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凤鸟纹饰的美学特征和运用探讨

2017-09-30罗尹伶罗红安

科技视界 2017年13期
关键词:艺术特征美学

罗尹伶+罗红安

【摘 要】凤鸟纹饰是荆楚地区古代的一种图案和符号,反映了几千年楚风装饰的历史积淀,体现了古代楚国人丰富多彩的想象力。本文从构图、造型、色彩三个方面对凤鸟纹饰的美学艺术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阐述了凤鸟符号的现代运用及文化象征意义。本文将发掘凤鸟纹饰的美学艺术价值,总结探讨其美学规律,传承和创新凤鸟纹饰的美学艺术精华,不断丰富和升华凤鸟纹饰艺术的文化价值和现代意义!

【关键词】凤鸟纹饰;美学;艺术特征;现代运用

1 凤鸟符号的美学艺术特征

经过数千个春秋岁月的不断更替以及楚凤装饰的历史积淀,使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审美特征,本文将围绕三个主要方面对楚风凤鸟装饰美学特征进行分析,它们分别是:1)构图;2)造型;3)色彩。这些特征都深深的体现了楚人独特的视觉审美标准和所处地域的特点,以及浪漫情怀的强烈抒发状态。

1.1 构图

楚凤在装饰艺术中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对称性与韵律性,强调审美原则的运用,注重对称性、秩序感和形式美的形态。

1.1.1 注重对称性和秩序感

注重外轮廓线的图案及图案的形象,如轮廓形状是“荆楚”文化在早期的设计特点,同时也更加注重图案的对称性。特别是用凤凰组成出现了2个对称的凤凰图案,以一组与双方的持续模式形成一个圆圈,使用一个曲线交错轮廓,图案美丽,具有无限的魅力。在控制线的主图案边缘,线密度的刚性灵活,颜色深,打破空间限制,结构完全和谐,设计美观,风格独特,但缺乏三维感,只追求二维平面的视觉冲击。

1.1.2 注重图案的形式美感

楚文化凤鸟纹饰在构图中充分的体现了当时楚国人的丰富多彩的想象力,通过以阐述楚文化特有的屈原所作的《离骚》中的浪漫主义情怀,并在打破了时间单一前进性和空间三维立体性的普遍局限性上,对具体内容进行系统化的组合布局规划,并达到和谐均匀的效果,集聚了图案的韵律和节奏感。凤纹图案形式优美,使用流畅而又婉转绵延的曲线,抑扬顿挫和有密有疏是其具备的重要特点,强有力的绘画性使画面内涵得到充分的阐述。同时,在创作的深入思考过程中巧妙运用夸张的修饰手法,将最初源自于生活中禽鸟的凤凰,经过后期的艺术加工又使其最终高于生活,似鸟似兽,在像与不像之间找到了不一样的超凡脱俗的艺术形象创意点。

1.2 造型

凤纹的造型经过人们的观察和审美等艺术活动,大胆地利用连缀、对称、重叠等构成方式赋予纹饰以浓厚的形式美感,将多种禽鸟的特征进行了再创造。

“虎座鸟架鼓”(见图1)出土于湖南长沙,座底是一只可坐人的卧虎,虎背上站立着两只俏丽优雅的单脚凤,凤鸟翘首张啜,自信挺拔,两只凤鸟两两相背,形态逼真自然、造型颇为神异,吊悬鼓身的薄弱鸡冠齿似乎随时处于摇摇欲坠的险境之中,极具浪漫主义的情致。虽然鼓身是模拟虎纹形态进行变形独创,但又非完全模拟虎身。而褐色的凤鸟嘴巴以禽鸟喙为蓝本,经过艺术加工,表现了足够的坚硬质感。颈项上的圈圈装饰,翅膀的照直描绘,象征羽毛的隐隐花纹,皆极具精妙之味,整个造型以“S”形曲线完美呈现。

