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科院校口译教学现状思考

2017-09-30朱亚辉

校园英语·上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口译教学教学效果

朱亚辉

【摘要】随着口译在国际交流中越来越多的应用,不少专科院校英语类专业也增开了此课程。本文将基于长沙部分专科院校的调研,从专科院校口译教学特点进行剖析出发,对其现状进行剖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提高专科院校口译教学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专科院校 口译教学 教学效果

翻译是需要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培训的。随着口译在国际交流中越来越多的应用,不少专科院校也增开了口译课程。本文将从专科院校口译教学特点进行剖析出发,对其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的提高口译教学质量的建议。

一、专科院校口譯教学特点

1.以商务口译为主。口译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将所感知和理解的信息准确而又快速地由一种语言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进而达到即时传递与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商务英语口译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许多专科院校顺应市场需求,纷纷开设了商务英语口译课。

商务口译,顾名思义,其范围限定在商务活动的翻译上。商务活动涉及商务接待、商务旅行、商务谈判、商务会议等多种商务场合,这就决定了商务口译具备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多数大专院校以商务口译为主要口译课程。

2.与学生职业技能有结合。专科院校办学层次较低于本科院校,故其旨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素质,打造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性人才。目前我国中小型私营企业众多,对外交流中以一般性、日常性或者较程式化的口译任务为主。如片面追求口译人员的层次,就会产生成本过高而且人才难求的尴尬局面。根据工作任务的实际需要,他们大量需求能具备一定的口译能力,能满足企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以及特定行业中一般性口译任务要求的复合型的人才。这样一来,大专院校以商务英语口译为主能满足大多数企业的需求,真正做到了与学生职业技能的结合。

3.专业口译教学时间一般较短。以长沙某些专科学校为例,应用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学生有三年的学习时间,大一开设的课程主要涉及英语语音与现代汉语,着重培养学生英语的语音,深化对母语汉语的进一步了解。到大二学生才会接触到口译相关基础知识,而学习真正与专业相关的口译课程则要等到大学三年级,且只有大概半年的时间。而翻译专业本科教育一般为四年,从大二下学期开始就已经接触到口笔译基础课程。不难看出,有些专科院校口译教学时间是比较短的。

二、专科院校口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英汉语言基础差,心理素质低。口译的特点决定了口译学员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规定《英语口译》课是一门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英语基本技能课程。作为专科办学层次的大专院校,大多数学生的素质与本科类院校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而这种差距体现在了他们的语言基础上,高年级学生相比语言差距就更明显了。

(1)英语词汇量匮乏。在进行英译汉时,部分学生做得比较好。由于目标语为母语,学生在表达或输出译语方面不会存在太大的困难,翻译的质量关键在接受性英语词汇的多少和掌握程度。对学生译员口译能力影响最大的是英语词汇量的掌握程度。就英语学习而言,一个词不懂往往造成整句话甚至整篇文章无法理解透彻,自然也就不能进行接下来的翻译任务了。而专科院校学生进校时英语基础相对要差,普遍英语词汇量低,无法达到口译的即时性原则。

(2)汉译英能力较差。也许英译汉时少数学生能做到流畅,准确,但是汉译英却是许多专科院校学生头疼的问题,其主要原因还是对母语的不重视。其次是多数人认为只要学习一下书本,就可以胜任汉译英的工作了。“汉译英”是一项很难掌握的语言技能。只是学点死条文,看一些例句,是根本不可能掌握这项技能的。要想掌握这项技能,就必须进行大量的实践,反复练习。因此专科院校的学生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在汉语的学习上。

(3)个人心理素质较低。另外一个影响学生口译的就是他们自己的心理素质。由于口译工作自身的特点及特殊性,译员难免在工作准备中,甚至工作进行中存在心理障碍。作为译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口译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专科院校学生由于起点低,自信心受到影响,自然而然地造成了他们心理素质的问题。

2.教师队伍专业性差强人意。在专科院校中,口译老师师资配备不足,且其专业素质也普遍较低。口译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问,教师需要有扎实的双语基本功,熟悉两种不同文化以及大量的口译实践,并要有一定的口译理论作为支持。目前大多数高校中承担经贸口译教学任务的教师多毕业于英语专业,且以文学和语言学居多,未曾系统学习过经贸知识,也几乎未接受过完整、系统正规的口译教育与培训。这明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口译教学质量受到了影响。

