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需求分析视角下的多层次多元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以大连大学为例

2017-10-09辉,李

大连大学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英语课程多元化

于 辉,李 涛

(1.大连大学 英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2.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外语系,辽宁 朝阳 122000)

需求分析视角下的多层次多元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以大连大学为例

于 辉1,李 涛2

(1.大连大学 英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2.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外语系,辽宁 朝阳 122000)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正在经历转型期,从原来的“统一性和规范性”转变到现在的“个性化和多元化”。本文以需求分析的视角阐述了大连大学在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的GDA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体现了多层次课程框架和多元化内容互相融合的特点。

需求分析;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多层次;多元化

一、多层次和多元化在2007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的体现

2007年7月,教育部重新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课程要求》的制定是为了顺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而进行的。它以全国高等学校的教学资源、学生入学水平以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等差异为依据,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而制订的科学、系统、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用来指导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它体现了多元化中的个性化[1]。

通过仔细解读,可以发现2007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很好地阐释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多层次和多元化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教学方面,《课程要求》体现出的多层次和多元化:《课程要求》强调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各高校之间情况差异较大,根据这种各不相同的多元化的客观情况,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将大学英语学习分为一般、较高和更高三个层次[1]。

二是在课程设置方面,《课程要求》也体现出了多元化和多层次:“……各大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是按照《课程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来的,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1]由此可见,课程设置是以《课程要求》作为纲要,结合各大高校自身的特点设计出个性化且包含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多层次的教学内容。

三是应用能力方面,多元化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是为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学习动机的学生学习外语的需求,使其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应有的锻炼和提高。“……其设置都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要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创造发展的空间;既能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能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既要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1]

二、需求分析与外语教学

需求分析又称之为need analysis,通过访谈、观察、问卷等手段对需求进行研究的技术和方法,现已广泛应用于教育、软件、服务、经贸等各个领域。外语教学中的需求分析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直到70年代才受到重新的关注,应用于国外外语教学届已经有二三十年的历史。

关于需求的定义和分类还没有统一的确切的界定,陈冰冰研究分析国外需求分析,主要阐述了Berwick、Brindley和Hutchinson & Water等国外学者的观点:Berwick (1989)把需求分为觉察需求和意识需求;Brindley(1989)认为需求包括客观需求和主观需求,学习者的个人信息属于客观需求,而学习者语言学习的认知和情感需求属于主观需求;Hutchinson & Water (1989:59)认为需求可分为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目标需求又细化为必学知识(necessities)、欠缺知识(lacks)和想学知识(wants),学习需求包括学习条件、学习者知识、学习者技能和策略及学习者动机等[2]。

国内学者对需求分析应用于外语教学这个问题也有所涉猎,主要有束定芳、夏纪梅和王海啸等。束定芳(2004)把需求分析分为两类,一是社会需求,二是个人需求[3]。前者主要指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有关人员外语能力的需求,后者指学生目前的实际水平及其希望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王海啸(2004)从社会、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等角度提出了需求分析理论。本文中的需求分析分为下面三个类别:社会需求、教学方需求和学生需求。社会需求可以大到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可以小到用人单位对于相关人员在外语能力方面的具体要求;教学方需求是指教育层面的管理工作者包括教师的想法和要求;学生需求指学生目前的实际水平及其希望达到的水平。

三、需求分析在大连大学多层次多元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的体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正在从“统一性和规范性到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转型[4,5]。转型时期讨论最多、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大学英语的教学性质、定位、和发展方向问题,其中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的改革最为关键。学者们对于转型期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发展方向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主要集中在综合性的基础英语,或专门用途英语,或通识类英语的主导地位之争[5]。

针对上述的纷争,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做好各个层面上的需求分析。外语教学中需求分析的重要性等同于医生对病人开处方前的诊断(Long 2005:1)。需求分析可以为制定外语教育政策提供依据,是设置外语课程的前提和基础,也为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等提供了参考。本人(2016)提出大连大学在社会需求的大背景下,充分考虑到学校自身综合性大学的特点和师资力量、学生英语水平等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构建切实可行的多层次课程框架和多元化的课程内容相融合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即GDA融合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包含三个阶段即三个对应的层次,具体如下所示:[6]

第一阶段(EGP教学)开设的大学英语课程旨在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增加词汇量尤其是要提高听说读写译等各种应用能力,为后续的英语学习提供基础;

第二阶段(DE教学)开设的拓展英语课程是利用之前大学英语所学的语言知识帮助学生或拓宽视野,或提高思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连大学2014级试点改革中已经开设的拓展类课程有英语演讲与辩论、英语写作、跨文化交际、英语国家概况和实用翻译共5门,2015级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又增加了新闻英语、中国文化概况、好莱坞电影中的中美文化比较和职业英语等。

第三阶段(EAP教学)开设的是学术英语课程,这类课程侧重培养学生学术能力,所以要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和专业的特点,大连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学术英语课程可开设为人文类学术英语、医学类学术英语、管理类学术英语、理工类学术英语等。

多层次的课程内容体现了多元化的特点。2007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课程设置时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在第一层次的EGP教学中,综合英语类课程为大学英语;在第二层次的DE教学中,拓展类课程有关于语言文化类的(如跨文化交际、英语国家概况)、语言技能类(如英语演讲、英语辩论、实用翻译)、语言应用类(如职业英语);第三层次的EAP教学中学术英语是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各自学科发展方向以及未来就业的潜在要求而开设的课程,内容相应的分为医学类、管理类、理工类和人文类几个方面。

四、结 语

短期来看,多层次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框架构建之后,多元化的课程内容会越来越多,使得课程体系的构建越来越完善,从长期来看,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课程体系的构建会遇到瓶颈,究其原因,任课老师的知识结构是对多元化内容的一个制约。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是基于需求分析尤其是对社会和学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的,但是对于具体用人单位的需求分析几乎没有,所以在课程体系构建中缺少了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也是今后的教学改革中要弥补的。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陈冰冰.国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2).

[3]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蔡基刚.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1).

[5]杨小彬.转型期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中的学生需求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7).

[6]于辉.以大学英语拓展课为契机,实现从分级教学到ESP教学的过渡[J].大连大学学报,2016.

Abstract: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 is experiencing a transitional period, from the original "uniformity and standardization" to the present "individu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demand analysis,this paper elaborates Dalian university on the basis of social demand and student demand analysis to construct the GDA curriculum system, which embodies the mutual integration of multi-level curriculum framework and content diversifi cation.

Key words:demand analysis, college English course system, multi-level, diversifi c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Multi-level Diversifi ed University English Course System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Demand Analysis——Take Dalian University for example

YU Hui1, LI Tao2
(1.English College of Dalian University, Dalian 116622, China; 2.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aoyang Teachers College, Chaoyang 122000, China )

H319

A

1008-2395(2017)04-0126-03

2017-05-06

2015年度辽宁省高等教育协会“十二五”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专项课题重点项目“GDA融合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实证研究”(WYZD150068);辽宁省教育厅项目“网络环境下GDA融合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研究”(2016-2018);大连大学校级教改项目“我校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2016-2018);2015-2017年度大连大学教改项目“我校分级教学与ESP教学的衔接”

于辉(1974-),女,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教学与研究、跨文化交际等研究。李涛(1970-),女,文学学士,讲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研究和跨文化交际研究。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英语课程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