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2017-09-30刘宏成

甘肃教育 2017年17期
关键词:指导合作语文教学

刘宏成

【关键词】 语文教学;培养;合作;指导;

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17—0093—01

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纳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的知识、经验、态度等为基础的主动建构,为学习者营造一个“宽松、民主、探索、合作”的空间,以唤醒、激活他们自主探索的热情,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发展个性,变“学会”为“会学”。这样才能达成“小学语文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的教学目标。

一、时机要适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发现大多数学生对问题有表达的欲望时,当问题带有思辨性,需要相互启发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时,当某些问题需要群策群力才能完成时,都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来激活每个学生的潜能,利用集体智慧的力量去完成学习任务。为了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合作学习时机,教师不仅要做到对教学内容、目标成竹在胸,还要有一双慧眼,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及时捕捉信息,准确把握好开展合作学习的有利时机。如,教学三年级语文《蒲公英》时,一位教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看到两颗种子飞到沙漠里、湖泊里,小朋友非常着急,你想怎样留住他们呀?”问题一出,有的学生立即举起手来,有的学生犹豫不决,有的学生还在等待观望。这时,教师说:“大家先在小組里讨论讨论。”学生迅速分组讨论。一会儿,所有学生都有了自己的答案。在指导朗读课文之后,全班学生跃跃欲试,此时分组分角色朗读能满足学生的这种热情,又能让学生在朗读中释放情感,提高表达能力。

二、问题要有价值

讨论问题的选择是否有价值,直接影响着合作学习的质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又要让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的见解在彼此思想火花的碰撞中得到升华。如,教学《小狮子爱尔莎》时,笔者组织学生讨论:“小狮子爱尔莎是应该放回大自然,还是应该留在女科学家身边?”学生自然分成两组展开激烈的辩论,在辩论中,学生对人类怎样和动物相处有了深刻的认识。在很多文学作品中,常常见到字面上有矛盾的地方,这多数是作者的匠心所在,它往往蕴含着文章的主旨,而这又恰恰是小学生阅读过程中的难点,教师要抓住这似乎有矛盾的问题,让学生开展讨论,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三、指导要恰当

教师要重视课前指导。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为教学新课做好充分准备。如,教学时,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小组交流的机会,学生在互听、互学的形势下交流,把认识的字读给伙伴听;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组里的伙伴给予提醒,就再认一遍,学生在小组内互教互学,其乐融融。此时,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针对难认的字再重点指导,可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此外,教师要参与学生讨论。活动开展后,教师应走下讲台,参与学生讨论,便于教师在组内交流总结发言时抓住重点,切中要害。最后,教师要关注课外知识延伸。教师要有意布置一些实践作业,让学生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过程要调控

同样的内容进行合作学习,有的小组能顺利进行,有的小组却茫然失措。因此,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学生的认知心理,掌握他们的学习特点,了解他们的学习困难,及时捕捉学生交流中的有效信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并建构知识体系。学生交流时,教师要灵活调控,如果学生不能在预设的时间内完成所讨论的学习任务,教师要适当延长讨论时间,保证学生有充裕时间讨论。学生的思维状态一旦偏离了教师预设的问题,教师就要迅速把学生从思维误区中引导出来,使他们尽快进入最佳的积极思维状态。总而言之,教师应始终掌握着学生合作学习的进程,及时调控,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识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

五、评价要科学

学生交流成果的过程,教师要本着“肯定——补漏——肯定”的评价原则来进行评价。评价可以通过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中的行为,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明确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促进自己养成有效合作的学习习惯;评价可以是教师评价,教师评价时要注意把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使学生认识到对他们最有意义的是合作学习的过程。评价时,教师还要努力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共同达标。 编辑:张慧敏endprint

猜你喜欢

指导合作语文教学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