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术期刊的转型现状及多元化路径选择

2017-09-30高伟莫丽萍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转型

高伟+莫丽萍

摘要:互联网时代,数字化已经成为期刊新的存在方式。因此,高校学术期刊应加强数字化学术平台建设,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更好地融合,以期在思维观念、运作模式、产品呈现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型,打造学术研究与期刊共生的平台。

关键词:高校学术期刊;转型;多元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23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9-0151-03

21世纪, “互联网+” 的时代已经到来,数字化浪潮对于我国传统期刊业既是一个冲击,又是一个机遇。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臻成熟,改变了传统的学术生产的传播方式,改变了传统阅读与信息获取的方式,改变了学术期刊单一的运作模式,数字化作为期刊新的存在方式应运而生。如何把握好数字化浪潮,在内容为王的基础上把优秀的精神文明成果以更丰富的形式呈现在广大的阅读群体面前,是传统期刊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术期刊作为学术生产活动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它的评价、引导功能不可小觑,对于匡正学术风气或提升研究水准,其作用都不可或缺。在互联网时代,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将学术研究成果与成果需求者直接联系,在思维观念、运作模式、产品呈现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型,打造学术研究与期刊共生的平台,这是学术期刊最理想的发展路径。当下,高校学术期刊普遍加强数字化学术平台建设,在给读者带来了查阅方便的同时,大量的纸质学术期刊乏人问津,纸质学术期刊的生存环境进一步萎缩,生存压力增大。如何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更好地融合,对学术期刊的新媒体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方向。

一、 高校学术期刊的转型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未实现真正的数字化

我国高校学术期刊的新媒体转型,还处于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刊物采编印发的全流程信息化阶段。即将纸质媒体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数字化,纸质版与电子版内容大多一致,只是将纸质换成了智能计算机和显示屏的学术期刊数字化,将传统纸质媒体的“千刊一面”变成了大数字媒体的“千网一面”,即使是建有独立网站的学术期刊单位,编辑部在自建网站上完成审稿、编辑、出版等环节,大多是网站格局雷同,无法满足读者对信息获取的需求。这只是个工作平台而已,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媒体数字化学术期刊。

各个学术期刊网站、大型数据库之间,缺乏整体性的统一标准,缺乏统一的布局和长远目标,无法充分挖掘出学术传播的内容价值[1]。学术期刊与学术研究之间的联系大多表现为以学术期刊为主体的数据库网站,其中链接有学术机构的网站,或者是学术机构的网站中链接着与其专业相关联的期刊网站,这样在链接不能提供完整、方便的信息连接服务,也不能反映学术研究的全貌,更不能形成有效的媒体经营和学术成果转化经营,及学术研究所需要的有效信息提供、畅通的传播渠道,一个完整的学术研究与产生的主体展现平台还无法实现。

2.缺少完善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的学术研究评价体系是以刊定文,期刊的等级决定了论文的质量高低,论文发表的数量和所发表的学术期刊级别,已经成为衡量学者学术水平的标准。尽管各核心期刊的统计源和统计参数不同,但不能阻挡核心期刊成为各高校及研究机构争相追逐的目标。影响因子、转摘转载量、引文索引等已经成为被关注的期刊指数,职称评定、科研考核、硕博毕业等也都与核心期刊挂钩。这种评价机制显然不利于学术期刊的评价,加之国内出现了对核心期刊的盲从,正是这种将学术期刊与学术研究紧密联系起来的评价方式,使得大多数规模小、无法投入足够的资金进行数字化建设的学术期刊影响力不够。

3.缺乏专业的经营型人才

传统出版单位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非常缺乏,特别是既懂出版又懂技术研发的人才,绝大多数高校学术期刊都缺乏经营型人才。目前,我国多数的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均是把自己的电子期刊发布在大型期刊网站上,由网站统一制作、统一收费、提供浏览下载服务,与此同时,学术期刊出版单位也把自己的电子版经营权转让给了各期刊网站。即使是拥有自主版权的主页或独立网站的学术期刊,也缺乏对网站的经营权与自主权,因为网站的建设与维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维持网站大量的访问量,必須提供优质的服务、精湛的技术设备和良好的经营管理,这都是传统学术期刊出版单位面临的棘手问题[2]。编辑部缺乏对网刊的自主权,当然不利于期刊的发展。数字出版流程及审读规范也不完善,缺少适应数字出版要求的编辑人才。对人才的管理仍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阻碍人才引进及造成人才流失,使人才培养与数字出版发展不同步。

