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中国对非洲文化传播本地化道路刍议

2017-10-09吴传华

对外传播 2017年8期
关键词:中非非洲文化

吴传华

中国与非洲虽在地理上相距遥远,但中非传统友谊历久弥新。近年来,随着中非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深入发展,中非文化交流与合作亦呈现蓬勃发展的喜人之势,中国对非洲的文化影响力不断上升,对非洲的文化传播能力逐步增强。新形势下,“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进为中非关系发展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和前进动力。“一带一路”既是经贸合作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为扩大和深化中非文化交流与合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但是必须看到,与西方国家比,中国在非洲的文化影响力总体来说还很弱,这与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和在非洲日益增长的政治、经济影响力很不匹配。如果把政治、经济和文化比作中非关系的“三轮驱动”,那么“文化驱动”是明显拉后腿的。从长远来看,要推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走出去、走进非洲,扩大中国对非洲的文化影响力,提升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文化传播本地化之路不失为一项战略选择。

一、中国对非洲文化传播本地化面临的机遇

(一)政治上有保障。非洲大多数国家对中国友好,双方保持高度政治互信,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支持,在国际事务中密切合作。这既是双方在过去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中并肩作战的结晶,也是双方现在和未来建设现代化国家过程中携手发展的基石,同时为中非实现文化上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走进非洲提供了有力保障。2015年12月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将中非关系提升为“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明上交流互鉴、安全上守望相助、国际事务中团结协作”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未来中非合作共赢和共同发展指明道路、保驾护航。

(二)经济上有基础。近年来中非经贸合作发展迅速,成为中非关系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从2000年起中国跃居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此后一直保持这一优势地位。 2016年,中非贸易额为1492亿美元,双方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中国对非洲非金融类直接投资33亿美元,一些重大投资项目取得积极进展;中国在非洲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82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521亿美元,跨国、跨区域基础设施项目成为最大亮点。“一带一路”倡议为中非经贸合作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今年6月刚刚建成通车的蒙内铁路成为“一带一路”中非合作共赢的早期成果标志。目前中国对非洲各类投资存量超过1000亿美元,3100多家各类中国企业在非洲经营。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共同利益不断扩大,为中非文化交流合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文化上有需求。中非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文化关系是中非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非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机制更加完善,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目前在非洲设立的中国文化中心有5个,孔子学院48所、孔子课堂27个,是传播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阵地。随着“欢乐春节”“中非文化聚焦”“中非文化人士互访计划”等一系列品牌文化活动的开展,以及各类文化援助培训项目的实施,非洲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多,热情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大。同样,中国人民也希望了解来自非洲的文化。“一带一路”倡议高度重视人文交流,“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每年资助多达1万名学生来华学习,“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等项目将极大地促进中国与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四)人员上有条件。21世纪以来,中非关系进入全面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中非合作的广度、深度和热度前所未有,双方人员交流随之日益频繁,规模不断扩大。中国越来越多的各类公派人员、私营业者和务工人员前往非洲,在那里长期工作生活。据估算,目前在非洲大陆至少有100万中国人,而且这一数字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中国人最多的非洲国家为南非和安哥拉,达二三十万人;中国人数量中等的非洲国家如尼日利亚、坦桑尼亚、肯尼亚等,约有三五万人;中国人最少的非洲国家,甚至包括个别未建交国家,也往往有数百人。他们为中非友好合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但是在非洲的文化生活极为匮乏,在精神文明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与此同时,他们中间又不乏各类文艺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专长的人士,只是缺少一个良好平台将他们组织整合起来。

二、中国对非洲文化传播本地化遭遇的挑战

(一)中国对非洲文化影响力还很弱。受地理、历史、人文等条件的限制,总体来说中国对非洲的文化影响力还很弱。非洲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还非常有限,一般民众尚停留在仅知道中国武术、杂技、春节等文化元素或文化符号层面,缺少对中国文化的真正认知、认同和喜欢,更谈不上对中国文化全面化、深层次、成体系的学习和研究。

中国文化,无论是文学、艺术、哲学、历史,还是价值观、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等方面,被非洲人民的理解和接受程度都还比较低。反观西方文化,虽然属于外来的殖民文化,是非洲人民被动接受的,但其影响已经根深蒂固,广泛而深远。非洲在语言、文化、宗教、意识形态等方面与西方更为亲近,尤其是在年轻人中间“西化”倾向严重,受西方文化影响很深。概而言之,目前对非洲广大民众而言,中国文化只是“调味品”,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才是他们的文化大餐,而且这一状况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难以根本改变。

