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发力为企业困难职工撑起保护伞

2017-09-30刘少林

企业文明 2017年9期
关键词:铁五局保障体系助学

刘少林

对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工作是工会履行职能、协助党委和行政开展好各项稳定工作的重要切入点,是目前各级工会组织工作的前沿和窗口,更是实现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应有之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意义重大。

近年来,中铁五局把对困难职工群体实施帮扶救助作为企业党政高度重视的民生工程,列入为广大职工解难事、办实事的具体体现,通过帮扶救助运转制度,精准发力,注重实力,倾力为企业351名困难职工撑起保护伞,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和谐发展。

构建制度健全覆盖面广的

四大帮扶救助体系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铁五局建立健全了困难职工群体四大帮扶救助体系,帮扶救助工作基本覆盖中铁五局所有困难职工群体。

一是构建并不断完善以党政为主导的困难职工帮扶救助保障体系。通过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运作,形成困难职工群体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調处、权益保障机制,落实与完善了职工就业、待岗、内退、离退休、伤残、职业病、困难职工最低生活保障等一系列政策及制度,多层面、全方位维护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权益,形成了就业有人管、待岗有人助、困难有人帮、权益有保障的良好局面。

二是构建了以工会牵头主抓的帮扶救助保障体系。全局各级工会组织建立健全困难职工档案,按照“分级负责、精准识别、一户一档、动态管理”的原则,做到“五清、六知”(做到困难职工人数清、致困原因清、困难程度清、家庭成员情况清、家庭成员就业需求清;知联系电话、知生活状况、知困难原因、知患病情况、知子女情况、知家人低保情况)。全局工会坚持将“三不让”帮扶、“冬送温暖、夏送清凉、常送关怀”“三联系”结对帮扶、劳模慰问、职业病和伤残职工慰问、离退休职工慰问等活动内容纳入帮扶救助保障体系建设,在组织机构、职责权限、资金来源、资金使用、工作重点、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积极拓展载体,挖掘潜力,创新方法,为全面开展困难职工帮扶救助提供了有力的工作平台。

三是构建了以职工互助补充保险为依托的帮扶救助应急保障体系。以职工自愿参加的互助补充保险基金会是由局工会组织主办的,具有社会保障补充性质的企业内部职工经济互助互济组织,主要解决职工大病问题,在职工医保报销的基础上,最高补偿额为每年10万元,大大缓解了职工的精神和经济压力,为职工筑起了又一道抵御风险、战胜病困的防线。随着办法措施的不断完善,全局工会保障体系工作向基层深入,向项目深入,向内退、待岗职工深入,做到了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形成网络,充分发挥了补充保障、互利共赢、协调联动、服务企业与职工的作用。

四是构建了以领导干部为表率的结对帮扶困难职工保障体系。全局建立了副处职(局为正处职)以上领导干部联系困难职工制度、工会常委联系职工困难户制度、女工常委联系单身困难女职工家庭制度,简称为“三联系”帮扶制度。凡被列为特困、重困的职工,基本上都有局、处两级领导的结对帮扶,从物质上进行资助,从精神上给予关心,体现了党组织和企业领导对职工的关怀,实现了领导心中有职工、职工心中有企业,融洽了干群关系,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促进了企业的和谐建设。

精准发力 注重实效

落实好六种帮扶救助形式

在四大帮扶救助体系框架下,中铁五局结合实际并针对具体情况,对困难职工群体实行六种帮扶救助形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是依靠政策帮扶救助。通过积极协助特困家庭纳入当地城镇救助保障体系,解决困难职工家庭基本生活保障;通过为长期生病住院不能工作的职工办理病退手续,缓解职工生活压力。机械化公司工会、社管中心针对3名长期因患精神疾病、癌症等重大疾病不能上班的困难职工,积极主动与湖南省社保联系,帮助其办理病退。五公司工会积极主动与当地街道和民政部门联系,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职工或职工家属纳入地方低保。

二是通过就业帮扶救助。在同等条件下,对有劳动能力的下岗困难职工进行技能培训,争取再上岗。通过采取帮助解决困难职工子女、家属就业方式提高家庭收入。在二公司工会协调下,2016年底,公司人事部仅在浦梅项目部就政策性安置了20余名困难职工和待岗职工在项目劳动强度较低、技能要求水平不高的岗位上就业。机械化公司滨江新区项目职工姚胜兰,患有多种疾病,常年生病住院无法上班,其丈夫所在单位也倒闭无工作,公司滨江新区项目将其丈夫作为外聘人员使用,实现了解困脱困。