1.3 色彩

楚人崇尚火凤凰,喜欢鲜艳的颜色,向往东方的日出,颜色的使用是非常简单的,主要是红色,黑色与黄色,绿色,蓝色和白色的颜色。颜色虽然不多,但要注意微妙的颜色变化,强调色彩对比,不混合的颜色,及色彩的华丽感,体现出非常好的装饰艺术美。作为一个国家的色彩楚人崇尚的是红色,红色是主色调,红色代表高贵。

艺术来源于生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多种复杂因素的作用下,人们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是楚艺术的概念源泉。从古代楚人的图腾和祭祖意识概念中可以发现,火红色是南方的象征,那是生命的颜色;黑色是指北方,是北方的象征,表达了阴阳平衡的红色和黑色的意义。这是神和人的眼睛,是分不开的美丽。华丽的色彩成为吴楚的一种重要形式,现在的楚风装饰中仍然大量使用红色和黑色,说明古代楚人的崇尚色彩仍对当代色彩设计有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凤寓爱情幸福之意,凤能给人们带来太平和吉祥,其中也包含了对爱情的祝福之意,凤凰也成为了爱情的象征符号,表达了祝福婚姻幸福美满之意。

2 凤鸟符号的现代运用及文化象征意义

2.1 凤鸟符号的现代运用

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以高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时代,在一定程度上即影响了传统艺术的传承,也给了新的发展带来了契机。过去的设计很少对传统文化的某些元素进行重新设计,现在新概念、新思维、新材料让大家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元素的新思维视角。

凤凰的符号意义已经被许多公司的标志设计所使用,凤凰的符号意义意味着希望和积极进取,也表达了公司将充满活力的愿望。

作为一个图腾的楚凤凰,包含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白云边白酒类湖北楚天系列酒的包装设计(见图2),就提炼了湖北传统文化元素—凤凰,将传统的凤凰元素进行了改变,整合或夸张它的姿势形成一个新的现代图形和图案,同时保留了古代楚人崇尚的红黄黑的色彩元素,并最终形成凤舞楚天系列酒包装设计。白云边酒瓶颈从酒葫芦造型画上产生出灵感,而一壶耳形的飞天凤令艺术被简化,并增加了“舞”的运动和轻盈,壶身设计与凤凰诞生出的架子鼓,锅座一般只不過是一个简单的素描,简单却优雅。

“雅天妮”首饰的经典凤凰系列包装设计(见图3),其设计灵感源自传统凤凰。凤凰展翅高飞的形态以传统首饰为基础,但有一些细致的点缀是凤凰的凤头和翅膀,特别是在凤尾特殊造型上更偏向于简单的艺术简洁、生动的活力,优雅的环中不缺乏节奏感,所以嵌玛瑙首饰珠宝,它添加的整体性能的豪华感,明亮美丽的凤凰,富有和高贵。凤凰的尾巴,则变形添加了维多利亚风格的装饰,以华丽与精致的材料进行铸造,“凤凰”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图腾符号珠宝系列,但它的设计结合了传统与现代,中国和西方,进行了大胆创新,展现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endprint

2.2 凤是和谐和美的象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是代表伦理道德的象征,凤凰自古以来在民间就有着和谐和美的寓意。人们总是在不断的认知、摸索和思考中将自己所崇尚的所谓的“和”的精神与实体的现实物质建立某种载体的关联性,由此巫术与家禽鸟在人主观臆断的特定结合下诞生了凤凰这种独具中国风的产物,其中融合了不同时期的不同历史背景和地区部落地域唯我独尊的图腾。在这些多重背景的影响下,凤凰已经脱离原先的仅仅只是代表自然和谐的本体性,更是阐述着对社会更加和谐、更加和美的至高向往,是中国古代社会和谐安定传统思想观念的象征性吉祥物。

