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魏了翁与大佛寺“鉴亭”考

2017-10-09徐林姜冰

文物季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大佛寺遂宁民国

□徐林 姜冰

魏了翁与大佛寺“鉴亭”考

□徐林 姜冰

重庆市潼南区城西北1.5公里定明山下的大佛寺,依山临水,坐南面北,一字形排列着鉴亭、大像阁、外殿、观音殿和玉皇殿5座木结构建筑,因“大像阁”内覆护着一尊巨大摩岩凿造的大型弥勒佛座像,故统称“大佛寺”。其中,儒家建筑鉴亭位居大像阁右侧前方。鉴亭为何人所修建,多年来,已无从考证。现将收集资料梳理,谈一下南宋学者魏了翁与鉴亭的渊缘,对研究魏了翁理学思想与为官历程有所帮助,特别是鉴亭之内涵,有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魏了翁 大佛寺 鉴亭 研究

重庆市潼南区大佛寺鉴亭古名“文风阁”,居大像阁的右侧前方,与古南禅寺下石蹬琴声对峙,巍然峙立于江岸孤立之磐石上。鉴亭底面呈正方形,边长6.3米。亭高15.3米,为十二柱三檐,覆楼两层的四角攒尖顶木结构古建筑[1](图一)。

就其“鉴”字而言,本是指一种形若小盆的青铜容器。古人于鉴中盛水,用作映照容颜,整理衣冠。殷商时代,我国劳动人民创作出了铜镜,代之以鉴。但古之铜镜,多为贵族豪门所享用,而众多的劳动人民却很难能以镜为鉴,依然只能以水为鉴。

图一 1984年维修后的鉴厅

鉴字之意不外乎有二:一作照影详审;一取教训、儆戒之意。

我国有名的绍兴“鉴湖”,其名即取鉴之本意。鉴之另一层教训、儆戒之意则多用于书名和古时之奏折。然二意并存之物确实鲜见。

大佛寺正殿旁边的木结构古亭,名曰“鉴亭”,其鉴之二意,就兼蓄并存。

鉴亭始建于何时?为何人所修?现已无从考证。但是,它却与南宋著名学者魏了翁[2](图二)结下了不解之缘。

据史料记载,南宋著名学者魏了翁(1178-1237年),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四川蒲江县)人,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3],官至端明殿大学士。嘉定中(1208-1224年)[4]了翁以潼川转运判官行遂宁府县事,了翁推崇朱熹理学,是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主要著述有《鹤山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外杂钞》、《师友雅言》等。

南宋宁宗时,魏了翁因受“庆元党案”株连,被贬至蜀,任潼川府转运判官遂宁阙守。宁宗嘉定八年(1215年)擢升潼川府路提点刑狱公事兼权转运判官,嘉定九年(1216年)起以集英殿修撰知遂宁府[5],得以常驻下县[6]。下县即为南宋时的遂宁县,为遂宁府所辖,治所在今潼南大佛寺北二里,俗称“大佛坝”又名“下县坝”。南宋冯楫于乾道乙酉(1165年)所撰《皇宋遂宁县剏造石佛記》[7]载:“遂宁府外邑曰遂宁,出郭二里,有南山,山有院,旧号南禅…”。记中“外邑曰遂宁”就是指遂宁府所辖的遂宁县,即今潼南县梓潼街道的胜利村“大佛坝”,当地人称“下仙坝”“下县坝”。魏了翁到任之日,见城外不远处,林木葱茏,烟云缭绕,询问路人,方知乃定明山大佛寺。于是乘兴游览定明古刹,一来散心解闷,二来吊古抒怀。只见大佛阁楼背倚山岩,层楼重叠,飞檐流丹,琉璃金顶,巍峨壮观。殿中弥勒金佛,惟妙惟肖,伟岸恢宏,庄严肃穆,栩栩如生。殿阁之外,芳草葱郁,古树庇荫,青石环寺,碧水回绕,景致奇妙,如诗如画。

图二 魏了翁像

魏了翁信步来到“文风阁”,但见阁楼高耸,重重飞檐,四面回廊,雕樑画栋,红墙黄瓦,琉璃生辉,犹如一座玲珑宝塔屹立于江岸磐石之上。涪江河水,缓缓西来,汇聚石下,碧波荡漾,深似龙潭。

