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2017-10-09梁桂权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激发情感朗读指导创设情境

梁桂权

【摘要】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手段,在阅读教学中占着重要地位。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运用朗读手段,适时进行朗读指导,重视朗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潜心探索,因文因人而异,积极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并充分发挥评价激励机制;在学生朗读有困难时教师及时声情并茂的范读引领。把“有感情的朗读”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的教学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学生们就可以读出情趣,读出思想,读出境界,达到了真正的有感情朗读了。

【关键词】朗读指导;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因材施教;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239-01

《新课标》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手段,在阅读教学中占着重要地位,是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些经典之句是人们在长期的读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关于朗读的至理名言。小学阶段的孩子处于内部语言还未得到充分发展,其思想形式带有很大的情景性。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课文字里行间蕴涵着作者的情感,也是学生情感的“发源地”。学生通过想象、联想,能够充分感受形象,揣摩作者真挚的情感。因此,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要为学生创设课文内容所需要的情境,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调动起他们的想象、联想,借助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经验感受来理解体会课文的内容,可以用教师的语言描绘情境,用图画展示情境,用表演模拟情境,用音乐烘托渲染情境……学生进入情境,甚至进入角色,便容易“情动辞发”而读出情感。如在朗读《静夜思》这首古诗时,学生们在幼儿时期家长就教会他们背诵了。但诗意是什么?学生一知半解。我就引导学生先读课文(边读边听凄凉的古筝音乐),了解诗人李白被流放到外地,时值中秋佳节之际,天上月圆,人间团聚,而诗人孤身一人在外地。他看到天上的明月,忍不住低下頭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这是一种思乡情。经过诗文对照,学生们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朗读面部表情就比较严肃了。并通过语气的变换,朗读时气氛的渲染,使学生理解作者一个人在外孤独冷清的场面。有了这样的感觉,教师再进一步指导,就能通过学生的朗读把课文的意境展现出来。

二、注重朗读示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力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点燃学生的趣、活跃他们的思想。让他们参与其中,积极、主动、灵活地读文,从而理解、感悟新知,悟出真理教课文,范读是很关键的。我在教每篇课文之前都必须范读一遍。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可以给学生起到榜样指导的作用。老师范读的时候,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排查自己不会读的字。尤其是在学生想读而读不好时,不仅不能达到教学目标,也不能体现课文所要显示的教育目的,更有可能打击学生的阅读兴趣。朗读的的质量也得不到提高。所以教师应该重视范读。

三、多形式练,促进孩子感情朗读的快速成长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朗读教学更是如此,要想学生都能有感情的朗读,多练习,多种形式的读是关键。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学生的朗读水平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在教学中,应由教师的指令性转为学生的选择性,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进行多种形式感情朗读,如比赛读、分角色读、边演边读、配乐读、师生共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等,使每一个学生想读、能读、爱读,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学生主体了,积极性也就高了。如:教学《草原》一课,在训练有感情朗读,理解课文时,我就采用给画面配音的方法。播放课文动画,让学生对照课文给画面配音,尝试做配音演员的乐趣,学生当然求之不得,在轻松快乐中学生读出了文中的美,文中的趣,文中的情。

四、以“有感情地读”为目标,感受文章的美

要让小学生与作者感同身受,最好的方法是创设一个与文章相同的情景,让小学生感同身受,良好的情景对感情的朗读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感情地读为目标,感受文章的美。比如在朗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时,由于是西方国家背景下的童话故事,小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下假如自己的小女孩,在除夕之夜又冷又饿的在外面买火柴,在朗读时可以配一些低沉的音乐,渲染下悲凉的气氛,就很容易将学生带入到情景中,朗读就自然有感情了。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是自尊和自信树立的关键时期,所以在教学指导时,教师对于学生应该多鼓励,表扬,并采用正强化的方法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奖励,建立起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运用朗读手段,适时进行朗读指导,重视朗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潜心探索,因文因人而异,积极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并充分发挥评价激励机制,在学生朗读困难时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引领。把“有感情地朗读”真正落实到每一课的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学生就可以读出情趣、读出思想、读出境界,达到真正的有感情朗读了。

参考文献

[1]魏薇.重视发挥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课程.教材.教法,1997(4):27-29.

[2]王宇红.朗读技巧[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3]郭淑雅.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指导[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0,(2):71-73.

[4]曾卫东.如何指导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J].教师,2014(7):81-81.

[5]张莉.谈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2,18(4):68-68.

猜你喜欢

激发情感朗读指导创设情境
小学高段朗读指导三部曲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谈职高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构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朗读指导
谈谈激活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有效策略
浅谈如何在课堂上提高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