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课堂游离行为的矫治策略

2017-10-09纪兰青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期

【摘要】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游离行为,其表象是指上课少说,反应迟钝,信息接收不良,缺少交流的勇气和气魄。本文针对游离行为的矫治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课堂游离行为;矫治策略;奖励为主;积极关注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222-01

一、儿童课堂游离行为表象

儿童课堂游离问题是一种儿童心理问题行为。这种问题存在于每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它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其基本表象是:儿童不肯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对课堂教学活动漠不关心,对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他们该思考的不思考或者是少思考;小组活动中,不愿意发表自己的意见,该说的不说或者少说;很多课堂合作行为时,该做的不做或者少做。长期以往,这样的课堂问题行为对孩子的成长以及课堂教学效率危害很大。

教师应该如何对儿童课堂游离行为进行有效矫治呢?笔直认为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动声色地进行有效的干预。

二、儿童课堂游离行为的矫治策略

(一)奖励为主,刺激参与欲望

通过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刺激孩子课堂积极参与的欲望,有效改善课堂中少数孩子的游离状态。

1.自评奖励

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运用正强化原理,为了建立一种适应性的行为模式,采取奖励的方式,使这种行为模式重复出现,并保持下来。老师要训练孩子主动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法规。

具体方法是,教师在每天学习结束后,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分,教师根据孩子所得的分数,分别给予奖励。以便及时强化并巩固孩子的良好行为。同时,老师在课堂上对某个孩子专注学习的良好行为及时表扬和奖励,这也为其他没有问题行为的孩子起着示范作用,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行为。这样的刺激对存在课堂游离的孩子是有效的。

2.目标激励

课堂出现游离行为问题的孩子之所以成为问题孩子,并非一日之寒。老师转化矫正他们的行为,要大目标小步走,使其不断增强改变自我的内驱力。

笔者在实施时,先筛选了课堂游离问题表现明显的6名孩子,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的目标激励措施:

首先,列出游离问题孩子常见几种缺点的表格,如上课懒散、从不举手发言、在小组学习活动中不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总是玩小动作等。让孩子们对照表格选出自己身上的缺点,再与我为他选出的缺点做对比,双方确认相同的缺点,分析原因,共同制定纠正计划。

然后,为他们建立“记功本"。凡在一天之内举手并发言3次,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表现踊跃并得到同组同学的肯定、科目测试进步5分,能通过常规检查、因为课堂表现被老师表扬3次等情况,均记录在“记功本”。

接着,及时将他的进步告知家长,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改善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冷淡、歧视,伟大的亲情能燃起其不断进步的愿望,实现自我的肯定。

最后,一段时间后,当孩子们实现了小目标,让全体同学见证他的成功,在班隊课上给予表扬和鼓励,笔者着手准备制订第二、第三期目标。有了成功的体验,孩子课堂参与意识也增强了,对自己也充满了信心。

正是用切合实际的目标激发孩子自身的积极因素,遵循“目标——成功——新的目标——新的成功”的发展思路,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形成积极人格,不断从成功走向成功。

当然,目标的制订也要注意分寸。首先,目标的确立要得当,不同问题行为程度的孩子应设计不同的目标。其次,目标须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同个性,不同的课堂问题行为,也应设计不同的目标,以便于孩子在平时检查对照和及时进行目标调控。

(二)积极关注,拉近心理距离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对于课堂游离孩子来说,教师给以积极关注,正是对他们自身需要的满足。心理学研究表明,通过关注,在师生感情“共振”“共鸣”期提出的教育要求,可接受性较强,矫正行为的效果最佳。

1.动之以情

动之以情,其实是我们对孩子进行“感情投资”,使他们感到亲切与善意,取得他们的信任,这是教育他们的前提。这要求我们教师真心诚意的热爱和关心爱护孩子,在课余或者是其他的时间,要敏锐的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比如孩子身体不适,我们及时地泡上一杯热开水,这热的不仅是孩子的身体,还是孩子的心里。孩子们感到老师是真心诚意地爱护他,关心他,他们对我们的亲近感增加了,必然会更喜欢我们的课堂。所谓“爱屋及乌”正是这个道理。

2.心有灵犀

在与孩子取得情感信任的基础上,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是,教师与游离问题生要尽量做到心理相容,双方心理协调一致,教育才会收到良好效果。课堂上孩子有了点滴的进步,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温柔的抚摩,一句美丽的微笑,无不让老师和孩子之间的情感加深,于是课堂上的“心有灵犀”也就水到渠成,孩子自然不会在课堂上游离了。

3.克服自卑

课堂游离的孩子,往往学业成绩不是很理想,他们都有一定的自卑心理。我们教师不可忽视这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在矫治过程中,我们可采取一段时间内对孩子都不评分,或对考试成绩差的孩子不公布分数的方法,以克服其自卑感。同时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都要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或当众表扬,以提高其自信心。

4.加强辅导

对课堂游离问题孩子的作业我们要实行全批、详批或面批面改,并辅之以趣味题,帮助其进行章节(单元)总结,这样做,既可以及时了解孩子学习上的点滴进步,有可以使他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这样,对学习的兴趣辐射至课堂上,孩子们自然能更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减轻课堂游离问题。

教育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进行课堂游离问题行为矫正的过程中,孩子也会经历多次反复:从成功,到退化。因此我们在工作中抓反复,反复抓,不急躁、有耐心。只有这样,儿童课堂“游离”问题行为才会得到彻底的矫正。

参考文献

[1]虞伟耿.《心理健康教育实务》[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徐光兴.《学校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

作者简介:纪兰青,女,浙江松阳人,小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生班级管理及小学生心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