魏了翁驻足巨石,登“文风阁”,凭高俯视,自省人生,独思良久。少顷,请寺僧奉上文房四宝,提笔醮墨,情凝笔端,挥毫隶书“鉴亭”两个大字。字如龙蛇蛟虬,笔势苍劲有力,令随行寺僧赞叹不已。后大佛寺方丈命工匠将“鉴亭”二字镌刻成石碑,曰“鉴亭碑”[8],立于亭外醒目处。从此,“文风阁”便有了“鉴亭”之名。

据元人陈夔仁《重修鉴亭记》[9]载:其父“以奉训大夫知遂州事,尝游定明寺,于乔林胜处,见一石碑,隶书‘鉴亭’二大字,便拂去尘土详察之,乃鹤山魏文靖公之真迹。欲复是亭,有志未就,赋诗而去。诗曰:‘鹤山真迹走蛟虬,荒废而来几百秋;神物护持光射斗,何人为我把亭修?’元至正四年(1344年)安岳巡检司还治遂宁,舍弟陈夔寿在官之初,重游定明寺,复见鉴亭碑,遂鸠工理材,重修鉴亭以继先志。”《重修鉴亭记》说,此亭重修完工于元至正七年(1347年),因事缘起魏了翁题字,故又称“了翁亭”。

清光绪七年(1881年),邑人捐资维修鉴亭,并以巨木雕刻“文魁”一尊,置于亭之顶楼。1941年,国民政府再次维修鉴亭。由于岁月沧桑,风雨浸蚀,亭顶之宝瓶、琉璃瓦等已所存无几。1984年,国家文物局拨专款维修鉴亭,使之面貌焕然一新。

现场调查表明:鉴亭为十二柱三檐,四角攒尖,覆楼两重的楼阁式凉亭。亭下之磐石,甚不规则,于其一侧,用条石砌高2.2米为基。所建之亭,平面呈边长6.3米的正方形,每对角线排列木柱6根,除四角柱为木质圆柱外,余皆为乌木方柱。其第一层楼高4.45米,地平面内空5.5米,楼面积30余平方米(图三);二层高3.35米,楼面边长4.25米,楼面积18平方米;顶层高4.8米,楼面边长2.6米,楼面积近7平方米;宝顶高2.5米,亭通高15米。“亭当岩下,三面环水,依欄俯照,清见须眉,连山倒垂,清无尘滓”,犹若鉴焉,故曰“鉴亭”。

鉴亭、佛阁兀立定明山前,依岩面江,左右对峙,两相呼应,犹若观阙,组成不可分割的对称整体。亭角高翘,宝刹擎空,琉璃金顶,灿烂辉煌,精雕细刻,施金描彩,倒映碧水,秀丽壮观,恰似屹立于佛阁之前的一座玲珑宝塔,巍巍嶷岌,直插云汉(图四)。

据元至正七年(1347年)陈夔仁所作《重修鉴亭记》称:“涪江东来,亭当岩下,汇为渊泉,有若鉴焉。万里江天,洞见于此,名亭之意,盖取于斯。”另据民国30年(1941年)所刻《培修鉴亭落成记》所载,不曰“了翁亭”,而曰“鉴亭”,以俯瞰涪江,须眉可数,故曰‘鉴亭’也。”“鉴亭”之名即取鉴字之本意。

有民间传说此亭乃鲁班的弟子赵巧儿所建,原建为高层木塔,因赵巧儿不顾质量,时隔不久,木塔倾圮。后人在佛塔遗址上重建为亭,名之为“鉴亭”,即取教训、儆戒之意。

图三 鉴亭平面图

图四 鉴亭剖面图

大佛寺之鉴亭,既具照影之功用,又具儆戒之内涵,鉴之二意兼存于斯。

因鉴亭在清代维修时,又于鉴亭顶层的侏儒柱之间,以巨木雕琢一尊手握朱笔的“文魁”之像。此后,儒士文人多来祭奉朝拜,故又有“魁星阁”、“魁星楼”之称。

本来,修建鉴亭的巨石上,旁边还建有一座四柱卷棚顶乌木凉亭,与鉴亭紧紧相依。亭顶覆筒瓦,亭中地面铺木板,临江之三方,木制“仙人靠”曲栏座椅,供人们纳凉、品茶、栖息、赏玩。相传南宋著名学者魏了翁常于此楼读书或批阅公文,民间又俗称为“读书楼”。遗憾的是,此楼已经毁于“文革”动乱期中,未再修复。

