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黑龙江省成人高等教育本土化课程体系的建议

2017-09-30付博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本土化对策建议课程体系

付博

摘要:根据前期的研究成果(全人教育观视界下的成人课程观和黑龙江省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结合黑龙江省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才需求现状以及地域特色,从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结构的分配、课程的实施和评价等几个方面,提出构建黑龙江省成人高等教育本土化课程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黑龙江省成人高等教育;本土化;课程体系;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9003103

本研究对前期收集到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形成了全人教育观视界下的成人课程观。又以团队的形式,较大范围地对黑龙江省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了黑龙江省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基于上述研究成果,结合黑龙江省的地域文化特色和经济发展现状,提出构建黑龙江省成人高等教育本土化课程体系的对策建议。

“全人教育观视界下的成人课程观认为,课程是一切可供学员学习的因素,包括学科课程、各种课内外活动,以及一切有利于学员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等。它不仅是科学也是文化,更是能力与素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课程体系建构中要遵循智力、体力、审美、道德,以及精神各领域全面发展的理念,关注成人各层面的需求,彰显人的主体地位,以实现学员的全面发展。”[1]在全人教育观视界下的成人课程观的指导下,课程目标的设定既要全面,又要突出“成人”性、选择的课程内容要具有丰富性、课程类型要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课程的实施要注重弹性和灵活性,课程评价要明确评价目标、丰富评价形式和内容,评价主体要多元化。

基于对课程计划和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的结果,提出黑龙江省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课程目标的设定不具全面性、缺乏层次性、缺乏针对性;课程内容陈旧、单一,实践课缺失或不足、学科衔接困难;课程结构单一、比例失衡、不具选择性和多样性;课程的实施缺乏弹性和灵活性、僵硬化;课程评价的目标不全面、评价的形式单一、评价的主体单一。针对这些普遍性问题,要在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结构的分配、课程的实施和评价中有针对性地加以修正和完善。

通过访谈法对哈尔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5家有代表性的用人单位进行人才需求调查,依据访谈结果得出的结论,课程目标的设定和内容的选择上应注重实际工作能力,注重实践锻炼、职业道德、沟通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举措初见成效,黑龙江省位于我国向北开放重要窗口的最北端,具有重要的边境区域优势,正在全力建设大通道、大物流、大口岸和大园区,俄语、计算机、对外贸易、农业、物流、新材料等专业将大有前景,“引导各类院校办出特色”,也为成人高校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针对黑龙江省近几年来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地域特征,要大力开发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一、课程目标的设定

1具有全面性

成人课程的目标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更要将学员的已有经验、情感体验及社会需要等纳入到课程目标体系[2],以整体的人的标准作为制定课程目标的准则和依据。因而,无论是培养目标还是课程目标,结合对学员工作、生活、情感及精神的需求,将精选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作为学习目标的主体,兼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开阔学员的视野,建立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进而实现人的幸福和社会进步的统一。目标一般应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学习策略目标、情感态度目标。

2兼顾层次性和具体性

课程目标的层次性首先指同一专业专、本科的目标要有层次性。专、本科的教学目标必须有所不同,专科是本科的基础,本科是专科的延伸。专、本科定位一定要明确,要弄清楚不同层次之间的差别和衔接。课程目标的层次性还指同一学科的教学目标要针对学员的不同经验和需求确定较高要求和基本要求。

课程目标的具体性指目标的每个维度都要阐述得具体而明确,比如,学习策略目标不仅要指出培养的是哪一种或哪几种学习策略(如,认知策略还是资源策略,或者两者都有),而且还要说明更具体的策略(如,资源策略要说明,是网络资源策略还是教师资源策略或者同伴资源策略等等)。

3突出“成人”性

所谓的“成人”性是指“注重人的主体价值,彰显人的生命意义,焕发人的生命活力”[3]课程目标的设定突出“成人”性指课程目标应以使成人学习者“成为人”为价值取向,凸顯人的发展理念,把促进人的自我完善、培养人的健全人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作为最重要、最基本的课程目标,这是设定课程目标的出发点,其他目标都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

1要具有时代性

课程要及时吸收学科发展前沿的成果,将其与现有相关课程进行科学的整合,并及时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化纳入到课程体系,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员职业、生活和精神上的需求。我们既要立足当前,又要放眼未来,所选择的内容不仅能满足学员当前生存的需求,还要能为学员未来的发展做好铺垫。课程内容的选择与更新,应积极组织和邀请成人教育专家、行业专家、课程专家及一线教师共同完成。

2要具有丰富性

内容既有实用性,又要追求人的深度价值。不仅限于学科课程,还包括各种课内外活动,以及一切有利于学员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内容不仅涉及智力、体力,还要涉及审美、道德,以及精神各领域,更要涉及成人的生活和学习经验。

3内容安排要有科学性

优先考虑与成人学习者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能满足他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更容易引起学习兴趣和动机。经过精心筛选的学习内容并不是孤立地、杂乱无章地呈现给学员的,必须经过认真整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体,也就是把有价值的内容合理地衔接和关联起来,使课程具备科学性。endprint

4内容选择要突出职业性

职业性是成人教育的特性之一。在进行课程内容选择时,应打破以往学科为主,甚至只有学科成分的设计思路。汲取一些面向职业发展的课程内容,一些有利于成人学员解决生活和工作中实际困难的内容,并以不同的形式纳入到课程范围。比如,举办一些如何处理好事业与家庭关系、如何掌握职场沟通技术、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等的专题或讲座,或者在学科课程中设计安排一些利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活动。

