]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发达国家职业安全健康主要经验与做法[J].劳动保护,2013(1):117-118.
[4]SCOTT,J.S.Urban Geology in Canada a Perspective, in Urban Geology of Canadian Cities[J].GAC Special Paper,1998(42):2-10.
[5]DEMULDER,E.F.J.Recent Developments in Urban Geology: Proceedings,Six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ngineering Geology[J].Amsterdam,1990(8):100-160.
[6]U.S.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 U.S.Geological Survey.Safety and Health for Field Operations Handbook 445-3-H[M].America: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2014.
[7]Association for Mineral Exploration British Columbia.Safety Guidelines for Mineral Exploration in Western Canada[M].Canada: Health & Safety Committee,Association for Mineral Exploration British Columbia,2006.
[8]LLN BROADBRIDGE.Field Safety and Procedures Manual[M].South Australia:Department of Resources,Energy and Tourism,2011.
[9]DON UMPHERSON,DOUGLAS BENNETT,J.R.Webb.Bush,Safety in Mineral Exploration[M].Canada:Mines Accident Prevention Association Ontario,Ministry of Northern Development and Mines,1991.
[10]Геологическое,No.08-37-2005 геологоразведочных правила по охране труда[M].Россия:России Мини с т ерс т во природных ре с урс ов Федерации,2004.
[11]Natural Resources Canada.Evaluation-Reports 2010-Earth Sciences Sector Basic Infrastructure Evaluation[EB/OL.](2010-02-07)[2017-07-21].http://www.nrcan.gc.ca/evaluation/reprap/2010.
Analysis on the Logistic Support Standard of Foreign Field Geological Work
LI Hong1, FANG Min1, WANG Xue1, ZHOU Haidong1, YUAN Ming2
(1. Chinese Academy of Land and Resource Economics, Beijing 101149; 2. China Nonferrous Metals Resource Geological Survey, Beijing 100012)
F407.1;F062.1
A
1672-6995(2017)09-00043-04
2017-07-21;
2017-08-07
地质调查项目“地质勘查单位野外地质工作后勤保障标准”(12120113020400)
李虹(1977—),女,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公共管理硕士,主要从事国土资源经济、地质勘查行业管理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