今大佛东岩石壁仍存有宋末崔野咏《鉴亭》一诗,诗云:“金风飒飒玉秋清,一览江山指掌明;便觉胸中增气象,诗成元(原)不费梭縈。”尾款:至元丁丑年季春月念五日刊石。

至元丁丑年即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刻诗上石时间距今已经有740年的历史了。

由以上史料得知,鉴亭至迟创建于宋,其具体成于何年,已经无资料可考了。但据大佛殿内的南宋乾道乙酉(1165年)《皇宋遂宁县剏造石佛记》摩岩碑称,宋绍兴壬申(1152年)寺僧德修与道者蒲智用通力协作建造成了佛阁和大佛,却并未提及建造了鉴亭,因而该亭的建造年代应该晚于1152年。

鉴亭的始建具体年代虽无资料可考,但据《潼南县志》记载,南宋著名学者魏了翁于“嘉定(1208-1224年)中公(魏了翁)以潼川转运判官行遂宁府县事,凭眺其间,隶书勒石,题为‘鉴亭’”[10],说明鉴亭的建成年代应该早于南宋嘉定十七年,即在公元1224年之前大佛寺鉴亭就已经存在,距今至少也有793多年的历史了。

亭下磐石之南壁,今存有行书竖刻的“鉴亭”二大字,字径0.6米,无款,传为魏了翁所书。然而,了翁所题“鉴亭”二字,县志上明确记载为隶书,且元代陈夔仁在《重修鉴亭记》中就记其亲眼所见为蛟虬盘曲的隶书,刻之于碑,立于乔林胜处。另就了翁遗存在世的墨迹和刻石来看,其皆有署款的习惯。了翁所写的行楷字,见大足宝顶“圆觉洞”口左壁处的“宝顶山”行楷体三字,字高39厘米,宽37厘米,右竖刻署款临邛魏了翁书,楷体,气势雄浑,苍劲有力(图五),而磐石上的“鉴亭”二字,结构匀称,疏密一致,笔势圆润,秀逸流畅,笔法单调,显得圆滑有余而力度不足。缺乏了翁所书那种挺拔苍健之神态和气韵。两者在书法上毫无相似之处。故今存之“鉴亭”二大字,并非出自了翁之手(图六)。

摩岩镌刻的“鉴亭”二大字究竟为何人、何时所书?现场勘查并与鉴亭内柱上所镌刻的数副楹联相比较,即昭然若揭。两者所书字体、运笔如出一辙。尤其是与联中出现的“鉴亭”二字相对照,更是绝少差异,显然是依其放大而成似的。而且,数副楹联中,其中一副对联“破关而来一亭独立江表,了翁不见五蕴空似禅门”(图七)有题跋,有落款。其上联题跋“民国三十年辛巳岁鉴亭落成纪念”,下联落款“县長冷天烈撰书”,其余对联皆省之。这亭下岩石上所刻“鉴亭”(图八)二字,亦无题、无款,同时省之,这当是极为明瞭,极其合乎情理的。因此认为,这岩石上的“鉴亭”二字,无疑是时任潼南县县长冷天烈先生,于民国30年(1941年)重修鉴亭落成之时,与亭中楹联同时书刻的。

既然今日“鉴亭”二字为冷天烈先生所书,那县志载了翁所题隶书“鉴亭”二字又在何处?几经周折发现,亭下磐石及周围崖壁多为红色砂岩,长年累月受到水的侵蚀、光的辐射、空气污染、霉菌繁殖等影响,加上自然环境、人为因素等多方面与长期地质营力的共同作用下,极易风化剥蚀,特别是南壁周围几幅明代与民国题刻大都存在剥蚀起翘而掉落的现象,就连距今70余年冷天烈先生所书竟鉴亭二字的亭字下部也掉落一块了,所以距今近800年的魏了翁所题隶书“鉴亭”就更不用说就,很有可能掉落了。也许这是一个“迷”。