成语鸾凤和鸣出自《左传庄公二十二年》{1},“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锵锵”中 。鸾凤互鸣,是指鸾鸟凤凰彼此互相鸣叫应和,后用来比喻夫妻美满幸福。“丹凤朝阳”比喻贤才赶上好时机,是中国传统文化吉祥标识图案之一,也是雕刻中好运的象征,剪纸和公民新年的重要主题,融合和谐、吉祥,光明、未来的意义。(见图4)

2.3 凤是民族文化的化身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凤的象征意义也经历了相应的不同变化,不再是传统的专制君主政体,而是已经成为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脊髓的统一化身。从我国出土的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彩陶中,就可以看到凤鸟雏形的出现,而出土的商代的青铜器中也有了鳳纹的出现。自那时以来,凤凰纹饰式样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典型历史代表,中国历代装饰工艺品和日用品创造了无数的凤凰为主题的艺术宝藏,这也反映出我们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龙的艺术形象一样,凤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象征,给予广大人民以强大的精神支柱。

经过数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沉积,不被忘记的本质已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文化符号是有一些特殊意义或特殊符号,有一个强大的抽象,丰富的内涵。文化符号是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独特抽象的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

最具代表性的楚文化是什么?到底是那已绵延数千年的古代编钟,还是要算那流传在荆楚大地的故事呢?在这片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土地上,上千年来其实有太多的事情或人能代表楚文化,成为荆楚文化的象征。

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历史和文化符号,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它本身包含一个国家强大的内部凝聚力。荆楚文化符号代表了高度集中的楚文化形象,楚人前卫文化概念、“先天下人之忧而忧”的情感感受,漫无边界的想象力和深刻博大的思想内涵体现在其不可预测、浪漫不羁的审美追求里。通过神秘的和不可触碰的图腾或图案,向我们生动地显示了荆楚文化今天的辉煌文化,从中对荆楚文化产生深远的感觉。然而,随着中国城市的快速演变过程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越来越多的楚文化正在被不同程度的损伤,荆楚文化符号是陷入被忽视和逐渐丧失的危险当中。

但是在危险之中,仍然还存在一丝绝处逢生的微妙转机所在。比如,在1992年的时候,湖北荆州古城就运用凤鸟的基础造型状态为蓝本,并加以现代的美学元素,呈现展翅鹏飞的耀眼金凤在光芒璀璨的朝阳之上的大气又存在生机的整体形态作为城市地标。经过这25年的风霜沉淀,她已然成为楚国古城的一个对凤凰崇拜的完美象征之物。(见图5)

3 结论

本论文所探讨和研究的凤鸟纹饰,只是万千楚文化元素中的一个细微的分支,都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宝贵文化结晶,注入在他们中的广泛的题材和丰富的艺术文化内涵,使他们具备了顺利跻身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入场券”,重要性当然也是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不可替代的。艺术之所能成其为艺术,就在于极强的生命力和那细水长流的延续性。当然,这两点同样也是文化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讲荆楚文化融入到现代生活文化方方面面的应用中,传播那已经沉入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深海海底中被沙土已层层掩埋许久的楚文化,将传统的楚式式样纹理重新放在现代人欣赏的水平下,重新考究发掘和创新开发,能够复兴那被记忆封存已久的传统历史文化,从实际上丰富和升华设计作品的文化艺术内涵,将荆楚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更多的尝试和后期补充,这些后来开发和增添的信息量具有比原本图样更有存在的现实意义和文化艺术价值!

注释:

{1}左丘明.左传.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参考文献】

[1]冯健亲.色彩[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2]赵国志,孙明.色彩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邢庆华.色彩[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4](美)潘泰克,(美)罗斯.美国色彩基础教材[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5]李广元.色彩艺术学[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1.

[6]王娟.色彩[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7]翟音.色彩设计[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

[8]宋建明.色彩设计在法国[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

[9]黄群.色彩设计基础与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10]席跃良.色彩与设计色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1]王建芬.色彩与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12]张洁玉,孟娟,孙志达.色彩设计与表现[M].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田吉捷]endprint

猜你喜欢

艺术特征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生活美学馆
纯白美学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