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创新能力培养维度试探理工科院校文科课程体系改革

2017-10-09林晓婧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文科生思维方式途径

林晓婧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现在社会越来越需要综合性技术人才。所以,我国现在愈发重视各个高校的教育。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如果一个民族没有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时,终将会变成一个落后的民族,因为它无法进步,因此,与其说当今社会所缺的是人才,不如说缺少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基于此,本文从创新能力培养维度试探理工科院校文科课程体系改革结合自己的经验,浅谈一些观点,希望可以给广大人们教师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文科生;思维方式;创新;途径

【基金项目】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码n2jw-Y2140030,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理工科高校文科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128-01

在理工科院校这种大环境下,改革文科课程体系,培养文科生的创新能力,应该从创新精神入手。只有进行思维方式的创新,才能够在理工科院校对文科课程进行合理的设置并且改革评价体系。创造、创新、创业是社会对于当前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因此,高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质有目的的进行培养,例如:对于具有拼搏精神的学生,高校可以重点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对于少数智力超群的学生,高校可以致力于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而对于理科院校文科体系的学生,高校可以着重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高校在为满足社会需要培养学生的时候,应该因材施教,挖掘出学生最大的潜力。

一、理工科院校培养文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原因

根据数据统计,21世纪,我国科技研发人员已经有了显著的成绩,其中有科技人力资源在世界占首位,已达到3850万,研发人员位居世界第二,有109万人,这些都是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业最宝贵的资源,但是我国科技创新的综合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中,处于第28位,如果我国想要在2020年实现進入创新型国家行业的目标仍然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1]。因此,无论是从国家的宏观发展来看,还是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都应该加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力度。下面就理工科院校培养文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原因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文科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保障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文、史、哲这类文科课程,其内容主要总结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可以为社会指明前进的方向,可以为人类指出行动的目的,也可以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工具。只有将文科创新和理科创新进行融合,统一感性的创新和理性的创新,才能实现技术的创新。因此,文科创新是基础创新的保障。

(二)文科创新是科学进步的基础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这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下,要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拥有一批以人文社会科学为基础的创新能力,因此,决定我国人文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就是文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文科创新,是人文科学进步的基础。

(三)文科创新是名校建设的需求

从学校发展的角度来说,要想挤进国际知名的综合性大学的队伍,就应该文理双修,共同发展。曾经有数据对我国现有的理工科院校进行统计,发现在当前302所理工院校,其中有290所开设了人文社会科学专业,也就是说,一个一流的大学,必须要有文科专业,不仅要有,还要求达到高水平。如果将理工科专业比作是高校的中流砥柱,那文科就是高校的核心灵魂。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学校没有灵魂,那又有什么资格探讨其发展呢?因此,文科创新,是名校建设的需求[2]。

二、理工科院校培养文科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改变只注重知识传授的指导思想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的进行改变,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就是单方向培养技术性人才,新如今,时代在进步,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了,因此,在这个科技创新的时代,我国高等院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应该将知识、能力、素质进行融合,从而培养出当前社会所需的综合性人才。所以,要想实现在理工科院校培养文科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就必须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传授的指导思想。在培养理工科院校文科生创新能力的教育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又要重视实践能力,只有将文科生的感性和理科生进行猛烈性的撞击,才有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创造出新的东西。

(二)对文科学生课程进行科学的设置

一般情况下,理工院校的文科课程都不会安排关于科学的课程,即使有几门相关课程,也是作为选修课出现的,根本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所以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其实,世界上很多有名的学校都不会在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时间划分专业,使其学生可以有方向的选择自己专业的核心课程[3]。比如说:麻省理工学院的第一任校长,他在1865年建学的时候,就为学校制定了一个“提供一般的教育,使其在数学、物理、自然科学、英语和其他现代语言以及心理学和政治学的基础上,为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适应任何领域的工作做准备”的宗旨。因此,要想在理工院校培养文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应该对专业课和选修课进行适当的调整,加重文科课程科学课程的比例,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朝着国际化发展的脚步逐渐加快,在理工科院校通过对文科生的课程进行科学的设置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挖掘出学生最大的潜力,来培养文科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无论是对学生的自身,还是对高校的发展,甚至对国家的进步都有其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衣俊卿.对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3(10):12-14.

[2]戴艳军,李力.理工科大学建设人文社会科学的思考[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6—69.

[3]岳友熙,韩德信.高校美育与创新思维[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3):86-88.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科生思维方式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一句话证明你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浅析信息终端(手机)对学生思维的影响
文理科男生是这样看对方的
文科生与理科生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