4.编辑力量不足

目前,在我国的学术期刊中,每位编辑几乎要承担多个学科稿件的编辑加工任务,因为每种学术期刊都包括了近十个以上的学科,尤其是一些综合性院校规模较大的学术期刊,为实现办刊目的,需要包容学校所设立的各种学科,而编辑部一般只有七八个编辑人员,有些编辑部甚至仅有两三个编辑人员[2]。这种编辑队伍偏小与学术期刊稿件专业涵盖面较广的矛盾必然会导致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编校质量的落后。

5.管理模式未更新

高校学术期刊的管理模式基本上还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管理模式,没有统一的期刊管理机构和人员。一般的高校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在许多方面缺少进行市场竞争的条件及意识,缺乏管理的理念,不具备独立的企业法人资格,期刊编辑部因没有与市场接轨,内部没有形成良性的工作竞争,办刊人员没有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因而期刊的内容和形式与市场脱离。

6.主管主办重视不够

由于期刊编辑工作在学校整体工作中不被重视,导致了期刊编辑人员在职称评定、工资晋升等方面都低于教师,编辑人员待遇低下。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编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致使编辑队伍流动频繁,影响了期刊质量的整体提高。有些学校甚至把编辑部列为教辅单位,经费支持不足也导致学术期刊发展受到限制。在高校的整体工作中,期刊编辑工作往往很难得到重视,有些期刊呈现出“主管主办不办”“编辑部办刊”的局面。因经费缺乏,审稿费、稿费标准偏低,无法以优稿优酬吸引高质量的稿件。经费缺乏也导致印装质量不高,读者的审美需求无法满足,学术期刊只能实行低成本运作。加之学术期刊的专业性强,读者面窄,发行量小,经济与社会效益都不高。endprint

二、 高校学术期刊变革的多元化路径选择

1.准确进行期刊定位

现阶段,一些学术期刊缺乏核心竞争力,没有办刊理念或缺乏明晰的办刊理念,缺乏个性特色和创新精神。期刊定位包括內容定位、刊物定位、市场定位、读者定位等,其核心定位是刊物定位。刊物定位就是以期刊个性为核心所展示出的独特优势的竞争能力。学术期刊必须坚持“内容为王”, 在稳定性和变化性的统一中不断生成学术活力,编辑进行有创意的专题策划,吸引读者群体,以打造品牌栏目、特色栏目、固定栏目等而成就整个刊物。 学术期刊办刊理念包括:鲜明的办刊立场、明确的办刊思路、坚定的办刊信念等。办成名刊大刊,创意思维必不可少,需要塑造学术期刊的个性,它是竞争力的核心,是提升学术期刊竞争力的动力和源泉[3]。以个性塑造为中心,提升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术期刊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2.创设数字化运行环境

在学术期刊新媒体公共平台上,可以整合编辑机构、研究机构、阅读形式及效益链条,统合学术研究资源,并渗透到其他终端平台,达到学术成果传播与学术研究过程的资源共享、现代技术手段与编辑手段的共享,实现此平台真正的学术链接价值。

高校学术期刊应改变传统的只做内容提供者的角色,而应向兼具服务商角色的方向努力。学术期刊与学术研究相互借力发展,使学术期刊不再简单地以一本杂志、一篇文章或一次阅读呈现给读者,而是把不同内容与形式的服务延伸至从学术研究到成果运用的各个方面及层面。读者和作者可以进行单篇文章传播途径、传播能力、引用率和影响力的统计分析,按需进行学术传播能力和影响力分析的平台建设。同时,实现专家群共享、作者群共享、翻译群共享、读者群共享等,作者与编辑部实现投稿与发稿的双向选择。在这个平台上,能让读者开阔视野,立足学术研究的制高点,利用先进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在吸收的同时进行有效的传播,形成“内容—平台—用户”的最短渠道,使高校学术期刊新媒体公共平台具有链接、整合、开放、共享的特点。

3.加强编辑能力体系构建

一个好编辑不仅是自己能创造丰厚的学术成果,还体现在对稿件的处理能力,发现新成果的能力,敏感洞察学术的能力,如把握学术的热点,预见、跟进学术前沿等能力。编辑的兴趣广泛、好奇心以及创新精神比术业有专攻更重要。除了审查论文的规范性,要关心稿件的形式,读懂文稿的学术内容,审查论文的创新性,文章的观点是否新颖、文章是否从独特的视角进行论述,这种创新可以在论述方法上从演绎到推理,可以在语言上做到言简意赅。优秀的编辑应像发行人一样统筹思考、规划和决策,具有较强的执行力、沟通力以及适应力,具备处理数字概念和计算的能力,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优秀的编辑还应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高品位,提高编辑的技能与素养,最终实现在数字环境下,编辑以读者为中心,运用网络技术来组织完善编辑活动。

