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之学生创新思维培育方法初探
2017-10-09涂利军
涂利军
一、学生创新思维方法培育的现实意义
(一)现实社会发展需要创新人才
創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再造发展优势的必然选择;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是人才培养的基地、沃土。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要保持创新持久的活力和活水,必须在人才培育上从源头抓起,从学校教育抓起,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创新主体的活力,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
(二)创新人才培育是应对未来发展的关键
回望30多年的教育,业界一直在提素质教育,提倡创新思维。不少学校领导和教师也知道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但实际上,由于受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大多学生依然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已经习惯于按老师传授的或家长、成人教育的思维方式、自己已有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严重缺乏创新意识和思维。
二、阻碍学生创新思维开发的因素
(一)外界造成的思维枷锁
从众心理导致从众思维枷锁,权威崇拜心理导致权威思维枷锁。所谓从众思维枷锁就是个体屈从于群体压力或者环境压力产生的“随大流”的行为;所谓从权威维枷锁就是对权威过度崇拜,唯权威为唯一正确标准,一旦发现自己的思想与权威不一致,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错误,却不会怀疑权威。久而久之,创新思维就会消失殆尽。所以有鲁迅先生的“人生识字胡涂始”有时候,你所受的教育越多,思维越容易受束缚。
(二)自身的思维定势
心理学认为,思维定势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是过去的感知、认识影响当前的感知、认识。在思维定势下容易形成思维惯性,就是说这次问题与上次的问题看似相似,就会不由自主地选择上次思考的方向和方法去解决问题,不去深入分析、研究,找出细微差别。思维定势和思维惯性结合起来,就会形成思维障碍,影响人的创新能力。正如法国生物学家内尔纳说的那样:妨碍人们学习的最大障碍,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
三、如何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树立创新意识
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首先在老师创新思维的培养,老师树立了创新思维意识学生才能有创新思维意识。人的第一层级的需要是生理需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就是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老师要善于巧设悬念,创设诱发学生好奇心的情景,创设一个能激发好奇心的宽松环境。人的第二层级需求是安全需求,克服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让学生转换角色,自己创设问题,特别是老师课程结束前留10分钟左右很关键,可以留给学生,我将这一环节命名为“快乐点播”——学生根据当堂课的问题或者延伸的生活问题都可以追问老师,这就要求老师备课量要大、要泛、要深,文学艺术、历史、天文地理等等都要有所准备。这样的创新课堂学生喜欢,老师也其乐无穷。有时候老师也从学生那里学到很多东西,其所谓“教学相长”。
(二)掌握创新方法和工具
1.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放射思维、辐射思维、扩散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包括联想和想象思维。比如数学上的“一题多解”,语文作文中的“一题多写”,延伸到生活中“一事多做”,找最适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结合组合、移植、还原等原理进行启发。
2.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根据逆反原理培养学生的逆反思维。
3.机遇思维
机遇思维就是主体抓住其从事某种实践活动的有利环境和条件而产生的现象不放过,去分析、试验、研究的思维过程,从而得出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英国发明家柏琴,在他还是英国皇家学院的化学系的学生的时候,当时社会上爆发疟疾,需要大量的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金鸡纳奎宁,在他做实验的过程中反复多次发现一种固体,他就在固体上滴入水,奇迹出现了,这个固体变成了紫色,于是他又将它用来浸泡衣服,衣服被染成了紫色。就这样柏琴抓住发明金鸡纳奎宁的偶然机遇发明了人工染料——紫色。在教学中随时都有可能有思想的火花,老师要善于点燃这点火花,让学生抓住这点火花去点燃他的生活和未来。
4.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
在群体决策中,由于群体成员心理相互作用影响,易屈从于权威或大多数人意见,往往会削弱群体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损害决策质量。头脑风暴法可以保证群体决策的创造性,提高决策质量。课堂上,可以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研究式去操作完成。
每次头脑风暴法需要一个程序设计,包括宗旨——突出求异创新;主题——活动前公布主题并介绍与主题相关的参考情况;分组——一般为7~10人为一小组(可按座位自然分组);时间:一般一堂课的时间即40分钟;主持人——只主持,对设想不评论;控制时间;记录员——每小组设记录员1人,要求客观记录,不做评价;原则——禁止批评、自我批评和评论。坚持庭外判决原则(延迟评判原则),把评判放到活动的最后的总结阶段;集中目标,追求越多越好的设想数量,坚持以量求质原则;各种设想全部客观记录,坚持客观公平原则;独立思考,不许私下交谈,坚持独立思考原则;提倡自由发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坚持自由畅想原则;以小组的整体利益为重,不强调个人的成绩,坚持小组利益为重原则。
一次成功的头脑风暴除了在程序上的要按要求完成外,更关键是探讨方式,转变心态,各个参与者积极投入,充分、非评价性的、无偏见的发言。
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可以每周一次或者两次头脑风暴训练。
每次活动结束后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把头脑风暴的所有资料整理汇编成资料集,形成探讨研究的成果,尊重每个孩子的发言和思想火花。一件事情多项成果,一方面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又锻炼了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在具体的活动中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记录能力(每次记录人可轮换)、发散思维能力等,这将对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老师质疑,这样上课教学任务完不成,其实是老师没有把控好教学的时间。一堂课短短的40分钟,关键在老师的启发和学生独立的思考,只要老师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就会想学习、能学习、会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往小说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生活工作,往大说是关系到未来社会发展的大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2010-07-29.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
[2]家庭教育.早教3-4岁孩子逆向思维训练第一阶段[DB/OL]http://mt.sohu.com/20150410/n411113027.shtml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