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优化高中地理课堂的策略
2017-10-09黄穗娟
黄穗娟
【摘要】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提高学习探究的能力。如何优化高中地理课堂,实现课堂有效化是教师应当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就如何优化高中地理课堂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中地理;优化课堂;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224-01
高中地理课程是系统地理,内容包含地球科学、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体现其综合性和区域性两大特征。正因为高中地理知识体系呈现出更强的科学性和更广的关联性,这更要求教师深刻思考如何优化地理课堂,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一、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以“趣”引学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高中地理课堂中,教师必须注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和多样性,创设有趣积极的教学情境,才能让学生在学习地理过程中有愉快的情感体验,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1.将生活融入课堂,感受生活中的地理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基本理念的第一条是要求学生“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从而“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生活当中的衣食住行无不和地理密切联系,课堂上教师能抓住学生身边的日常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是地理,在这样熟悉而又亲切的情境中,新的知识被赋予鲜活的背景时,便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的求知欲,加强他们的探究心理,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和原理,并运用于解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地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以致用的愉快情感体验让学生喜欢并主动学习地理。
2.借助多媒体情境教学,体会趣味地理
新课标中又提出“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使地理教学目标更具有时代性。高中地理知识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其理论性、综合性、系统性的特点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强大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和能清晰梳理繁杂的地理原理和现象的逻辑头脑,如果还停留在以前“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地图”的传统教学模式,大部分同学学习地理的效果是事倍功半。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高中地理课堂应与信息技术整合,引入多媒体教学,能更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讲“地球公转的影响”时,通过多媒体视频模拟地球公转的过程,使原本让学生感觉遥远抽象的地理原理能生动直观地展现于眼前,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简化复杂的地理现象,既可突出重点又能化解难点,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丰富了知识面,拓宽了知识视野。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可以创设多维度新颖、精彩的情境,能让学生体会到那些看似复杂难懂的地理知识中趣味的一面。
3.运用多种课堂模式,领略不一样的地理
常见的地理课堂大多数是普通“上课”的模式,长期一成不变难免让学生感到无趣,倦怠甚至抗拒学习地理。地理是一门具有丰富内涵的学科,只有让学生发现其精彩的内涵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教师可以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课堂内容有意识地去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和课堂模式。例如在讲大气环流时可以尝试利用地理小实验,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整个大气运动的原理;又例如在讲交通运输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对从化地铁工程的看法,从而让学生知道交通运输对一个地区发展的促进作用,还有对房地产等其他产业的关联作用,这样把最新的时事热点作为问题背景,引入地理知识点,能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共鸣和积极性。学生在多种多样的课堂情境中,能从不同角度去感受到不一样的地理。
二、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导”促学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灌输式”,“填鸭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只能在单向性传授知识的末端被动地接受。高中地理知识的抽象性,知识点之间联系的复杂性,知识架构的系统性,注定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高中地理课堂必须摒弃“一言堂”,更应该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单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背景是简单的,不足以承担他能完全接受所有新知识的重担,但是在这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由过去权威的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朋友、指导者。学是以教为主导作用的学,教是以学为主体地位的教。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条件和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师按照教学目标的重难点方向上有针对性地指导,在小组合作、共同探讨的自主学习模式中,学生才能有更好的学习体验,才能真正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
三、保证高质量的课堂活动,以“探”活学
新课程改革赋予教学课堂新的活力,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更多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自主探讨的机会。但是如果教师对“课堂活动”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刻,片面追求流于形式、高量无质的活动,一节课下来,学生就会被热热闹闹,没有方向的活动形式扰乱了方向,毫无所获,最终本末倒置。因此,教师应选择适当的活动形式来展现每节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教学目标,活动的设计也应符合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心理体验,活动的主旨要对学生提高学习地理的思维培养和探讨能力有促进作用。总之,高中地理课堂应该力求新颖的活动的形式、有针对性的活动方向、有愉快的心理体验过程,最终实现高效的活动效果,从而推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四、注重评价方法的多样性,以“检”带学
在新课改课程理念的最后一项提出了教师必须“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学习结果的评价结合”。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馈的方法和手段,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教师应该摒弃利用试卷单纯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简单方法,区别于传统的评价方式,新改革的评价的方式有很多种,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等。只有及时、准确、积极、有效的评价,才能让学生快速了解学习的效果、刺激学习的热情、建立学习的自信,同时也是鞭策教师反思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学生学情等方面,采取多种的评价方法,不断调整教学行为,并在师生互动中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在积极正面的反馈信息带动下,调动学习地理的热情,和教师“教学相长”,从而促进全面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师应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切入点,把握好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导”与“学”的关系,借助高质灵活的课堂活动,运用多种有效的评价方法,激励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能动性,促进学生地理思维的培養,提高学生主动探究的创新能力,最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德鸿.优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探析[J].文学爱好者,2010(4):119-120.
[2]王晓东.新课改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探讨[J].成才之路,2015(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