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高专大一新生思政课堂里的的心理优化理念
2017-09-30夏青
夏青
【摘 要】高职高专大一新生中有不少学生对新环境存在不适应状况,思政教学第一课应从心理状况入手,灌输和培养一些基本理念,优化学生心理,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生活,适应人生新阶段。
【关键词】高职高专;大一;思政课;心理优化;理念
大学思想政治教学开学第一课通常围绕如何引导学生如何尽快适应人生新阶段为话题进行,从而为学生能够顺利而充实的度过大学生活奠定思想基础。高职高专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大学教育定位因素,使得思政课教师在指导如何尽快让学生适应大学新生活,融入新环境方面的思想指导就显得尤为急迫和重要,我认为关于优化学生心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关键一环。
1 高职高专大一新生面对新环境的思想状况分析
告别中学生活,踏入大学校门,人生迈入新的阶段。怀揣梦想和希望起航时,面对新环境通常会出现两种思想状况:一是对新环境充满新鲜好奇,甚至兴奋激动,希望自己快速融入新的生活,适应新的节奏,即使稍有不适也会积极面对和调整自己,以期让自己顺利并入新的教育轨道,为自身的成长营造和获得良好的教育空间。二是对新环境充满恐惧不安或失望不满,存在抵制情绪,不能积极适应新的生活,一门心思想要逃离或消极度日。
作为高职高专的大一新生存在第二种状况的学生为数不少。如何针对这批学生出现的思想状况给予积极地心理优化指导,显得尤为迫切和关键。
2 高职高专大一新生心理不适原因分析
引发大一新生的心理不适通常有主观或客观原因的,排除一些因为家庭因素诸如经济困难等等导致的学生心理压力之外,学生自身因素导致的心理不适居多,分析如下:
2.1 由于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引发的心理不适
不可否认,有相当一批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生活不能自理。因为家长位的缺失,使得这些学生在精神和生活上处于惶恐慌乱状态。对家庭的依赖所产生的想家痛苦不言而喻。除了辅导老师在生活上的关心和指导,而精神上的安抚在思政教育的课堂上也是必不可少。
2.2 对所属学校的不认同感引发的心理不适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和高考录取摸式下,不排除有些高考失利和志愿填报失误的优秀学生被迫选择了高职院校,他们对自身的院校价值定位和所处实际院校的反差使之产生严重的心理失衡,从而对所从属院校及自己充满失望,无法释怀。面对这样的境况有些学生会积极行动起来以求改变或适应,但也有不少学生会消极处理,得过且过甚至通过不良方式发泄自己的不满。针对这种心理落差较大学生的心理优化辅导必须要有的放矢。
2.3 高职高专院校境况因素引发的心里不满
无庸讳言,以民办为主的高职院校,其办学条件是无法和国家资金扶持的公办高校相提并论。高职高专自身教学设施和教育资源的不尽完善无疑会对一些对大学要求较高的学生产生太大心理落差,继而对自身所处环境表现出特别不满意。另外,高职高专院校整体的学习氛围不会太过浓郁,这对一部分想要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境况的学生充满挑战和阻力,也使得这一部分同学不能很好的认同自己所处院校。
3 高职高专大一新生心理优化五大理念
针对高职高专大一新生的心理不适,这其中除了因为家庭困难因素导致学生的心理压力给予合乎实际解决方案之外,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给予理念指导,从而起到安抚心灵,补钙精神,顺利适应新环境的良好效果。
3.1 特别强调独立意识
大学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生独立的开始,这是需要重点强调的第一理念。要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进入大学就是独立的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从这一刻起,父母已不再是护佑身边的马前卒和保护伞,学生需要自己为自己拓路和打伞。这一刻起就需要学生摆脱对父母的在生活上和精神上的双重依赖,毫不犹豫的积极行动起来,不怕一切从头学起。虚心求教身边人,俯首甘当小学生。先从安排好自己的日常着手,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打理好日常生活。继而把独立理念融入到学习、交友、认识社会和人生等各个方面。只有在强化的独立理念意识下,才能逐渐学会更多的依靠自己去思考、判断和选择;逐渐学会自己决策,管控和执行。做自己的主宰,做自己的主人。因为成功之人往往是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尤其在学习方面,独立的思考和见解更为重要,它是个人能力和智慧的体现。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拥有独立的人格尤显生命的高贵。
