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比较阅读

2017-09-30陈万林

甘肃教育 2017年16期
关键词:比较阅读优势应用

陈万林

【关键词】 比较阅读;方法;应用;优势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6—0051—01

比较阅读,是指在阅读的过程中,围绕一定的学习目标,针对某个文本材料(或是字词、句段,或是内容、形式,或是作家、风格等),联系与之相关的内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比较,经过观察、分析、综合、概括,重新加以排列组合,使之在头脑中形成新的优化信息群的思维过程。比较阅读是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一种重要方法。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比较阅读的认识。

一、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

1. 异中求同。异中求同是指通过甄别、筛选、提炼,揭开不同阅读材料的表面现象,找出它们共同特征的方法。它培养的是学生的求同思维,目的在于找到阅读材料在内容或形式上的共性,从而认识规律,掌握“定法”。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探寻其共同点,领悟其规律性,以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求同之妙,在于使学生在比较归纳中将新旧知识自然联系起来,迅速掌握同类知识的规律性,从而完成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2. 同中求异。同中求异就是通过分析、解剖、探寻同类阅读材料的相异之处,从而找出阅读材料个性特征的方法。它培养的是求异思维,目的在于通过比较,寻求差异,认识文章或人物的个性,以便掌握“变法”。通过求异比较可以探求事物各自不同的特点,使学生更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个性。求异之妙,在于使学生更准确、更具体地体会阅读材料的个性魅力,从而汲众家之长,补己之短。

比较思维有两个翅膀:一是求同思维,一是求异思维,两翼协同扇动,才能飞得高远。所以,在比较阅读中求同和求异这两种思维方法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二、比较阅读的应用

1. 沉入语言,细细推敲词语。在語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从词语含义的差异上感受在同一个语境中不同词语所具有的不同表达效果,让学生通过替换比较,体会作者在用词上的独具匠心。如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比较“一根”与“一把”的表达效果。学生经过讨论很快明白作者的用意:小女孩之所以擦燃一整把火柴,是极度渴望留住这世上唯一疼她的奶奶,反映了她多次失望后孤注一掷的心情,是表现绝望的绝佳描写。

2. 增减比较中知晓词语运用的准确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同一语句在去掉某一词语前和去掉某一词语后的比较阅读来品味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如,有学生在读《记金华的双龙洞》时,将“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读成了“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教师可让学生讨论去掉“似乎”一词后意思有什么区别,让学生明白这只是作者的错觉,如果去掉这个词语,就变成真的了。

三、比较阅读的优势

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以下优势:

1. 它是思维深化的重要手段。比较阅读不同于一般的接触性阅读,它是一种透视现象的思考性阅读,在比较阅读活动中,无论是同中求异,还是异中求同,学生对阅读材料必须经过一个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特殊到一般的思考认识过程,才能达到阅读的目的。因此,比较阅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而且能引导学生的思维向多层次、多侧面纵深发展,提升他们思考问题的广度,激发学生提出富有个性色彩的新颖见解,使学生的思维灵活而具创造性,开阔而具深刻性。

2. 省时高效。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单篇讲读,仅仅就课文论课文、就句论句、就词论词,往往容易一叶障目,使学生难以准确地或者在更深层次上把握住课文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难以体会作者遣词用句的精妙,难以使知识、方法系统化、条理化。但是,如果教师把课文、段落、句子、词语等,与它们的同类进行比较、归纳、概括,就可使学生高屋建瓴,深入准确地把握住本质特点、个性特征,加速对知识的消化、迁移、运用,从而由点到线地构建知识体系,提升阅读水平、思维能力、欣赏评价能力,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事半功倍、省时高效的效果。

比较,自然可以辨美丑、明是非、知好恶、识优劣,然而,对于小学阶段的比较阅读,最重要的不在比出高下、品出优劣,而在于,通过比同,使事物共同点得以强化,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通过比异,使事物个性得以凸显,使视野得以开阔。总之,是通过比较这个手段,使思维深化,使能力提高。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比较阅读优势应用
矮的优势
画与话
浅谈优化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能力
原点之妙 终点之效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