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工作中如何巧化与家长的矛盾
2017-09-30魏海霞
魏海霞
【关键词】 家园共育;家长;技巧;情绪;形象
【中图分类号】 G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6—0035—01
“家园共育”的本质就是家庭和幼儿园共同教育幼儿。只有老师和家长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共同促进幼儿更好的成长。幼儿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老师对幼儿实施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同样家长也需要老师的理解和帮助。但在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最优秀的。由于家长与老师的身份不同,在对待幼儿发展问题的立场上会有差异,容易产生误解,甚至发生碰撞。我们老师如何做才能尽快消除隔阂,化解矛盾,同心协力共育幼儿呢?
一、以理服人,赢得家长的信服
想要让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作为一名老师要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帮助家长分析孩子在成长中出现的问题,让家长认识到老师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家长真正感受到在家园共育中孩子各方面取得了进步。
要让家长信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老师应该用QQ平台、微信平台、家长会、家访的形式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多向家长介绍孩子良好的表现,少告状。老师切忌用“告状”口吻,要注意维护家长的自尊,不当着其他家长和孩子的面反映孩子缺点,同时遵循“一表扬二建议三希望”的原则。比如“这个孩子在幼儿园里很喜欢参与各种活动,这是值得表扬的,如果多学习一些与人合作的方法,就更好了。相信我们好好帮助他,他会变得合作能力更强,更加优秀”。
老师还可以通过家长开放日、庆“六一”、亲子运动会等家园活动,让家长参与进来,在共同活动中,让家长了解办园理念,感受老师的教育魅力,从而影响他们的教育能力。
二、讲究技巧,善于应对
1. 注重方法,善于倾听。对“粗暴型”家长遇事不妨冷处理,以柔克刚。因为以粗制粗,以暴制暴非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激化矛盾。对“护短型”家长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巧妙的方式让家长认清护短的危害性。对“踢球型”家长要设法从孩子入手,使家长从孩子身上看到希望,从而理解、信任和感激老师。但不管哪种方法,老师要做到耐心倾听。
如果老师能够平心静气与家长对话,通过倾听捕捉到对幼儿工作的有价值的信息。再在倾听的过程中应注意“换位思考”,一方面从家长角度来考虑、分析家长的意图,另一方面从家长的角度来考虑自己对家长信息作出的反应,家长会有怎样的反应。从而达到倾听的最佳效果,我们的工作也会更加愉快、有效,更能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减少矛盾的产生。
2. 认真倾听,控制情绪。在幼儿园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让家长产生误解,使得家长情绪过激。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一定要理智,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急于辩解,耐心等家长说完,然后再一一向家长解释,尽量避免与家长抬杠。老师不分场合与家长争执,只会让家长认为老师对自己的孩子或者对自己有偏见,或者认为老师是不负责任的,这样更不易于沟通。老师要从家长疼爱孩子的角度理解家长的心理,并从关爱孩子的角度谈论问题,更易于家长接受。
3. 诚恳道歉,换来理解。有个别家长让老师会有“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无理取闹,很头痛的感觉。遇到这类家长“道歉是解决问题最佳的方法。在家长对老师的工作提出质疑、指责时,要做到沉着冷静,不要在家长气头上进行解释、理论。一句简单的“很抱歉”,既能平息老师与家长怒火,又不失老师的尊严。待带家长情绪稳定后再和家长解释、沟通,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三、将心比心,理解包容家长
孩子是娘的心头肉。孩子在幼兒园被其他孩子抓、咬后,做父母的都会心疼、难过,有的难免会有不当言辞和情绪激动的举动,我们要理解家长的心情,包容他们的言行,不去与之计较。
对于过于保护孩子的家长,我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程度的包容。因为在他们眼中自己的孩子都是最好的、最可爱的,即使孩子犯了错,也会原谅孩子的。所以帮孩子开脱,甚至责怪、抱怨老师,和其他孩子对质,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学会站在家长的角度看问题,并给予充分的理解、包容。这样才能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包容。
四、一个微笑,诠释幼教形象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一个满脸笑容的教师,大家都喜欢你。”人的心灵是最敏感的,家长也不例外,他们对老师的一举一动是非常敏感的、非常在乎的。假如老师能用微笑面对家长,而且态度亲切、和蔼,家长就会感到友好和温暖,就会开心地认为“老师爱我的孩子”、“把孩子交给她,我放心”。这样家长也会面带微笑,主动与你接近,向你敞开心扉,乐意听你的话,愿意支持你的工作。在发生误解时,能相信你、理解你。这样,家长和老师相处才轻松自在,也有利于家园活动的开展。
总之,“赢得一个家长等于赢得一百个家长,放弃一个家长等于放弃一百个家长。”家长和老师的配合程度,取决于老师的态度和方法。只要我们用我们的真诚,用我们的心去认真地感受每一位家长,就没有什么不能处理的事。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