三是通过助医帮扶救助。企业对因病困难职工实现“三不让”助医和职工互助保险(会员)双重保障,做好病程长、花费高的患病职工的帮扶救助,不仅是对困难职工心理上的慰藉,更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职工巨大的经济压力。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局“三不让”助医支出资金达563.1万元,职工互助保险基金会为3 043人次、互保会员理赔近500万元。

四是通过助学帮扶救助。对困难职工子女进行“金秋助学”,确保困难职工子女完成学业。2016年,全局在“金秋助学”活动中为431名职工子女发放助学款79.3万元,解决职工后顾之忧。机械化公司职工罗德凯因病后一直在家休养无法上班,仅拿不到600元的长病工资,双胞胎儿女今年读高三,生活特别困难,去年10月公司工会将他纳入兜底帮扶对象,每年定期给他孩子金秋助学帮扶。

五是坚持结对帮扶救助。全局坚持领导干部与困难职工“三联系”制度,确保每个特重困职工家庭都有干部帮扶,增强了困难职工战胜困难的信心。多年来,五局各级领导干部秉承结对帮扶救助困难职工的优良传统,2017年,全局共有258名领导干部与305户特重困户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让职工感到了组织的温暖。

六是实行保障帮扶救助。对无劳动能力的困难职工家庭给予定期补助,为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2016年,全局在“三不让”中为困难职工支付补助款675.3万元。二公司特困职工何金家庭面临“一家两癌症、全家无劳力”的巨大困难,一个家庭即将崩溃,公司工会报公司党委和上级工会同意,特批了5万元的一次性困难补助,各基层单位职工也主动伸出援手,为其捐赠爱心款5.73万元。endprint

强化认识 务实推进

完善帮扶救助体系的意见建议

推动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是国家脱贫攻坚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20年实现困难职工全部解困脱困,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任重而道远,必须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务实持续推进帮扶工作。

一是务必加强组织领导。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中铁五局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实施意见》《中铁五局工会关于进一步做好困难职工精准帮扶工作的通知》要求,形成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运作、员工参与的帮扶工作格局。各级党委要把推进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改进工作作风结合起来,与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起来,带头部署推进、带头督促检查,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确保在年初预算编制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困难职工帮扶专项资金,并逐年增加。

二是务必强化各级工会组织的主体功能。各级工会要积极协调各部门对接困难职工需求,用好用足各项帮扶政策。要进一步明确工会帮扶工作的“精准目标”,强化精准识别帮扶对象,立足职工需求,找准“穷根”,一户一策“对症下药”。坚持节假日走访慰问的“定时帮扶”,坚持针对帮扶对象的实际困难开展“随时帮扶”,坚持针对困难的不同情况开展“优先帮扶”,坚持针对困难职工的一些重大特殊困难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帮扶”,坚持针对工会组织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开展“联合帮扶”。

三是务必“对症下药”,实打实地开展帮扶救助工作。要进一步夯实中铁五局“四大帮扶救助”体系,通过帮助“就业创业”解困脱困一批,通过帮助纳入国家社会保险制度覆盖一批,通过帮助纳入大病保险和医疗互助保险保障一批,通过帮助社会及企业救助兜底一批。同时,帮助困难职工家庭上学子女纳入国家“奖、助、贷、勤、减、免”助学体系,结合局和上级组织开展的“金秋助学”活动,制订兑现按年度享受入学期间所需生活费的补助实施方案,确保困难职工子女上得起学,顺利完成学业。

四是务必不断提升困难职工队伍技能素质,增强其自我造血功能。全局党政工团各级组织要全力推进素质提升工程,全方位多渠道开展适合企业发展和职工职业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尤其要为困难家庭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开绿灯,不断探索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培训模式和方法,提高困难职工就业创业能力。各级工会要充分利用职工文化阵地、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职工夜校等阵地和资源,积极协调行政有關部门,直接针对工程项目的工作岗位一对一培训,达到条件的及时安排上岗;因工程任务衔接暂不能安排上岗的特重困职工,要在新工程开工时优先安排上岗。

五是务必加强基层职工服务帮扶机构规范化建设。通过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功能,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集中培训、以会代训、观摩交流等,拓展帮扶人员特别是基层工会干部的思维和视野,让基层帮扶人员学会用新知识新理论新要求以及发展的眼光和方式开展工作,努力把自己锻炼成帮扶服务工作的行家里手。

(责任编辑:李万全)endprint

猜你喜欢

铁五局保障体系助学
地道战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构建更安全可靠的机房电源保障体系
关爱·帮扶·助学
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
扎实帮困助学造福贫困少年
给读者辟一方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