(二)中国对非洲文化传播存在很多不平衡性。首先,中国对非洲文化交流相对较多而文化合作較少,受各种困难条件限制对非洲文化贸易局面很难打开。其次,中国政府派出的文化艺术团体多,而当地华侨华人文化艺术团体少,地理上相隔万里之遥造成对非洲文化传播成本高、代价高、难度大。第三,中国对非洲文化宣传往往重高层而轻民众、重首都而轻外地,致使广大普通民众很难有机会接触和了解中国文化。第四,中国在非洲组织大型或专门文化活动相对较多而常态文化活动少,很难达到文化传播细水长流、润物无声的效果。此外,中非在语言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社交礼仪、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对中华文化在非洲传播造成较大不利影响。

(三)中国对非洲文化传播受到西方干扰。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引起西方国家的严重忧虑不安,美国以及英法等老牌西方国家视中国为威胁,与中国在非洲展开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全面争夺和战略博弈,同时千方百计挑拨离间中非关系,炮制了所谓“中国威胁论”“新殖民主义论”“资源掠夺论”等歪理邪说,试图以此来阻挠中非友好合作关系。在文化领域,西方则以警惕中国“文化殖民主义”“文化入侵”等为幌子试图干扰中非文化交流与合作,对中国在非洲开设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进行攻讦。西方的挑拨与干扰虽然无法从根本上破坏中非友好和文化交流的大局,但由此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在所难免。endprint

三、中国对非洲文化传播本地化实现的路径

中国文化不仅要走出去,更重要的是走进去,即走进非洲人民的心里,在非洲落地生根,与本土文化相融相通。与此同时,通过文化交流,增强中非之间的相互理解、信任和友好度,减少误解、猜忌和敌对,为中非关系顺利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一)对非洲文化传播主体本地化。这是文化传播本地化的核心所在。文化传播不能只是中国政府的事情,也不是单靠政府每年派出几个文化艺术团体就能实现的,要逐步改变目前以文艺团体“输出性”传播为主的局面,努力实现文化传播主体本地化,实现每个在非洲的中国人,无论是国家公派人员,还是中资企业人员,还是华侨华人,都能成为自觉传播中国文化的“文化大使”。

首先,驻非洲各国大使馆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外文化传播的职能。随着2016年中国与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复交,中国在非洲的大使馆数量达到52个,新形势下它们将担负起对驻在国文化传播进行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的职责,把对外文化工作列入到与政治、经贸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此外,目前中国在非洲设立的文化中心只有五个,分别在贝宁、毛里求斯、埃及、尼日利亚和坦桑尼亚五国,非洲南部和中部尚未设立,战略布局上还不完善,文化中心的建设需要加快步伐。

其次,在非洲的中资企业需要担负起传播中国文化的社会责任。目前在非洲有3100多家各类中资企业,它们为促进中非经贸合作、实施国家“走出去”战略做出了巨大贡献。要实现文化传播本地化,这样一支越来越庞大的生力军必定要大有作为。今后需要从战略高度出发,进行顶层设计,将传播中国文化纳入企业的社会责任之一,鼓励、引导、支持、监督企业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主动践行者,成为文化传播本地化的主体之一。

第三,在非洲的华侨华人是实现文化传播本地化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长期工作生活在非洲,非常熟悉当地国情民情,与当地社会的融入度高,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他们的最大问题是缺少组织和领导,无法形成统一合力。要使华侨华人成为文化传播本地化的主体,就必须改变这种力量分散的状况。在使馆的统一领导下,从华侨华人中挑选文化艺术人才,成立各类文化艺术团体,独立或者与当地组织团体合作开展活动,深入社会各地区、各阶层,积极参与当地重要节日或重大活动,从而实现文化传播本地化和常态化。对于这类华侨华人文化艺术团体,国内可以予以制度甚至立法上的保障,并通过有关部门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文化物品供给、人员培训和艺术指导,以帮助其实现可持续存在和发展。