图五 魏了翁书宝顶山

图六 鉴亭拓片

图七 冷天烈题鉴亭联

图八 冷天烈题鉴亭

鉴亭自民国30年(1941年)修复之后,历经40余年的风雨侵蚀,特别是遭受了十年动乱的严重破坏,其檩、椽、柱、枋多已蛀空朽烂,亭顶宝瓶被毁坏,屋面所盖琉璃瓦也所剩无几。1984年,国家文物局直接拨款4万元,换其腐朽,更其青瓦,画栋雕梁,彩饰一新。

因鉴亭是谥赠太师的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家魏了翁之遗迹,沾有魏太师的灵气。所以,古时附近州府郡县的举子秀才们常于赴考之前,都要来此瞻仰、许愿,以香烛、红布祭奉。

游人沿亭内木梯登楼低俯,分布于四周的佛阁、石琴、月岩、黄罗帐、合掌石、海潮音诸名胜皆一览无遗。倚亭远眺,“縈峭丹岩,几点扁舟依古岸;玲珑皓月,满天星斗映波间。”一派如诗如画的涪江风光尽收眼底。

大佛寺鉴亭,从建亭之“文风阁”因缘起魏了翁而称“鉴亭”,从此“鉴亭”也因魏了翁与及其深厚的涵义闻名于世。元代陈夔寿以继先志重修鉴亭,明代王公桂馥修亭,清光绪二尹黄彬倡议修亭,光绪甲午(1894年)皖庐郭公重建斯亭,民国李竹平意欲寺亭互接长虹,至民国30年(1941年)县长冷天烈等的多次修葺,鉴亭为历代官宦所重视,先贤所推崇,不仅仅是其具照影之功用,而是因“鉴亭”具儆戒之内涵,鉴之二意兼存于斯。其用意可谓良苦,即使在今天看来,仍不失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与注解

[1]四角攒尖顶:屋面之各脊收紧至正心,处以宝珠装饰的屋顶称攒尖顶:其四条脊攒至正心处者称四角攒尖顶:亦有三、六、八、十二角攒尖等之别。

[2]魏了翁:我国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四川蒲江)人。因在朝中大力宣扬封建秩序的合理性和遵循封建秩序的必要性,而被权倾朝野的宦官韩侂胄指斥理学为伪学,奏请宁宗皇帝下诏严禁,制造了“庆元党案”,涉及大臣数十余人,魏了翁亦受到牵连,遭贬谪至蜀,任潼川转运判官遂宁阙守。魏了翁生于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卒于嘉熙元年(1237年),谥赠太师,享年59岁。

[3]乾隆四十八年编,同治五年重镌《蒲江县志》。

[4]《潼南县志》民国4年版230页清惜寸山房《续修鉴亭记》。

[5]见蒲江县博物馆展览的魏了翁生平表。

[6]下县为古遂宁县治所,由遂宁府所辖,(在今潼南大佛寺北二里,俗称“大佛坝”又名“下县坝”,为今之遂宁市,为古之遂宁府)。

[7]即镌刻于大佛殿内大佛像右侧石壁的《皇宋遂宁县剏造石佛记》亦名《南禅寺记》,南宋泸州知府冯楫与乾道乙酉年(1165年)所撰。

[8]《潼南县志》民国四年版68页“鉴亭碑”—县西三里定明寺,隶书“鉴亭”二大字,宋魏文靖公了翁真迹也,元遂宁牧陈讲曾有诗以识之曰:“鹤山真迹走蛟虬,荒废而来几百秋;神物护持光射斗,何人为我把亭修?”。

[9][元]陈夔仁《重修鉴亭记》,《潼南县志》民国 4年版229页。

[10]《潼南县志》民国4年版230页,清惜寸山房《续修鉴亭记》。

(作者工作单位:徐林,重庆市潼南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姜冰,原潼南县文管所所长)

猜你喜欢

大佛寺遂宁民国
30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走进遂宁“扶智”
挥桨逐浪观音湖 龙舟竞渡展雄风
遂宁地区健康成人外周静脉血PLR参考区间的建立
遂宁高新区
大佛寺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张掖大佛寺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一扉页版画探析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中国心血管杂志》编辑部地址变更通知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