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医疗保障状况居民的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研究

2017-09-30张洁陶四海

科技视界 2017年13期
关键词:医疗保障

张洁+陶四海

【摘 要】随着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到2015年覆盖人口已达95%以上。因此,研究不同医疗保障状况对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保定市卫生服务调查的数据,分析不同医疗保障人群人群的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的差异,探讨不同医疗保障人群的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的特点和成因,为提高不同社会医疗保障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的水平以及改善其公平程度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疗保障;服务利用;利用公平

1 资料与方法

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保定市卫生服务调查的数据,本次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3个县(市、区),15个乡镇(街道)、30个行政村(居民委员会)的1860户进行了调查,最终有效样本1842户,共5783人。

方法:运用EpiData3.02进行数据录入,建立数据库,并用Stata12进行逻辑核查和统计分析。

本研究采用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慢性病患病率、两周患病率、两周就诊率、年住院率、门诊和住院流向机构的选择、门诊及住院费用及患者的满意度。

2 调查对象基本概况

1)被调查者的医疗保障状况。本次卫生服务调查显示,保定市享有医疗保障的居民占95.94%,其中享有医疗救助的人群占1.35%,参加新农合的居民占总调查人数的64.67%,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居民占总调查人数的20.39%,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居民占调查总人数的3.51%,只参加商业医疗保险的居民占0.31%,同时参加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的占5.71%,但仍有4.06%的人无任何医疗保障,如表1所示。

2)不同医疗保障状况居民的年龄构成。医疗保障状况不同,其年龄构成存在显著性差异。被调查居民中,其中享受医疗救助的居民65岁以上占比最多,达46.15%,城镇职工参保人群年龄主要集中在25岁及以上人群,特别是65岁及以上老龄人群占40.29%;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居民中,0-14岁占比最多,达51.23%,参加新农合的居民年龄构成分布较均匀,只参加商业医疗保险的居民以24岁以下居民的为主,达72.22%,而同时参加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居民,25-34岁的居民占比最高,达19.09%,各个年龄段都存在无任何医疗保障的居民。不同人群的年龄构成会影响该人群的卫生服务需要和卫生服务利用。

3)不同医疗保障状况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首先,不同医疗保障状况的居民中,享有医疗救助的15岁以上人口的慢性病患病率最高,按人次可达67.61%,其次为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居民,按人次可达60.90%,只拥有商业医疗保险保障的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较低,按人次计算为12.50%。其次,不同医疗保障状况的居民中,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居民两周患病率最高,按人次可达75.57%,其次为享有医疗救助的居民,按人次可达70.51%,只拥有商业医疗保险保障的居民的两周患病率较低,按人次计算为12.50%,如表3所示。

2 不同医疗保障状况居民的卫生服务利用情况

1)卫生服务的可及性。被调查居民到最近卫生机构的距离一般都在3km内,但是参加新农合的居民可到达的卫生机构多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其卫生服务能力不足;同时不同的医疗保障,其报销的药品不同,并且基层医疗机构与大医院的报销目录也不同,有些藥品基层医疗机构不具有开具处方的权限。

2)卫生服务的利用率。不同医疗保障状况居民中,享有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居民的两周就诊率最高,为15.52%,其次为同时参加社会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的居民,两周就诊率达11.21%,而参加商业医疗保险和无任何医疗保障的居民的两周就诊率较低,分别为0.00%和3.40%。同时,享有医疗救助的居民的住院率最高,为20.51%,其次为享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居民,住院率为14.08%,而无任何医疗保障的居民的住院率最低,为6.81%,如表4所示。

3)卫生服务的就诊机构选择。不同医疗保障状况的居民中,无医疗保障的居民门诊首诊选择基层医疗机构的高达80%,其次为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居民,为71.43%,但同时参加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的居民仍有52.94%的居民首诊选择在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如表5所示。同时,无任何医疗保障的居民选择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的概率最高,达12.5%,参加商业医疗保险的居民选择基层医疗机构住院的概率最低,不同医疗保障状况居民的住院主要集中在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其中县市级医疗卫生机构概率较高,详见表6。

4)卫生服务的费用。不同医疗保障状况居民中,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次均门诊费用最高,为714.27元,其次为参加新农合的居民为501.23元,享有社会救助的居民次均门诊费用最低,为282.50元;不同医疗保障状况居民中,只参加社会医疗保险的居民中,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居民的次均住院费用与自负费用差额较大,分别为18650.00元和3989.47元,只参加商业医疗保险的居民的次均住院自负费用最低,为2000元,无任何医疗保障的居民的次均住院费用为9171.88元,但其次均自费费用也为9171.88元。

5)卫生服务的满意度。不同医疗保障状况的居民中,享有医疗救助的居民和无任何医疗保障的居民的总体满意度最高,为100%,其次新农合的总体满意度较高,而不满意比率最高的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居民,达20%,详见表8。不同医疗保障状况的居民中,参加商业医疗保险的居民的满意度最高,达100%,其次为享有医疗救助的人群,而不满意比率最高的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居民,高达21.05%,详见表9。

3 对策

1)推进医疗保障制度,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面。目前 ,医疗保障制度的覆盖率较高,但仍有部分人口无任何社会医疗保障,这需要不断推进医疗保障的发展,积极进行政策制定和舆论宣传,提高居民医疗保险的参保率。

2)逐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提高抗风险能力。目前的社会医疗保险形式都是以住院统筹为主,门诊只涉及到慢性病等少数病种[1],商业医疗保险保费高、覆盖率低,从而导致卫生服务需要较高,但是卫生服务利用不足。因此,商业医疗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据需要逐步扩大门诊报销范围,提高住院报销比例,从而切实提高保障水平[2]。

3)完善医疗保障制度设计,提高公平性。不同医疗保障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存在折明显的差别,要从制度设计入手,切实满足老百姓的卫生服务需求,尤其是针对医疗救助人群以及三种社会医疗保险人群,要切实提高医疗保障的公平性。

4)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落实逐级转诊制度。门诊首诊在基层的概率较高,并且费用较低,但住院大多在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因此,重视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对于就诊机构的选择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要想让患者在基层就医,需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提高其服务能力,使多发病和常见病应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彭诗荣,杨悦.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J].北京:中国药事.2009,23(11):1083-1085.

[2]杨晓玮,高建民,闫菊娥.不同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群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比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6):428-430.

[责任编辑:田吉捷]

猜你喜欢

医疗保障
医疗保障
防控医疗保障战线的坚实卫士
以更加可靠的医疗保障增加人民幸福感
跨区基地化演习中医疗保障组的任务探讨
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碎片化及其治理之道
深化军队医疗保障改革新举措的探讨
从医疗保障向健康保障迈进
贵州:三重医疗保障网精准扶贫
海南国际马拉松赛医疗保障的做法
建立中国罕见病医疗保障体系的几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