3.2 引导暂且臣服心理
人生际遇很多时候不合己意,对于短期束手无策,无法改变的境况我们不妨暂且臣服,这其实是一种人生智慧。不知进退,一意孤行,碰的头破血流也不回头固然是一种勇气,很多时候却因为失败太多或流血过多而意志消沉或自行沦陷。有一句先哲名言这样说:请给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變的;请给我勇气,去改变我能够改变的;请给我智慧,去分辨这两者。对于那些自觉学校层次难以匹配自身学业档次的,由于投档原因无力回天的大一新生而言,解决他们心里疾苦的方式就是教给他们以退为进,学会变通。学会暂且臣服当下,以平和心态面对现实,改变自我,另辟蹊径,以期曲线求成。而臣服当下的首要之举就是悦纳当下自己,积极接纳新的环境。积极接纳新同学和新老师,这是大学生活最主要的人文环境,必须营造好。学会悦纳自己,允许自身暂时的失利和不完美,相信自身有能力逐渐进步完善。尚需学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新的目标和计划。并通过自身努力精进专业或专升本,不负青春不负己望。
3.3 坚持强化自律观念
大学不同中学,环境相对自由舒适宽松。离了老师的规划和实时督促,如果自律意识不强,缺乏主动学习精神,三年高职生活就会在玩乐中度过。毕业即失业,为数者不少。这些警示需尽早予以提醒。虽然人才培养需全面发展,但既为学生则时刻不忘学业为重。否则即使参与社会交往、社会实践活动也会缺乏底气。那份自律在精进学业方面尤显重要,因为不会自我约束,放任自我,把大把时间浪费在游戏聊天玩手机上的高职高专学生为数不少。学生应该懂得一旦错失了大学这个开阔眼界和格局,提升品质培养和综合能力的关键期,必将抱憾终生。而从哲学角度来讲,愈自律者愈加自由。自律者严格的纪律规则意识让他们不会轻易因冒犯规章制度而受约束或惩戒,自律者更因严谨的自我掌控的能力使得他们目标明确,计划性强,执行力强。科学管控自己的时间,从容有效提升自己,才是最终必通往成功和自由的必经之路。
3.4 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近期大学生安全事故频发,引发社会关注和担忧。例如独自外出遇险,返校或返家“搭错车”失联,假期外出打工失联,误入传销组织,涉入电信学费诈骗陷阱,涉入校园贷陷阱等等,不一而足。這一系列危害大学生生命财产安全的社会事件屡屡发生,排除自然灾害因素,自我保护和安全意识欠缺的问题更值得我们思考和警惕。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迫在眉睫而又需常抓不懈。作为安全教育的反证,让学生了解每一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并针对典型案例予以分析其安全隐患,教给学生破除安全隐患的方法,例如尽量结伴外出,单独出行应与同学、朋友或家长予以交代并保持联系等一些实用技巧多总结多传授,也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主动收集比较常见的信用卡诈骗类型和防范技巧,诸如不轻易向他人透露个人信息,学会辨别使用安全软件等等,从日常生活入手,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3.5 逐渐学会包容心态
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能下人,故其心虚;其心虚,故所广取;所广取,故其人愈高。大度包容是成就人生的重要力量和品质。包容是一种宠辱不惊的心态,也是一门友善待人的艺术,更是一种乐观忘我的境界。心宽一寸,路宽一丈。面对我们无法选择,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人与事,我们能做的就是学会面对、接受,处理、放下,让心灵驱归安稳和平静。不给自己较劲,这是对自己的善待。面对来自五湖四海,兴趣爱好、生活习性各异的新同学,珍惜这份上天安排的同学缘分,大家相互友爱,彼此和睦的度过大学的集体生活。这需要善待别人,而最终也是善待自己。人际矛盾不可避免,秉承宽容之念,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求同存异,相互包容,终将矛盾化解于无形。心若计较,到处都是不如意;心如宽容,生活一切皆安好。应该懂得选择宽恕原谅,拥有博大包容,绝对不是一件简单易行之事,他背后蕴含者爱心和坚强,终将成为人生最大的修养。
以上是我关于如何帮助大一新生稳定心理,顺利适应新环境的一点理念思考。如何实现有效与学生沟通,则需教学实践经验与智慧。当然这也仅仅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前奏。但是不得不说,开学第一课的心理优化理念为此后思政教学中诸如理想信念、道德诚信等等一系列重要教育思想的树立埋下了伏笔。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高等教出版社.
[责任编辑:朱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