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实践

2017-09-30丛方杰焦艳辉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7年17期
关键词:教学环境混合式教学多媒体

丛方杰+焦艳辉

摘要:混合式学习强调的是在恰当的时间应用合适的学习技术达到最好的学习目标。本文从教学管理及服务人员角度出发,结合烟台大学目前混合式教学的改革实践,探究了如何搭建所需要的教学环境。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教学环境;多媒体;研讨型;互动直播;在线平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17-0102-04

● 引言

混合式教学是传统教学与网络化教学优势互补的一种教学模式,是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1]从教学管理与服务人员的角度来看,混合式教学改革是基于不断发展的先进教学理念,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泛在网络等新兴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为教师提供多种形态的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相融合的学习环境[2],提供教师培训支持等,能更好地实现学校的教学发展目标。本文结合烟台大学目前混合式教学的改革实践,来探究如何搭建混合式教学所需要的教学环境,以期更好地推动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实施 。

●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学环境的设计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结合传统教学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所以教学环境的搭建也应从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學结合的角度来综合考虑,在基础有线和无线网络的支持下,搭建一个能够实现教学模式多样化、课堂学习个性化的适用于多种教学情境的信息化支撑环境(如下图)。

1.课堂内学习环境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课堂内教学环境包括讲授型多媒体教室、探究型多媒体教室、研讨型互动教室、互动直播教室等。

(1)讲授型多媒体教室

讲授型课堂作为大学课堂的主导教学模式,在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讲授型多媒体教室主要支持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其基础设施包括推拉黑板、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教室座位布局比较固定。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作为主导课堂的讲授者,通过板书或多媒体课件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以听课、做笔记为主,教学结构完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人数从几十人到几百人不限。

(2)探究型多媒体教室

与讲授型多媒体教室相比,探究型多媒体教室里学生座位的布局相对比较灵活,大多为可自由组合的单人桌椅,授课规模多在三四十人。教师的位置不局限于讲台,学生的位置也能灵活多变,既可以是讲授型课堂的布局,也可以是灵活的小组式布局,这主要面向以个人探究为主的课堂教学。

(3)研讨型互动教室

研讨型互动教室支持以小组协作为主的课堂教学,空间布局以圆形、扇形、星型等为主,通常分成4~6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台智能显示终端,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的方式可以在智能终端上进行组内讨论对比和组间展示评价。作为传统多媒体教学环境的补充,研讨型互动教室可以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提供师生讨论、生生讨论、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多种教学形式。

(4)互动直播教室

互动直播教室是把多媒体、网络、演播室系统集成在一起的多功能教室[3],教师在主讲教室授课,不同学校的学生通过网络能够跨区域看到教师的真实授课场景,适应不同的远程听课方式,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

2.课堂外学习环境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教学不再受教室空间和教学实践的限制,翻转课堂的核心是颠倒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递与内化过程。学生基于开放式的网络互动平台,通过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学习新知识,完成知识传递,教师在课上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协作探究,以达到知识的迁移和内化。[4]

(1)开放式在线学习平台

翻转课堂的实现依赖于两个环境:一是课下学习环境;二是课堂学习环境。要实现有效的课堂翻转,课下的学习环境非常重要。[5]开放的在线学习平台汇聚了大规模的学习资源,能够实现师生、生生、人机多向互动式交流,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6]

在国内,高校的在线学习平台可以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基于各高校许多优质的课程资源,通过联盟机制汇集成员优势,遴选优秀教师共同建设优秀课程,共享优质资源的平台,如智慧树在线教育平台搭建了东西部联盟、山东高校联盟等,超星尔雅的四大门类通识课程教育平台等;另一类是高校引入的供学校内部师生使用的网络教育综合平台,如美国的Blackboard在线教学管理平台在国内许多高校已推广应用多年,以清华大学等为代表的国内高校和研究院结合国内高校教学改革特点自主设计开发的众多平台近年来也陆续在国内高校推广应用。

