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乐识字快乐成长

2017-09-30陈翠兰

甘肃教育 2017年17期
关键词:故事比较儿歌

陈翠兰

【关键词】 趣味识字法;故事;动作;儿歌;比较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7—0097—01

趣味识字法是最受小学生欢迎的识字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讲故事、动作演示、儿歌记忆、游戏识字、猜谜语等识字的基本方法,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快乐识字,快乐成长。

一、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引导他们学习汉字,既要注重挖掘汉字本身的趣味,又要让他们感觉汉字学习起来非常有趣,非常快乐。如何让“识字”充满情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这项学习任务呢?教师不妨把从前封闭式的识字教学引向开放式多元化的识字教学中去。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兴趣才有动力,有兴趣才有潜力,有兴趣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是识字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而“趣味识字法”是最受小学生欢迎的一种识字教学方法,它能够充分利用汉字独有的特点,从汉字本身挖掘出趣味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有效地巩固识字效果,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识字、成长。

二、趣味识字的几种方法

1. 故事识字法。低年级学生对听故事有浓厚的兴趣,为了能让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教师可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把讲故事与识记生字联系起来。即通过讲一个故事,识一个或几个汉字。如讲《杨修修门》的故事,说的是曹操在门上写了个“活”字,杨修领会到曹操是嫌门有点大(阔)了,于是就叫人把门拆了重修。通过讲这个故事,学生就可以在轻松愉悦中识记汉字“阔”。

2. 动作演示法。有些汉字,用动作演示一下,就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如教《春天的手》一课时,课文中带有“提手旁”的字较多,如“抚摸、拉、拍、掠、拂、打”等,可先让学生观察这些字的共同点是都带有“提手旁”,字义大都与手有关。因此,可让学生用手势演示一下这些字所表示的意思,这样学生就可以轻松地达到听字音、见字形、想字义的效果。

3. 儿歌识字法。因为儿歌朗朗上口、生动有趣,儿童对歌诀有一种天生的亲切感,利用歌诀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掌握一些难识难写的汉字。如,《春风吹》一课共有“绿、树、红、蛙、轻、细、家、快、燕、醒”10个生字,笔者编了一首生字歌,用上了这些字:绿树红花/燕子青蛙/轻风细雨/快快醒来/不须回家。这样,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诵读,效果十分好。

4.游戏识字法。在识字中,教师常用一些丰富多彩的游戏,可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如,出示一个生字后,尽可能多地让学生给字“找朋友”(即组词),比比谁找得多。另外,“偏旁找朋友”“加两笔、变新字”等游戏也都很有趣,学生都很喜欢。

5.谜语识字法。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把生字编成谜语,帮助学生在猜谜语的过程中识字。如“午”字,可编成这样的字谜:“远看像头牛,近瞧没有头,要问是啥字,看看日当头。”实践证明,学生都乐意主动观察生字、细心揣摩字的结构,并积极创编谜语。

6.形象記忆法。用图画识字,可使学生对要识的字产生强烈、深刻的印象。如教学“日、月、水、火”等字,可结合字画对照,强化识记效果。再如教学“裹”字,可当场展示用一件衣服包住一个果子的过程,然后对学生说:“‘裹这个字形就藏在你们眼前的画面里,请猜猜看,写一写。学生很容易写出了“裹”字。

7.比较识字法。实践证明,把两个形近字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异同,可以防止学生混淆形近字,加深印象。在比较形近字“拨”和“拔”时,笔者抓住这两个字右边的不同之处,先请学生跟着教师一起把头发拨到耳后,边做动作边说:“我们把头发拨到耳后去,‘拨里有个‘头发的发。”接下来又请几个小朋友上讲台拔河。有了情景依托,学生都能正确地记忆“拨”和“拔”。

8.部件识字法。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我们可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利用拆分和组合汉字部件的办法,教给学生识字本领。如“‘大字加横变成‘天,天天上学真喜欢”,“‘十字加横变成‘干,干干净净好娃娃。”

一个字,一幅画,一首诗。小小汉字,奥妙无穷。让我们在识字教学中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思维特点和活动规律,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让学生积极地、快乐地参与识字教学,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达到“快乐识字,快乐成长”的目的。

编辑:张慧敏endprint

猜你喜欢

故事比较儿歌
同曲异调共流芳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七月的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