同时,适应数字环境的学术期刊编辑更不可或缺,明确数据运营编辑与学术编辑的责任与分工,数据运营编辑是掌握先进数据库及网络技术的内容传播者,学术期刊编辑是专业学术内容的提供者,二者对于提升期刊的市场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同样重要。因此,应关注自身责任,充分合作,以读者为中心,运用网络技术来组织编辑活动,加强平台整合、内容整合,实现经济、高效的数字出版和发行。

4.发挥编委会作用,建立双向公开审稿制度

在期刊的出版过程中,主编和编辑的作用不可小觑,但学术期刊编委会的作用同样重要。学术期刊编委会应该由学术期刊所涉及的学科专家、学者组成,主要负责选题策划、组织和审阅稿件,决定期刊的发展方向和选题规划。设立编委会集体定稿或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双向匿名审稿制度是国际期刊界普遍实行的一项规范化的制度,即在论文作者和论文评审者的姓名互不公开的情况下对稿件进行匿名评审,又称为“双盲”审稿制度。匿名审稿制度为专家提供了很好的保护机制,能够使他们在审稿时,尽可能从公正和客观的角度审查稿件的质量,完全依据学术质量来决定论文的取舍。这种审稿制度最大的优点是文章是否刊用完全取决于其写作质量和学术水平。因为审稿专家与作者之间相互匿名,作者并不知道是由哪些专家审稿并出具审稿意见的,将评判稿件质量优劣的权力交由中立的第三方行使,所以审稿人基本不会受到作者名气、学术地位以及相互之间关系和利益的影响。

5.进行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长期以来,学术期刊发行只能靠邮局征订,邮局发行存在时效性差、不专一等弊端,由于受邮局的垄断,供需之间很难直接沟通,窒息了期刊的活力,阻碍了学术期刊的发展。高校主办的学术期刊,与高校本身是共生共荣的。学术期刊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等方面起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任何一所高校学术期刊都有存在的必要性,因为学术期刊已经是高校办学的一种形式、手段、要素。如果单纯从出版产业的角度来理解期刊出版而将期刊编辑部强行整体转制,出版企业因失去学校人财物的扶持,难以担负社会的公益职能,从而会导致高素质的编辑出版人员流失,期刊难以在市场化中生存。因而,高校学术期刊体制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尽管存在很多不同的改革路径,但如何推动传统期刊业向数字化、网络化现代传媒业转型,转变期刊业发展方式,实现期刊业集约化经营,培育大型期刊传媒集团,已成为我国学术期刊发展不容回避的问题。应明确一点,不论高校学术期刊是否转制为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树立其市场主体地位,都是一个必须的路径。因为只有确立了学术期刊的市场主体地位,才有助于实现学术期刊的灵活经营,以不断创新的、灵活多样的变化来应对市场发展的激烈竞争。

成立全国高校学术期刊出版传媒集团或期刊群是高校学术期刊改革可参考的路径之一,也是学术期刊的一种主要生存方式和发展基础。为了提升我国学术期刊整体的国际竞争力,我们应组建自己的专业期刊群,加强学术期刊与本学科领域内的期刊联合,在集团品牌塑造、对外合作谈判、出版资源共享等方面寻求规模效应。高校学术期刊可实现集约化经营,引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将编辑权与经营权分开,有经营权的负责学术期刊的印刷、出版、发行及广告等工作,开拓集团的融资渠道,促进传媒集团走向市场。有编辑权的各高校期刊编辑部,只负责期刊的收稿、审稿、编辑、加工等事宜,放弃现有的出版、印刷、经营和发行权[4]。传媒集团的成立,能使高校学术期刊在新媒体环境下,最大化地争取政府的支持,如在政策上给予倾斜,经济上给予资助,在技术和人才上给予保障。

数据为中国学术期刊带来了新的机遇,在面对大数据的有效运用方面,学术期刊作为期刊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学术期刊内容正从综合型向精准型转变,学术期刊发展正在从数量增长型向规模效益型转变。只要找准突破口,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开拓新的传播领域,学术期刊才能不断朝着网络化、规模化和国际化方向迈进,才能创造出领先国际传播技术与传播方式的高校学术期刊的传播新路径。

参考文献:

[1]安璐.学术期刊主题可视化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2]巴红静.数字化时代学术期刊发展战略制度设计与路径选择[M].长春: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

[3]单亿春.下一个出口纸媒的革命之路[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5.

[4]孙俊青,周小华.大数据时代的中国高校学术期刊[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

Abstract:In the Internet Age, digitization as a way of journals emerges as the times require. The academic journal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academic platform and combine the traditional media and new media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true transition on the thinking concept, the mode of operation and product presentation to build the platform of the coexistence of the academic research and the journals.

Key words:academic journals; transition; path diversity

(责任编辑:蒋琰)endprint

猜你喜欢

转型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富连成社戏曲传承的现代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安凯转型生意经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沣芝转型记
关于匈牙利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