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观念的转变
2017-09-30张启新
张启新
【关键词】 作文教学;训练体系;积累;个性;评改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6—0044—01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对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的大好时节,我们应该怎样转变高中作文教学的观念呢?
一、构建一套科学的作文教学训练体系
作文教学一定要有一个整体目标,让学生在作文能力方面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提高过程。据此,笔者认为应遵循写作学的基本规律,结合学生的思维形成规律,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体系,以《考试大纲》作文部分为总纲,按照“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对作文序列构建这样一种系统:高一第一学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高一第二学期让学生练好记叙文体,高二第一学期让学生练好议论文体,高二第二学期除议论文外,训练说明文、小小说、诗歌、短评等其他文体,高三第一学期注重审题能力和写作基本套路的训练,高三第二学期着重就作文的发展进行训练,力图通过训练使学生作文达到基础等级的上限或创新等级。
二、注重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
1. 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储备材料。课外积累首先要有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目的地把课外阅读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其次,要注意定时、定向、定位。“定时”即定时组织学生到图书室和阅览室借书、读书;“定向”即确定学生课外阅读的导向,及时向学生推荐优秀篇目、可读篇目,也可指导学生订阅相应的报刊。“定位”即定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使学生方法到位。另外,还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或好写读书随笔,并组织学生互相交流。
2. 引導学生积极观察,体验生活。生活中有许多好的东西,只要引导学生用心去感知观察,就能获取大量的材料,何愁写作时无米可炊?《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所以,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或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开发和利用各种课内外教学资源,让学生阅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并让学生养成写日记、写心得的习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这样有了充足的“源”,自然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水”、“活水”了。
三、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现在的教学状况下,要使学生写出个性化作文,适应时代的发展,就必须改变教学观念,从平常的教学做起,尤其是从阅读教学做起,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与习惯,发展学生的个性。在作文实践中,教师应鼓励质疑,为学生个性化作文形成良好而独特的个性心理品质。笔者认为,大胆质疑是对现存结论的深入思考、探究和深化,它最易引出个性化的思考。同时,教师只有创设民主化、建设化的思维场,宽松和谐的思辨氛围,才能催生出具有一定深度的思维火花。作文教学就是要诱导学生将侧面与反面,纵向与横向、发散与聚敛等多种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有机地融为主体动态思维结构,从而最大限度地扩散其有张力的思维空间。
四、重视改变传统的作文评改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这无疑给我们的作文评改指明了方向。因此,教师在作文评改中必须提倡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己修改,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出立体式的群体信息交流的作文环境。教师指导学生修改作文应提倡“互动式”作文评改模式。学生修改作文可分为“自改”和“互改”,自改就是自己修改自己的习作;互改就是学生间互相修改习作,互改又有个人评议,小组评议,集体评议等形式。但无论自改还是互改,教师必须在事前作具体、切实的指导,示之以原则和要求,晓之以步骤和方法。一般可以从修改的顺序,修改的范围,修改的方法,评语的书写等方面来进行。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实施的主导者,学生才是主体,这是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一个突破。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要转变高中作文的教学观念,认真研究并尊重规律,灵活处理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问题,作文教学才能在新课程理念下走出一片全新天地。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