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种下一棵童话树
2017-10-09
鹤矾,原名张巧艳,中国作协会员,浙江省文学志愿者中心秘书长,现供职于杭州少年儿童图书馆。著有随笔集《诗画两从容》、童话集《快乐花朵》《地球飞船》《寻找丑女》《窗口飘来个肥皂泡》,长篇童话《掉进龙隐谷》《重返月亮船》《遭遇海啸》《来自古得曼星球》《嘀嘟小精灵》《智闯树人国》《相逢天池湖》《托尼·艾米历险记》等,另有食品安全系列童话《神行精灵卡布丁》。曾获2003—2005年度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主编丛书《鹤峰文丛》。
1.您从小就有文学方面的兴趣吗?是什么促使您选择了儿童文学的道路?
在我小时候,我们全家都是三国迷,茶余饭后聊得最多的就是《三国演义》。我10周岁那年,认字不多,却能用闽南话把诸葛亮写给曹真的信全篇流利地背下来。《三国演义》里头那些鲜活的人物就这样深深烙在我脑海里。我的邻居是位老校长,他藏有整箱整箱的小人书,并慷慨地借我阅读,《红楼梦》《西游记》《孙庞演义》《乐田演义》《三侠五义》……深奥的古典小说化作生动直观的画面出现在我眼前,小人书极大限度地丰富了我的童年生活,让我至今怀念不已。
记得那是1998年,我怀孕了,当时就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我一定要让孩子爱上阅读!”然后,我就试着写一些有趣的小童话,希望以此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等孩子四个月的时候,我就开始以她为主人公创作童话,甚至连名字都没改。女儿长大了,故事中的“小晴天”也跟着长大。于是,就有了“阳光娃娃小晴天”系列童书。
其实,我写童话,本来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看。
2.如何保持写作热情?在写作过程中是否遇到过瓶颈?是如何应对的?
我是中文系出身,对语言文字的热爱深入骨髓。写作已成一种习惯,长久不写就会感觉人生空虚。写作过程中缺少灵感时,我会去爬山,逛植物园,看“动物世界”(电视栏目),大自然总是源源不断地给我灵感。在一本书定稿之后,我至少会有半个月时间不想动笔,这时,我会回头看看钱钟书、张爱玲、余华、苏童、潘向黎等人的小说,或李汉荣、史铁生等人的散文,他们对生活、人生、人性的深刻剖析,总能再次触动我的心弦,对现实的种种想法又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了。
3.您希望孩子们从您的作品中学到些什么?
地球是三千万物种的共同家园,当其他物种都灭绝之后,我们人类还能独自存活多久?——看着树林一片片被人类的建筑所覆盖,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我的童话越来越多地渗入动植物角色和科幻因素,以及对宇宙与人类的思索,希望孩子们能因此更多地了解人类之外的生命,了解大自然,从而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像《来自古得曼星球》《智闯树人国》《相逢天池湖》等长篇童话是这样,即将出版的短篇童话集《了不起的鼠小七》更是动物朋友个性张扬的篇章。相信小朋友们看了一定会爱上这些又有趣又可爱的动物朋友。长大以后,尽可能尊重它们,不去打扰它们。
因为我的长篇童话的主角大多都是爱看书又爱显摆的“小晴天”,借她的口让孩子们了解文学、文化经典也就顺理成章。让孩子们迷上文学,迷上汉字,也是我之所愿。
4.当下儿童文学市场好像很繁荣,有精品,但也不乏粗制滥造之作,如何给孩子挑选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呢?
要有自己独特的思考与眼光,不要跟風,人家说好就一窝蜂地买来看。像动物故事,《列那狐的故事》我就百看不厌,因为语言幽默,细节传神。《西顿动物小说》因为有作者的亲身经历,所以读起来特别真实、深刻。姜戎的《狼图腾·小狼小狼》也有这优势。而另外一些在我国大红大紫的动物小说,我反而看不下去,无非是披着动物的外衣写人的故事。甚至像风靡世界的《柳林风声》,我每次都只看到一半就放下了。青蛙驾着马车进城,后来犯事儿被捉进人类的监狱,又扮作一个洗衣妇逃了出来……它还是不是一只青蛙呀?
不仅如此,同一个作家的不同作品,也让人各有偏爱。像儒勒·凡尔纳这样,所有作品都让我很喜欢的作家并不多。他是个文理科双向天才,《地心旅行》《神秘岛》《八十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格兰特船长和他的儿女》等作品,知识丰富而严谨,情节生动,描写细腻,真让人百看不厌。林格伦的作品,我最喜欢的是她的《淘气包埃米尔》,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细节的刻画,都太成功了!而《长袜子皮皮》倒在其次,因为皮皮的无穷力量从何而来,没有交代,缺少契机,而契机往往是故事发展的关键。《小飞人卡尔松》语言倒是有趣,但卡尔松一个人独自住在屋顶上,身背飞行器,无根无源,感觉不是很合理的想象。再者像《狮心兄弟》,南极亚拉、南极里马其实就是地府、地府中的地府,也不是太有创意……这一切,都不如《淘气包埃米尔》,真实生动,自然而然。
5.除了写作,谈谈您的其他兴趣爱好。
喜欢看书,讨论文学,看《动物世界》,爬山,在林间漫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