5内容选择要突出地域性

成人课程应以当地社会生活和成人发展现状为依据,突出地方特色,设计体现地域特色的课程。大力开发地方课程,如,走遍俄罗斯系列俄语课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专业可以开设“项目+任务”系列课程。有调查表明:黑龙江省作为边境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口连续净迁出,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养老设施不完善,养老行业人才急缺。针对这一现状,护理专业应开设一些老年科护理学、老年服务与管理等相关课程,既能满足社会需求,又能解决就业问题,实现了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再如,针对闻名遐迩的哈尔滨冰雪文化,可以开设一些滑冰、冰壶、冰雪雕塑技术课作为地方课程或选修课程。针对哈尔滨正在兴建的地铁工程,开设地铁专业,或在服务类专业增开轨道交通专业英语、礼貌礼仪、客服引导等课程。黑龙江省位于边境,与俄罗斯毗邻,可将俄语、俄罗斯风光与文化、经贸俄语等课程充分融合到相关专业,以满足经济发展和对外交往的需要。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号称“北大仓”,“互联网+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在这种背景下,课程开发时应注重农业现代化趋势,将计算机科学技术与农业发展进行整合,融入到地方课程开发中,加速地方农业信息化,使农业信息平台得到全面推广。

三、课程结构的分配

1课程类型丰富

课程不仅由学科课程组成,还应包括实习实践、毕业设计及论文、专题及讲座等等。以讲座、专题、实践调查等形式设计反映当地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和成人发展现实的课程内容,突出地方和成人特色,帮助学员了解家乡、认识家乡,心系家乡的发展,参与家乡建设,增强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还要积极开设学校课程,就是学校根据地方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和学校办学特色以及培养个性化人才的需要,自主开发课程。

2比例安排合理

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比例协调;专业课与通识课比例适当;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合理。消解学科之间的相对孤立,建立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以实现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通识课要有别于普通高校,具有成人特色。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应更强调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在业务能力素质教育中,应侧重于与工作岗位相关的技能和能力。

3课程开设具有选择性

基于成人学习者社会角色和学习需求的复杂性,课程设置应体现灵活性。应有选修课和必修课之分,综合考虑专业课与通识课、学科课与实践课、基础课与专业课、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例与逻辑关系,并让学生清楚每科课程的性质及相关学科间的联系。开设选修课,并且适当扩大选修课的种类和范围,以满足不同学员个体的需求。

四、课程的实施

1要注重弹性和灵活性

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要转变。随着教学理论和实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教师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和技能训练者,更是教学中的主导者和咨询者,给学员更多的空间与机会去实现自身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伴、学习资料的“协作”与“会话”,进行“意义的构建”[4]。教师能力也要提高。教师必须改变“一支粉笔写春秋,三尺讲台经寒暑”的教学境况,要潜心学习和钻研现代教育技术,利用新科技成果与教学的整合,创设新的教学情境,增加课程实施的直观性、情景性和趣味性,实现课堂与工作环境的对接。

2避免实施过程僵硬化

课程实施方式以“灌输”为主,教师“一言堂”,学员被动接受的这种僵化的学习方式与成人的学习特点相悖。成人学习更应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重视建立学员已有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更重视学员的现实需求,因此,课程实施应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就是以解决学员的工作、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目标,以学习者为学习的主人,由问题引领学员根据自己的经验、以自己的方式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实施尊重学习者现实和情感需求,提高了学习的真实性,有利于学员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合作精神的培养,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

五、课程的评价

1评价目标要明确

教师应明确评价的目的不只为考查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更大的意义是使学生通过评价正确认识自我,学会自我评价,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

2评价形式要多样

要改变以往以考试成绩,尤其是笔试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状况,还要结合观察和检测等手段进行评价。不仅用分数和等级来评价,还要用语言来评价;不仅进行书面评价,还要进行口头评价,以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

3评价内容要全面

评价不仅要评价学员的学习结果,更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做到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不仅评价学员的学业成绩,更要评价学员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合作精神及沟通能力,而且要及时对学员的方方面面做出评价。

4评价主体多元化

除了教师评价以外,经常开展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小组评价,适当组织专家评价和行业组织评价等,也可以采用以上几种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成人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受当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课程体系必须及时更新和不断完善,随时吸取科技进步的成果,也要在提高学员物质生活质量的同时,提升他(她)们的精神素养,还要重视与地方政治、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及成人的特点和成人发展现实相结合,将地域特色及成人经验和需求融入到课程建设中,打造全人教育的黑龙江省成人高等教育本土化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兴丽,马新颖.全人教育观视界下的成人课程观[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2):28.

[2]柳士彬,张成涛.整体教育视野下成人教育课程观探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11):25.

[3]王红.轉型期成人教育的课程改革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3(14):186—188.

[4]郭中华.“成人”教育与“成人”课程[J].继续教育研究,2013(4):39.

Abstract:Based on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 (Outlook on Adult Education and the Common Problems in Adult Education System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under the Framework of Holistic Education Concept) and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tatus of society and politic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demand for talents and regional features, this paper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localization of adult educatio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from aspects of curriculum establishment, curriculum content, allocation of curriculum structure, as well as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Key words:adult educatio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localization; curriculum system;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责任编辑:侯秀梅)endprint

猜你喜欢

本土化对策建议课程体系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