(2)在线学习平台的支撑

视频课程是在线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形式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所以它对视频资源的需求也同样具有多样性,需要不同的录播环境来支撑。

①带导播台的录播教室。

我国于2003年启动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到2010年底已评出一万多门精品课程[7],精品课程的建设通常是针对学校自身的优势学科,视频质量要求较高,侧重于“精品化”的制作,因此对学校优势学科教学成果的推广,需要配备带导播台的录播教室,以及专业的录制人员和编辑人员。

②自动录播教室。

精品课程录制方式的效率低、规模小,无法对大量课程的教学视频实施全过程录制。因此,需要设计新型的资源建设模式,以满足视频教学资源建设重点从“精品化”向“规模化、系统化”转变的需求。[8]利用自动录播设备,能够实现教师自动跟踪、摄像机自动切换定位、多路视频、音频自动合并采集、自动生成视频文件等功能。

③常态化录播教室。

常态化录播系统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可实现多路录制的全自动录播系统。常态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师授课的常态化。系统基于日常教学环境自动开展录制活动,不改变教师的授课习惯;教师无需操作任何录制设备,只要正常开展教学活动即可。二是视频录制的常态化。系统根据教务系统课表制订录制任务,对全部课程实现全自动、全过程录制。[9]通过常态化录播设备,可以建设高质量、规模化、课程体系完善的教学视频资源,实现对全学科各课程的全面覆盖和教学视频的动态更新。

④微课创作工作室。

相对而言,录播教室录制的课程适用于传统讲授型的、依赖于教室的主体性和主导作用的课程录制,而在翻转课堂教与学情境下进行更多的是移动式学习、碎片化学习,所以内容丰富、短小趣味、引人入胜的微课是实现翻转课堂的重要保障。微课创作工作室可以将计算机制作的虚拟场景与摄像机现场拍摄的人物活动图像进行数字化的实时合成,教师只需要在工作室中完成拍摄活动,就可以实现前景与背景的结合。[10-11]微课创作工作室不仅可以提供多种拍摄形式,还可以根据不同教学的特点衍生出多种拍摄效果,以适合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各种要求,教师基本不需要其他技术人员的辅助拍摄。

● 烟台大学混合式教学环境的搭建

烟台大学是山东省公布的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为了更好地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学校自2015年以来一直在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以及混合式教学改革,同时也逐步搭建了适合学校教学改革需要的混合式教学环境。

1.课堂内学习环境的搭建

随着混合式教学改革的进行,学校课堂教学环境也在逐步扩展,其中包括传统讲授型多媒体教室、探究型多媒体教室、研讨型互动教室等。

(1)多媒体教室

学校现有多媒体教室171间,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讲授型多媒体教室。这类教室大约有140间,学生座位数是40~200个。针对不同课程的教学特点和要求,大部分教师主要在此类多媒体教室中讲授课程内容。另一类是为了配合小班教学的需求,学校陆续新建了部分小型的探究型多媒体教室。这类教室的学生座位数是40~50个,学生桌椅可以自由组合成不同的形式。教师既可以在讲台上授课,也可以走到学生中,与学生以讨论的形式对部分内容进行研讨。从2015年开始,学校结合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等课程的教学改革,按照全面学分制的要求,实施了新的教学运行模式。

(2)研讨型互动教室

随着学校“以学生为中心,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的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开展,学校于2016年立足于用环境创新促进模式创新,新建了研讨型互动教室,用来尝试支撑小组研讨型教学、研究型学习、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的开展。

研讨型互动教室采用多屏幕交互设计,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调度者,可以通过快速切换多种课堂模式,再配合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便捷地实现研讨型教学。同时,教室采用可移动拼接式桌椅,教师通过灵活调整环境布置与场景设置,能轻松实现教师授课模式、分组讨论模式、小组展示模式、自由展示模式等多种授课形式。

