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进行教材整合,切实提高中学数学教学效率

2017-10-09陈水军

读写算·教研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有机结合激发兴趣数学教学

陈水军

摘 要:新的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中,作为课程的执行者,我们应该对此加以强化。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数学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我国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要挖掘绚丽多姿而又深的数学美,给学生以美好的精神享受,善于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景,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陪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关键词:数学教学;激发兴趣;有机结合;拓展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3-127-01

在同一个课程标准下,衍生出许多不同版本的新教材,但每一版新教材,在理念、体系、形式和内容等方面,新教材和旧教材相比都有了巨大的转变,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宗旨。给广大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的机遇。工作在一线的数学教师如何深刻理解新课标,认真钻研新教材,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整合教材来切实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真正的乐于学数学、用数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利用新教材良好的可接受性,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极大的帮助。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探求的倾向。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 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因此,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在初一数学第一章节中引入了“有理数”,第二章节中引入了“代数式”,第三章节中加入了“图形的欣赏与操作”,从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物体出发,开辟了初中数学的一片新天地,一改旧教材中抽象的“字母表示数”避开了教学的难点,使中小学知识的过度变得自然、平和,消除了学生对中学数学的畏难心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总之,我们应通过多种手段、多种方式、多种途径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大家感受到数学中充满了美,数学也是一门生动活泼的科目,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拓展学生的能力

活动课内容,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如新教材中安排的“观察”、“抽象”、“动一动”、“做一做”等内容。“观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受到数学虽抽象但也实在,感觉到学习数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做一做”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由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利用“动一动”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利用“抽象”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研究、合作交流等能力。学生思维变得活跃,讨论交流时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争论激烈,不仅透彻理解了当前的问题,思维还能由一个知识点发散到另一个,知识间的相互关联也清晰了。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教师的“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學生,充分发挥教师参与的作用,真正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与学生实际有机结合,大胆的突破新教材

在“一标多本”的课程改革背景中,我们教师要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勇于突破新教材,使教材真正为自己的教学服务,提高教学效果。如七年级“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算法”中,课本以“用绳子量井深”的实际情景为引人,数量关系比较复杂,我们可以用“绳子长与井深的关系”来转化。具体操作如下:首先让学生拿出一段封闭且无弹性的绳子(100cm),用手指撑开,使其成为3折,进行测量一次,在将绳子折成4折明确变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从中找出等量关系来建立等式,从而把书本中的引例作为练习使用。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强烈的学习兴趣下通过操作和浅显易懂的实际情景,快速而准确的把握知识。

四、提高老师的素质,驾驭新教材、新课堂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的教师。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可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为此我们的教师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认真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以及新教材的理念,增加自己的业务技能,提高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整合能力。为了更好地驾驭课堂,驾驭新教材,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应该进行相应的反思。教学反思不简单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根据教学过程的先后进程,教学反思可以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的反思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探索;教学中,反思使教学少走弯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率;教学后的反思使教学更趋理论化。教师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反思中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关注自己各方面的成败得失,拓展提升自己的空间。

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二十一世纪,在创新教育蓬勃开展的今天,社会对新教材充满了期望,学生对教师充满了期待。教师的教学只有结合教学规律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才能达到新教材培养创新能力的育人宗旨,才能创造出教学之美,体会到教学之乐。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机结合激发兴趣数学教学
初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引入分析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