3.教材选用欠合理。专科院校在选用口译教材时应考虑学生的整体水平。通过调查得知,长沙某校选用的教材如《英语口译实务》等综合性强,内容涉及广,往往是本科英语类院校翻译专业才会学习的教材,要花费大量时间才能让学生消化,这明显与大专三年学制有冲突,且不具备实用性。

4.专业实训室及设备欠缺。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能型课程,学生需要在较为真实的模拟环境下体验口译过程,才能对口译工作有更为感性的认识。但是,目前很多开设了该课程的学校,并没有专门的实训室或是实训设备,无法进行现场口译的模拟,对口译的认知也仅仅停留在理论上。

三、提高专科院校口译教学质量的建议

1.加强学生基础专业知识的积累整合。

(1)加强英汉双语基础训练,培养学生双语思维能力。前面提到大专院校学生英汉语言基础差,这就要求我们从这个方面着手进行训练。在汉语方面,适当开设诸如《现代汉语》、《大学语文》之类的课程,但不需要很深入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因为汉语毕竟是母语。而在英语方面,大专院校学生在英语词汇和表达结构方面尤其欠缺,所以应在这两方面下功夫。词汇训练主要目的是要要加大学生的词汇量,而在表达结构方面,首先要和口语结合起来,其次要注意短语词组和句型结构等语法层面的问题。

除此之外,培养学生的双语思维也十分重要。培养学生的双语思维能力,首先要打破学生的单语思维习惯。由于语法规则在先,学生对外语的理解也受其约束,形成固定的语法思维模式,难以透过表层结构扑捉深层结构的意义。因此,要做到“脱离原语言外壳”,进行意義的转换,首先要打破旧的思维习惯,从新的视角认识语言。

(2)学习口译基本技巧。口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口译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口译技巧在口译实践中的必要性。口译技巧主要包括记忆技巧、笔记技巧、公众演说技巧和释义技巧。学生应该对这些技巧有基本的了解,并且要加强自身在这些方面的训练。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国内高职高专院校的口译教学师资力量亟待壮大。当前,国内口译教师在实践经验、学历资格、教学态度和国际交流等方面与国外同行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口译师资的培养力度。开设口译课程的高职高专院校也可选拔教师到开设翻译课的外语学院参加学习和培训,督促、鼓励教师外出进修,接受专业的、正规的翻译教学培训,给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使其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教学实践,逐渐建立一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师型”口译教师队伍。

3.合理选用教材。选择教材首先应结合高职高专院校以商务口译教学为主的特点,考虑本校学生的综合水平,同时注意其实用性。此外,在高校有条件的前提下,可以组织有经验的高水平教师进行自编口译教材。在教材编写时,应使用最新的口译材料,内容丰富,编写方式灵活。在编写时也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实践性等原则。

4.丰富口译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果,应建立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调动学生兴趣,如:多媒体网络技术结合应用给口译教学。设立网络教学虚拟社区,学生能够在虚拟社区中模拟完全真实的口译过程,通过语言实践和人际合作拓宽其视野,提高其分析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英语口译课的综合效率。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最后,应投入资金建立相应的口译实训室及配套设备,让学生去亲身感受口译。

总之培养专业化的口译人才,应遵循以下原则:技能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理论性原则和阶段性原则。他的观点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今后,口译人才的需求会随着国际间交流的增多而增加,本科院校将无法满足这个需求,专科院校应抓住这个机遇,遵循以上原则,不断发展和改进口译教学。

参考文献:

[1]梅德明.英语口译实务[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0.

[2]徐相玉.高职高专商务口译教学探索[J].现代企业教育,2010, (22):49-50.

猜你喜欢

口译教学教学效果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
案例教学法与标准化病人联合教学提高医学影像技术教学效果的研究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刍议高校口译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大学英语口译教学实证研究
高职英语口译翻转课堂教学有效探索
地方本科院校口译教学现状与应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