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研究
2017-09-30李梓烽
李梓烽
摘要:我国互联网信息科技飞速发展,而在这样的发展进程中将其“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引入到高校中,从而辅助思想政治教学进行有效的主体互动,能够完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但是在引入新模式的同时也产生了部分问题,以至于未能有效应用于思想政治教学中。鉴于此,通过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特征表现,找出正确梳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互动模式的构建方向,旨在整体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引导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有效互动。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9008303
“互联网+”是教学体制中的机遇和挑战,为现代教学模式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应用其网络力量,也是更多高校研究的课题。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下双方“教育者与受教育”的互动性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利用时代背景,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发展模式,是当前进行教育研究的重点内容。
一、“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特征表现1双方平等的民主化交流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授过程应当建立在相对平等的沟通中,从民主化的方向上更为广泛地进行思想交流。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在教学传授者的主体身份内,可以通过“互联网+”构建相对于传统教育中更为有效的沟通平台。以朋友的身份与受教育者平等交流,相互理解和尊重。从而在无障碍的交流中,最终形成民主健康的积极氛围。一方面,在民主化的氛围中,受教育者能够摒弃逆反心理,从正面吸取政治思想内容,更容易从正面的思维模式中形成主流价值观,从而引导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另一方面,教育者通过更为有效的交流方式,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变化和思想进步,从而在教育优化的方式上寻找突破,完善教学计划。在“互联网+”的交流平台中,双方互动主体能够更为民主和平等的沟通,从而构建政治思想教育的高效传播途径[1]。
2交互影响过程里的互动形式
政治思想的教育过程中,其有效实施在于主客体互动交流,从而形成一个完整互动的系统。在传统模式的政治教学中,受教育者被单向灌输,被迫接受教育内容,在教育形式中属于从属地位。其教学模式阻碍了主体间的互动形式的有效性。而现代教育通过“互联网+”的网络载体,形成有效的主体间接联系,从而在载体中形成思想政治内容的多方面传达,通过一对多的传播模式丰富了传播途径,构造了多向交流的互动传播模式。将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地位,以及制度约束,通过网络进行淡化,从而更为有效地促进交流,在双方主体间产生平等互动机制。通过增强双方情感交流,在平等、开放、共享的资源中,为思想政治教学增强了渗透性。
3传播方式多元化的模式
传统思想政治教学传播途径主要依赖于课堂进行的理论学习,而其授课形式过于单一,缺乏对于科技引入教学模式的先进性。不仅在教学效果上无法让学生吸收更为形象的概念,也无法促进学生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当教育模式形成“互联网+”思维方式,教师利用其广泛传播的手段,可以形成更为多元化的传播方式。通过微信、微博、QQ、Facebook、MSN等交流软件的完善,为政治教育内容传播搭建了基础平台,以及丰富了教育手段。而多元化的传播模式不仅是其载体的多元化方式,也包含了传播内容的拓展从而形成多元化的教学资料。在传统模式的教学中,教师过度依赖于教材内容的传授,而网络化的形式将教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进行了拓展,从而让思想教育内容更为丰富。在网络中的信息传播,打破了时间与地域的限制,使教育资源广泛地传播于各方面教育领域,从而为政治思想教育提供了更为广泛的资源空间。
二、“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影响分析1网络信息随意性的影响,考验思想政治内容的权威性
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有其客观的权威性,但是在网络科技的平台中随意性的机制,影响了这种权威性的公信力。传统思想教育的主题互动过程,由课堂传授进行,其重要内容来自于教材。而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度共享了学习资源,将正面的、负面的信息统一呈现,而学生在政治觉悟尚未达到一定层次的阶段,并未具备审时度势的判断思维,从而也就难以分辨其摄取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以及科学性。而在多方面信息的了解与分析中,也就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一方面,教育者本身证明网络信息的科学性能力有限,不能提供更为广泛意义的证明方式,也就促使了教师主体权威性受到质疑。另一方面,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中涉及之广史无前例,很多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有了更为广泛的平台,有可能超越思想政治教师的资源整合能力,从而让教师的权威性受到影响。最后,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将更为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带入学生视野,而学习内容可以自行设置,那么也就更加受到学生主观意识的影响,从而形成学生能够接受的形式。那么当受教育者更为热衷于网络学习,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就容易失去主体位置,而思想教育的引导能力也就相对降低。而这些情况,已经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颇感力不从心。
2网络内容易受更新性的影响,加大了思想政治内容的汲取難度
“互联网+”背景下促进了新媒体形式的建立,流媒体时代让信息更新速度与日俱增。首先,从教育者的角度分析,网络信息的快速更新,要求教育者能够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上,快速整合更新的资源。那么也就增加了教师处理信息的工作量,无形中对思想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所有高校思想教育的工作者,都经历过正统的思想教育学习,从而确立了正统教育的背景。而在相应的教育背景下,多数教师认为网络中的海量信息过于碎片化,缺乏整体性与正统性,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表达,并不足以作为教育资源被采纳。这种片面的思维模式也影响了受教育者接受知识内容的多样化需求。最后,从受教育者的角度进行分析。快速更新的网络内容不仅影响了教师,也影响了受教育者。学生在忙于分析多种新信息的时候,只观察到了更新与信息量,而将大量时间用于对于这些信息的分析与理解上。尽管接收了大量信息,但并未实际掌握,关注外部变化明显超过自身进步。这样的情况也造成了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依赖思维,从而导致了受教育者的思维被动化,以及信息分析片面化,严重阻碍了受教育者客观的政治思想全面发展。endprint
3虚拟的网络形式,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现实性
网络信息的形式具有明显的虚拟化特征,在很大程度上虚化了教育工作者的现实意义。从网络信息的时代背景中能够发现,基于数字技术而产生的信息,具有明显区别于现实生活的特点,那么从网络实质上而言,是一个人类思维模式中构成的虚拟世界。一方面,网络中的人文沟通,是通过软件实现的,缺乏面对面交流的真实感。另一方面,通过数字信息组成的交流语言,模糊了现实形象,相对符号化的信息表达,也虚拟了人类互动环节,从而造成了教育主体的虚拟异化。而在现实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存在不平等的交流方式,而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创造了平等沟通的形象,从而让受教育者心理暗示中虚化了教育者身份的形象。那么如果没有正确对待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的观念,就容易产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的地位模糊,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互动模式的构建
1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导作用,促进主体间性构成
