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中学数学教学效果的几点认识
2017-09-30张宏
张宏
摘 要:进入初中后,农村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会遇到许多的困难。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努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要用多元的评价体系,从正面引导学生有效的学习。
关键词:农村中学;数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0-011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0.075
如何提高农村中学数学教学效果,是广大数学教师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一直困扰着许许多多的一线数学教师。数学学科所具有的高度科学性,严密的逻辑性,以及较强的抽象性,使许多学生逐渐产生了畏惧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我结合自己三十多年的初中数学一线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效果提出如下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创设乐教善学的环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学到初中,面对新教师新教法,学生的学习适应是一个大的跳跃。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讲得细,练得多,直观性强;到了初中,相对来说教师讲得精,练得少,抽象性也比较强。教师应使学生慢慢适应新的教学方法,在自主、轻松、能动的氛围中实施数学教学,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小学阶段学生比较被动,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逐步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适当自主探究,上课有效参与,课后主动完成作业的习惯。
二、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一)游戏情境
教师可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進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平行四边形》教学结束后,专门设计按小组积分进行比赛的开放性游戏课。具体安排是:让小组在课堂上通过游戏争题;然后由游戏中胜出的一方展示学习成果,根据展示活动中的表现,小组成员先评价,然后由教师作出评价,给出得分,最后,计算出各小组的积分,给获胜的一组奖励。通过设置游戏情境,为学生营造了一种开放的学习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生活情境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情境,强化感性认识,达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时,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设计生活情境题:“学校校园内有一块长4米,宽3米的长方形空地,现要在空地上开辟一个花圃,使得花圃面积是空地面积的一半。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尽可能多地展示你的设计方案。”题目的设置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拉近了学生与抽象数学知识的距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创新能力。
(三)故事情境
创设故事情境教学,体现寓教于乐的理念。在《三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通过故事情境引入学习内容:“船长杰克给上船参观的同学们出了一道妙趣横生的题目。船长说,我已经是个四十开外的中年人了,我的儿子不止一个,我的女儿也不止一个,如果把我的年龄,我的儿女数与你们所参观的这条船的长度(取整)相乘,它们的乘积等于321180,同学们,你们能说出我的年龄有多大,共有几个儿女,这条船有多长吗?”
故事情境的设置,在将学生引入情境的过程中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合作、探究、讨论的过程中解决数学问题,在快乐的活动中完成了学习任务,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提高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时效性。
三、设置数学开放题,培养发散思维
(一)条件开放型题目
条件开放型题目是指结论明确而需要完善使结论成立的条件的题目。比如在《全等三角形》复习课的教学中,设置如下例题。
例:如右图,已知∠A=∠D=90°,添加一个条件,使△ABC≌△DCB。你有几种添法?
题目设置涵盖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水平,题目条件开放多元,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展示,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找到不同的答案,发散思维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强,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二)结论开放型题目
结论开放型题目是指条件给定而去探索相应的结论是否存在的题目,教师宜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探索规律、归纳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探索能力。
(三)过程开放型题目
过程开放型题目是指条件和结论给定,但解题过程多样,即一题多解的题目,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评价各种不同解法的特点及其优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四、动手体验,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
(一)课堂内的动手
为确保基础知识的落实,根据教材需要,课堂内渗透“活动式”教学思想,辅助以指导探究、辅导自学、相互讨论等手段,强调把学生积极思维引进课堂。例如研究性活动课《立体图形》的教学中,首先了解学生已掌握的基础知识,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交流对立体图形的感受,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利用丰富的图形构造生活实景。
(二)课内外结合的操作
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自主的活动中,通过亲身感知,直接体验来获取、运用、拓宽知识,提高认识水平。例如在《测量倾斜角》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一起测量国旗旗杆、教学楼、校园古树的高度。
(三)走向社会的实践
走向社会的活动课强调知识的综合和创造性运用,教师要结合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数与形的角度出发观察周围事物,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学习《统计初步知识》后,要求学生调查自己家所在村社各户半年的用水量,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并作简要分析。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觉得自己学习的是很有价值的数学,学到的数学知识能帮助自己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感受到了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
总之,在数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要设法创设条件,设置疑点,指导学生操作,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看到事物的多面性,从不同角度思考,培养学生多项思维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把数学融入生活中,不但能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喜欢上数学,而且能使学生在有趣、新奇的生活体验中获得新的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 杨益香.关于提高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认识[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10):50.
[2] 片多.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看法[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1(8):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