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建筑工程合同纠纷管理初探

2017-09-30周莉娟叶燚周豪杰郭秋静

科技视界 2017年13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措施

周莉娟+叶燚+周豪杰+郭秋静

【摘 要】建筑工程合同纠纷是建设项目中的常见问题,会影响工程实施进程和后期收益。为解决建筑工程合同纠纷问题,我国已制定了相关合同范本,但大型建筑工程工期长、涉及范围广等特点导致合同纠纷案持续增加,使其待解决的问题也愈加复杂。本文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工程合同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我国大型建筑工程合同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合同纠纷;措施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迅猛发展,工程合同纠纷类型也呈现多元化,主要体现在质量、工期、安全等方面,且在房地产“去库存”调控的新形势下,建筑的质量、实用性成为关注点,建筑施工合同是其根本保障,而我国针对大型建筑工程合同纠纷的解决及管理措施并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合同作为联系建筑工程参与方的重要纽带,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规范,有助于减少纠纷、促进建筑业的发展。

1 建筑工程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具有多元化、复杂性等特点,易引发经济、法律等纠纷。为解决其纠纷问题,国内外学者对标准合同范本进行了研究。

国际上,目前广泛使用的有FIDIC、NEC、JCE等标准合同文件。以FIDIC合同条件为例,其纠纷解决路径经过了三阶段的演变,体现了国际工程合同注重研究项目风险的科学分配和管理效率的提高,也展现出合同模式由 “敌对型”变为“合作型”的发展趋势。

相比之下,我国解决工程合同纠纷的方式还较少,主要依靠《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暂行规定》、(GF-1999-020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等。以各种条例、法规等为主要内容的建筑法律体系框架虽已形成,但建筑业的不断发展使现有建筑工程合同已不满足需求,需进一步改善。

2 大型建筑工程合同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

2.1 违背招、投标文件中的相应条款

一是在招标过程中,承包者降低预算单价,利用低价赢取项目的承包机会。但在项目中标后,承包商寻找各种借口与发包者协商调整差价以提升利润,导致双方发生矛盾并产生经济纠纷。

二是部分业主利用其优势地位,在签订合同时,强加不平等条约以获取不应有的权利,或强调施工单位一次性包死,形成“霸王条款”。施工单位往往也根据业主的意思拟订合同条款,使合同出现偏差,缺乏应对纠纷的必要依据,致使法律纠纷产生。

2.2 合同不规范

首先,工程合同语言描述的局限性、单一性使合同无法提前对所有可能情况做出规定,且一些企业为加快项目进程,常自拟合同供各方使用,而这类合同文本易产生歧义,很难保障参与者的权益。其次,不少承包商为获取利润并降低自身风险,未经允许就使用违法手段和其他承包商签订转包、分包合同等,甚至为迎合业主代表或工程监理,还签订“口头协议”、“私下合同”, 导致后期出现问题时无法对证。最后,合同参与方为提高工程合同的实施效率及适应性,有意识地对一些可验证性事件不做说明,导致各方当事人行为风险增加。

2.3 缺乏合同管理,导致无证可依

部分建设单位缺乏合同管理部门、专业的合同管理人才等,导致纠纷发生时无证可依。没有合同管理部门、缺乏动态合同管理机制和具体流程,就不能及时对工程合同进行调整,导致合同管理程序不明确,无法保障对合同的监督和控制;缺少专业的合同管理人才,使得建设单位对建筑工程合同问题理解不深刻,一旦出现合同纠纷,就会缺少必备的法律支援;缺乏对合同实施进度的监督、不重视合同归档管理等,会导致工程评价不完整,无法给发包者准确数据。

2.4 法律意识淡薄

在施工过程中,业主拖欠工程进度款和变更索赔无果是承包商经常遇到的问题。对于业主不按时支付工程款,承包商拥有抗辩权并停工,但怕单方面停工延误工期违约而放弃行使合同权利,或不懂法律而错过诉讼期,导致失去胜诉权;对于工程量、工期变化造成的索赔,由于承包商不重视而未及时收集书面材料,导致纠纷发生时败诉。同时,工程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承包商不会合理利用法律,易引起垫资、拖延工期等工程纠纷。

3 工程合同纠纷管理措施

3.1 利用模型进行防范

利用模型对合同进行评判能降低工程合同纠纷发生的风险,其主要评判模型如下:

一是模糊评价分析模型。利用多层综合评判的方式,即先综合底层次因素,再对高一层次因素进行综合,以达到对工程整体进行综合评判的目的。评价目标可以是已完成的部分工程,也可是到目前为止整个工程合同的执行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避免纠纷产生。

二是合同不完备性测度模型。将工程合同不完备性原因作为潜变量,工程合同不完备性特征作为观测变量,指出相应的不完备现象,能对合同的完整性进行评测,避免施工时因合同而产生纠纷。

3.2 改革争议解决机制

国际上较适用的FIDIC合同条件在我国工程应用中存在大量问题,且我国现有争议解决模式也较为单一,所以改革争议解决机制成为解决我国当前纠纷问题的关键。

首先应清楚认识我国国情,结合实际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招投标机制等,为解决争议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其次树立多元化争议解决理念,参考国内外合同文本并提取其优点,制定符合情势变更原则、优势互补的多元化争议解决和预防机制。最后使用更为人性化的解决方式,将传统的“敌对式”解决机制转变为“合作式”,加强交流以改变信息不对称的现状,促进各方合作共赢,保证改革后的争议解决机制成功推行。

3.3 完善工程合同管理体制

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建立工程合同管理部门,设置合理的工程合同管理机制,启用专业合同管理人员;施工中,应结合施工进度规范管理环节,及时调整工程合同管理方法;施工后,应注重整理合同管理中的书面材料,并处理好合同的收尾工作。同时,及时有效的管理可促进工程的实施,因此管理过程中还可结合高科技对建筑工程进行科学化管理和分类,使纠纷发生时可快速找出对自身有利的证据,做到有法可依。

3.4 规范合同文本,合理运用法律

首先要规范合同文本,不签订违法分包、转包等合同,结合实际将可变因素考虑到合同文本中并逐步改善合同文本结构,在合理的基础上保证业主权益,使合同向科学、简明的方向发展,避免产生耗时费钱的纠纷。

其次要加强合同参与方的法律意识。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制止已出现或将出现的违法行为,根据情况,利用合理的法律途径保障自身权益,如使用“合同无效”手段对抗“霸王条款”、“阴阳合同”等。

4 总结

工程合同在国际上虽已形成较为实用的标准合同文本,但我国工程合同发展较晚,还處于不断探索阶段,工程合同纠纷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工程合同发展的基础上,指出大型工程合同纠纷中缺乏合同管理、合同不规范等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帮助解决我国大型建筑工程合同纠纷问题,促进我国建筑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子健.建设工程合同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6):27.

[2]柯洪,吕廷竹,杜亚灵.基于SEM的工程合同不完备性测度研究[J/OL].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02):69-75.

[3]陆丽娟,张旭革.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硅谷,2010(05):196-197.

[4]胡仲春,刘娟,张洪涛.基于全过程合同管理的工程项目风险规避技巧[J].项目管理技术,2009,7(07):77-81.

[5]孟凡密,张修林.国际工程合同争议解决方式评析与借鉴[J].建筑经济,2005(06):64-68.

[6]李晓龙,付强,武振业.工程合同模糊综合评判[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2(04):448-453.

[责任编辑:朱丽娜]

猜你喜欢

建筑工程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