“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教育者并非传统教育中的唯一控制者,受教育者通过网络实现了一定的主动性与平等对话条件[2]。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在这样的变化中,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教学心态,从尊重学生的角度上保留学生表达的权利,改变“唯我独尊”心态,促进平等交流。但是这种平等交流中,教师亦不能失去对于思想政治教学的主体地位,“互联网+”的网络环境中教师应当找准位置,倡导主客观的变化,规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从属性。将两者区分的关系,促成为共同互动的关系,从而在平等对话中保持互相尊重态度,而且在学生心理中依旧承认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活动中,仍以领导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那么才能形成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正面认知,更加有助于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并且同时赋予教学过程的凝聚力。
2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互动形式创新,发挥现代科学的促进作用
即便前文中分析出“互联网+”存在三种较为复杂的特性,但并非无迹可寻。其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尽管新颖但也属于客观规律的产生,那么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互动形成创新模式,就应当重视现代科学的促进作用。其科学性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应当以科学的理论为依据,指导教学过程优化,从而形成有效的互动机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而教育工作者依据相关信息的传达,关注受教育者的心理变化,将变化规律总结成为可以实现教育变化的内容方式。通过准确掌握思想政治内容,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能够把握学生心理影像的客观规律,以便借助其规律发展的模式,形成对学生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利用“互联网+”的有效性,创造更为真实的学习平台,促进双主体下的教学模式互动,同时将固定时间的课堂形式与固定地点的教学课堂,重新建立在不受时间和空间约束的网络平台中,才能最终形成主体互动的自由形式。而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掌握各种网络媒体的互动工具,才能在与学生建立互动的同时保持快速沟通和交流的信息传递,以便于更完整地掌握受教育者的思想变化,从而实现思想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3重视现实世界的意义,将现实性注入虚拟网络中
长期处于网络虚拟环境中,容易产生相对虚无的思想情绪。而这种过程对人类现实生活的弱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避免的问题。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并非没有具象化的方法,那么重塑教师形象,应当着眼于重视现实世界的意义。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空间中非实名认证的特点,虚化自身作为教育者的形象,从而为学生提供平等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完善现实教育中教师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正面形象予以学生积极的作用。促进两方面结合是教学重点。其根本运作机理在于把握空间上的思维转换,以课堂为分界线,以网络作为分区点。在课堂之上教师与学生保持师生关系,促成教师形象的深化。在课堂之下教师以指导身份,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问题予以解答。在网络平台中,教师以朋友身份明确双方平等交流态度,接受双方民主化关系。而网络之下也要回顾于现实生活,从而形成线上和线下的相互补益。在这样的明确区分中,才能够形成双方主体在互动中明确各自身份,以便于政治思想内容的传达和分享。秉承现实中传达教育思想,虚拟中分享教育理念的思想,从而在思维模式上区分两者的差异化,那么就能够形成将现实性注入虚拟网络中的有效性,在高校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互动模式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3]。
4实现思想政治主体互动的人本理念,以关怀模式取缔灌输模式
传统教育思想仅适用于非网络化的思想政治课程,而创新教学模式,才能有效应用网络工具。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灌输形式,是改变教学现状发展新型教学模式的重点。将灌输模式的意识形态进行有效控制,利用“互联网+”的模式工具,进行以人为本的教学反思。通过網络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仅为其一,更为重要的是将思想政治内容,以人文关怀的形式传播给受教育主体,从而形成受教育者的精神变化。通过尊重以人为本的主体地位,确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关怀模式,从而形成超越物质意义的现实存在,完成可以丰富教学情感的教学模式。那么教育者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上,从受教育者的思想进程中分析教育本质,是促进“互联网+”在思想政治课程中不断深化主体思想,完善互动机制的重要方式。那么必然在未来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引起双主体间的人性化思考,最终完善两者间的互动过程。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特征表现进行分析,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影响中,发现了“互联网+”的模式中网络信息的随意性、易更新性、虚拟性、碎片性,以及其性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的影响。从而提出了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导作用,促进主体间性构成的方式;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互动形式创新,发挥现代科学的促进作用;重视现实世界的意义,将现实性注入虚拟网络中的途径;实现思想政治主体互动的人本理念,以关怀模式取缔灌输模式的构建途径。从而以“互联网+”为背景,提出高校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互动模式的构建策略,旨在有效提升我国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教学模式中教学质量。endprint
参考文献:
[1]王铭,王守刚.“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6(5).
[2]董翠艳.“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0).
[3]薛玮.浅析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挑战[J].经济研究导刊,2015(7).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roduction of "Internet plus" teaching int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support effective subject interac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n improve the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content in this development proces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new model also has caused some problems, which makes it not effectively applied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ubject interaction featur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study is aimed at finding the right direction to build subject interaction mod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and effective subject intera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Internet plus”; college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ubject interaction
(責任编辑:陈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