該教室可容纳36名学生,他们被分成四个讨论组,教师可以通过移动平板对教师屏和学生屏进行控制,师生都可以通过移动设备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将自己的讨论内容投到显示屏上进行交流。该教室自建成以来,陆续被法学院、外语学院的教师在相关课程学习过程中使用,这种师生平等的新型学习空间能把师生快速带入到研讨环境中,让师生迅速融入角色,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更好地改善教学效果。

2.在线学习环境的搭建

(1)在线学习平台

为了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近年来学校开始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鼓励各学院参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改革,试点公共课在线学习和传统课堂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入超星尔雅通识课及智慧树课程平台的21门网络在线学习课程供学生选择,实施学分互认,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

在校内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方面,学校于2016年引入清华在线课程平台,在面向校内教学的基础上,建设本地化在线课程、20门校内资源共享课,其中《形势与政策》课程已在线考试15000余人,拍摄制作的《上大学不迷茫》和《葡萄酒的那些事》两门慕课,已被纳入智慧树东西部课程联盟平台。2017年,学校正在立项建设50门在线课程,后续还要分批次继续推进在线课程的建设。

(2)在线学习平台支撑环境的搭建

不管是传统课堂还是翻转课堂,课堂外的教学资源形式有很多,其中最直接、最重要的资源形式是视频资源。混合式教学模式对视频资源的需求具有多样性,所以我们需要提供的支撑环境也不相同,每一种环境都是信息技术与教学全面融合的基本保障。

在启动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之前,学校视频教学资源的录制主要是依托电视台的录制环境,完全依靠人工录制和编辑制作,这样无法满足大量课程视频资源建设的需求。为了响应教育部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学校已陆续建设了4间自动录播教室,应用场景主要是精品课程的自动录制,适用于一对多、注重教师教的课堂教学。自动录播教室自建设以来,共进行了大约6000课时的精品课程和远程教育课程的拍摄,再配合录播教室的后台远程导播平台以及学校电视台的后期简单编辑,基本能满足传统课程的拍摄要求。

对于慕课、微课等新型的网络学习资源和形式而言,教学视频的优劣对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有很重要的影响。为了提供适用于一对一的教学情境、在录制上注重以丰富的表现方式辅导学生学习的课程录制设备,学校还将在2017年建设2间专门制作微课的工作室。

● 结论

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手段是通过信息技术构建的一种理想的教学和学习环境,它能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预习或进一步加深对知识模块的理解。本文结合烟台大学目前正在进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从教学管理与服务人员的角度,研究了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搭建适合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环境,并探索了教育技术如何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教学改革实践。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校的教学环境已从传统的物理空间建设发展到物理与虚拟空间的融合,从单一的传统多媒体课堂逐步发展到包括研讨型互动教室、录播教室、微课创作工作室等在内的物理环境,以及包括超星尔雅通识课、智慧树课程等在内的开放在线平台和校内网络综合教学平台的虚拟环境的复合教学环境。近期,学校还将通过与智慧树课程平台等的合作进行互动直播教室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其亮,王爱春.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4):27-32.

[2]程敏.信息化环境中智慧教室的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2):101-107.

[3]李景奇,于春燕.网络直播教室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教育信息化,2005(8):26-27.

[4]邹景平.翻转课堂的起源与成功[J].中国远程教育,2012(14):81-82.

[5]方圆媛.翻转课堂在线支持环境研究——以可汗学院在线平台为例[J].远程教育杂志,2014(6):41-48.

[6]姜艳玲,国荣,付婷婷.翻转课堂与慕课融合促进教学资源均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4):109-113.

[7]王觅.面向碎片化学习时代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8]宋建功,张冀中.课程录播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0(8):44-47.

[9]陆海钢.基于云计算常态化录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12):103-109.

[10]周春燕.ULTRA虚拟演播室软件在教育电视制作中的运用[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0(3):42-45.

[11]姜楠.虚拟演播室技术在微课视频制作中的运用[J].软件导刊,2016,15(2):92-93.

猜你喜欢

教学环境混合式教学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犹太法则与教学公平的矛盾体现及其控制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刍议高校体操教学环境的优化策略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