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中国环保新闻对外报道的有效性
2017-10-09程静
程静
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中国新闻对外报道的重点之一。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中国的环保话题也一直是外媒对中国负面报道的“重灾区”之一。
2014年中国向污染“全面宣战”以来,政府不断加大环保力度,外媒相关报道基调有缓和之势,同时官方媒体也更加主动设置议题,对接西方话语体系,不回避问题也凸显成效,在扭转中国环境问题的国际舆论态势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笔者深度参与中国环保话题对外报道,持续跟踪分析境外主流媒体播发的中国环保新闻。本文将以新华社相关英文稿件被外媒采用情况为观察视角,分析如何提升中国环保新闻对外报道的有效性。
一、西方媒体涉华环境报道的高频词
作为中国官方媒体,要想有针对性地做好环境对外报道,首先要了解西方媒体对中国环境问题的关注点。
“雾霾”是近些年外媒涉华报道频次较高的话题之一,尤其在秋冬季节中国北方步入雾霾高发期之际。去年底至今年初,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经历了数次严重雾霾,导致20多个城市启动雾霾红色预警。几乎所有的境外主流通讯社都对此进行了持续滚动报道,稿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雾霾的严重程度、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空气质量对公众生活造成的影响等。
“气候变化”是涉华报道的另一重要议题。每逢重大国际会议,中国作为联合国气候大会的主要参与国和积极推动者,这些年履行国际责任和义务、大力推动节能减排的努力广受国际社会关注,并受到越来越多的积极评价。近期,特朗普推翻奥巴马气候政策引发国际舆论关注。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China poised to take lead on climate after Trumps move to undo policies”(在特朗普取消政策后,中国准备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梳理了中国近年来在气候方面的政策和成果。文章称,中国新的五年规划提出加速推动电动汽车、核能、风能、太阳能产业,而特朗普却把目光放在煤炭和石油上,这将让美国在清洁能源这个全球大产业上失去先机。
其他外媒关注的中国环保话题还包括湿地环境、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据不完全统计,西方三大通讯社2016年关于中国环境污染的稿件逾千条。
二、报道被境外媒体采用情况分析
针对外媒的关注焦点,新华社对外部有关编辑室进行了舆情研判,并有针对性地设置议题,提高传播技巧,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舆论。外媒涉华报道越来越多地依赖我国官方媒体的信源。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新华社对外英文环保报道有近百条被国际几大通讯社采用,其中不乏被采用五段以上的稿件。
具体来看,近两年在空气污染方面,新华社对外报道不回避雾霾的范围和强度,以开放、主动的心态积极发声,密集报道政府采取的包括工业企业停产限产、工地停工、机动车限行等措施,这些信息“轰炸”取得了可喜效果,稿件频繁被境外通讯社采用。例如,路透社稿件“Smog returns, but Beijing says skies are getting cleaner”(雾霾重现,但北京表示空气质量正在好转)以及美联社稿件“China says some factories have violated anti-smog measures”(中国称一些工厂雾霾应对不力)都采用了新华社播发的环保部10个督察组对重点城市督查发现的违法违规稿件。
在气候变化方面,国际重大会议节点前后新华社都会主动设置议题,集中播发一批有针对性的稿件强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回应外媒质疑。去年底新华社播发的“中国发射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的稿件被法新社采用。采用较好的稿件还包括:《中国减少煤炭消耗应对雾霾》《北京组建环保警察铁腕治污》《水污染防治财政资金未能有效使用》《环保部通报雾霾应对工作督察情况》等。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看似比较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措施,如“河长制”“生态红线”等,在经过编辑运用对外思维精心处理后也受到了外媒的广泛关注。
采用率的上升主要得益于媒体正视环保问题,客观全面频繁的报道展示了中国政府在治理污染方面的决心和举措。在这个世界共性话题上,我国官方媒体已经成为外媒十分重要的信息来源。
三、提升中国环保新闻对外报道的经验与技巧
综合分析外媒报道关注重点和我国官方媒体稿件落地情况,可以发现环保话题是对外报道的一个“富矿”,而添加有效新闻背景、做好硬新闻、主动设置议题、创新话语体系,则是提升报道有效性的重要经验。
1.通过背景添加,小信息也能写出大新闻
在官方发布的环保稿件中,有很多是看似枯燥的数据发布,例如,削减煤炭产量、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治理雾霾的投资规划等等。处理类似数据新闻时一定要注意背景添加,使稿件更丰满、更有信息量。
任何数据新闻,如果没有参照信息进行对比就很难传递数据背后的意义,适当的背景添加能帮助读者更直观地获取信息。例如新华社对外部2016年12月31日播发的英文稿件《2016-2020年中国将每年淘汰8亿吨煤炭落后产能》中,有一段提到:相比2015年37.5亿吨的煤炭产能,2020年煤炭产量将维持在39亿吨,而煤炭消耗量将从2015年的39.6亿吨增至2020年的41亿吨。虽然寥寥数语,这个数据对比却显示了中国煤炭业去产能的决心,稿件几乎被法新社全文采用。
在另一篇英文稿件《环保部批评一些城市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不到位》中,作者在详细阐述各个地方政府在污染应对方面的突出问题后,添加了这样一段背景:中国近几十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致使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而中国政府正在加大力度来治理污染。这段信息简要地概述了目前中国环境治理所处在的位置,结合前面的内容更加凸显了中国政府治理污染的力度。
2.注重硬消息,传递权威声音
分析新华社对外英文报道的采用情况可以发现,相比于自说自话地宣传中国環保进展的评论性稿件,硬消息稿件的落地率往往更好,因为外媒更注重事实性信息。如果我们能提供足够支撑观点的事实,结论就不言而喻了。
与外媒相比,官方媒体最大的优势是能在第一时间获取权威信息。在环境报道方面,环保部是最准确、最权威的信息来源。紧盯权威发布,第一时间抓出新闻点,及时、有效地传递环保部信息是环境报道最重要的一部分。梳理新华社环保类稿件的采用可以发现,环保部的重大信息发布、对一些城市空气污染应对不力的通报批评等稿件频繁被几大通讯社采用。
另一个权威信源是重要官员。国家主席习近平、总理李克强以及环保部官员在重要场合的表态常常备受外电“青睐”。例如,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1月份造访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时强调不能让《巴黎协定》的成果付诸东流,承诺中国将继续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表态被美联社、路透社等滚动报道。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表述被法新社、美联社滚动报道。
3.主动设置议题,创新话语体系
在近期的环境报道中出现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设计,如何运用“对外思维”以简明易懂的方式让受众理解政策内容和意义给对外报道提出了一些挑战。
以去年底中国宣布将在2018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为例,虽然河流治污也是海外媒体重点关注的环保话题,但全面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的制度说明粗略一看太对内,并没有太大对外报道价值。新华社英文稿件《中国聚焦:中国全面推行“河长制”治污》巧妙地挖掘出新闻点,在标题中添加了“治污”字眼,并将“河长制”这个外国受众不熟悉的名词通过简明易懂的语言加以解释,着重传递了政策的创新和目的,路透社八段的稿件全文引自该稿,并且标题几乎未加改动,收获了出乎意料的采用效果。另一篇关于中国首次划定国家生态安全“红线”的报道,新华社英文稿件在导语中将生态红线的概念用简单的语言向读者解释清楚,并对政策意义进行了全面到位的解读,使中央大政方针更具生动性、贴近性。后来,路透社稿件前五段都采用了新华社稿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