此外,要多培养中国文化的黑皮肤传播者。中非人员交流日益频繁,每年到中国访问、留学、培训、经商的非洲人呈递增趋势,他们来到中国,直接感受中国的方方面面,亲身体验中国文化,回国后把自己的见闻感受讲述给身边的亲人朋友,从而使每个人都成为潜在的文化使者。对于这些具有中国背景、了解中国文化的知华、友华者,可以鼓励引导他们成立各类协会,比如友好协会、联合会、留学生联谊会、商會之类,把零落分散的力量组织起来,支持它们开展相关活动,为促进中非友好和文化交流做出积极贡献。如此,通过本地人来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对非洲文化传播渠道本地化。当今全球是高度信息化社会,传播手段日益多样化,新兴媒体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空前上升,要实现对非洲文化传播本地化,传播渠道本地化的步伐必须跟上。

媒体传播本地化。近年来中国媒体在非洲发展势头良好,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官方媒体陆续在非洲设立分社、分台和记者站,以四达公司为代表的民营通信技术企业也成功打入非洲市场。在此基础上,应当进一步扩大中国媒体在非洲的存在,加快媒体落地进程,并更好地肩负起文化传播功能。同时积极推进中非媒体合作,建立起良好、稳定、畅通的合作关系,通过当地媒体把优秀的中国文化传给非洲民众。从长远来看,中国需要下大力气打造诸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英国广播公司、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之类的一流国际化知名媒体,打破西方媒体占据世界主流媒体的局面,增强中国在世界的话语权和文化传播能力。

演出展览渠道本地化。非洲各国当地的一些文化资源、文化机构、文化平台可为我所用,合作开展文化活动。可以先从传统的文艺演出和展览做起,再推广到其他文化领域。以津巴布韦哈拉雷艺术节为例,该艺术节创办于 1999年,每年都要举办,影响力越来越大,已发展成为非洲乃至世界知名的国际艺术节之一。中国已多次派艺术团参加该艺术节,取得了良好的文化传播效果。其中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为更好地与当地文化平台合作服务。

文化产品出口营销渠道本地化。由于非洲文化市场本身就很落后等原因,中国文化产品在非洲文化市场上所占的比例还很低,对非洲文化贸易进展缓慢。在非洲出版物市场上,几乎见不到中国图书、杂志和音像资料。要改变这一局面,应积极尝试出口营销渠道本地化,利用当地的出版物市场和商业网络推介中国出版物进入非洲。同时加大对中国影视剧走进非洲的扶持力度,将更多的优秀国产影视剧译制成当地语言,与非洲国家影视主管部门和机构加强合作,逐步实现从非盈利推介到半商业化再到商业化运作的过程,使中国影视剧走进非洲千家万户。

(三)对非洲文化传播内容符合本地化需求。文化传播也要按规律办事,通俗的说就是要对路子,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文化传播首先要弄清楚广大受众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期盼什么,也就是说文化传播内容对受众来说要具有需求性、欣赏性和实用性,或者至少具有一性。综合这些因素考虑,就现阶段来说,可以重点推动以下中国文化走进非洲:一是武术、杂技、舞龙舞狮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非洲知名度高,广受欢迎;二是绘画、雕刻、编织、刺绣等中国优秀传统技艺,可以帮助非洲人民发展相关文化产业,使他们获得经济上的收益;三是以《媳妇的美好时代》为代表的影视剧,可以帮助非洲人民了解中国当代社会和中国文化,拉近彼此的心灵距离,该剧曾经得到习近平主席的表扬;四是能够反映中国治国理政和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文化产品,以满足非洲国家希望学习中国发展经验的愿望;五是努力将非洲的“汉语热”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进行汉语普及的同时,要下力气重点培养出一批非洲汉语人才来,起到更大的示范带动效应。总而言之,对非洲文化传播从内容上来说要满足本地人需求,适合本地人“口味”,赢得本地人喜欢,帮助本地人丰富文化生活,甚至改善物质生活,才能走得稳、走得顺、走得远。

相对于政治和经济影响力而言,文化影响力的形成是最慢的,但是一旦形成之后,其影响力又是最持久的。中国对非洲文化传播可以说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但不管怎么说,本地化道路是一个应该坚持的方向,依靠本地人,借助本地渠道,使用本地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要努力实践之。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非非洲文化
An Uncommon Trip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非洲村庄
中国家猫起源于非洲
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与中非合作
新的一年中非关系昂首向前
谁远谁近?
中非合作迈入新时代
以“八大行动”谱写合作新篇章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