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漫:从会拍照的女孩到大艺术家
2017-09-30汤晓蛇
汤晓蛇
忘记那陈旧的标签 “一个特别会照相的北京大妞儿”
说到陈漫,在很多人脑海中的印象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一个特别会照相的北京妞儿。没错,陈漫的作品常以出其不意的怪诞创意或者直戳人心的视觉冲击夺人眼球。有人说陈漫的摄影作品好似掌握了勾人魂魄的本领,总能够让人过目不忘。所以陈漫的知名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时尚圈的范畴,早已是名声在外。很多其它领域的人都对她有所耳闻,但是也只是印象里那个陈旧的标签。
所谓高处不胜寒在具有高人气的同时,行业内对于陈漫作品中“后期太多”产生诸多质疑。任性如她,在没有任何过渡地跳到一个极简的阶段,摄影的灯光运用上形成的“漫风格”也在中国掀起一阵潮流。这种极简的大片让人知道陈漫原来不只擅长后期。在争议的风口浪尖上用自己的实力来解释一切。总有人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个领域新技术、新思想的兴起总要不可避免的接受顽固思潮三番五次的敲打,要不怎么“真理都是通过实践的多次检验”才能成为真理的呢。
在中国摄影界,陈漫可以说是中国最具价值的商业摄影师,当然这个“之一”其实可有可无。要知道但求 陈漫“一拍”的品牌不在少数,国内的知名与不知名品牌都闻名而来,钦点陈漫掌镜。这个时代本身就是一个创造奇迹,成就梦想的时代。
简洁印象大颠覆 到底是个什么路子?
WOW,《男人装》封面上的人是陈漫!没错陈漫就是这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印象里那是她第一次如此清晰的从幕后走到台前,为《男人装》杂志十周年时装特刊拍摄一组性感大片。此大片一出那也是激荡时尚圈,性感则顺利成章的成为了陈漫的一个新标签。
还记得2012年 第一次见到陈漫的样子,她穿着一件红色的中长款羽绒服,没有化妆。站在南锣鼓巷十六毫米的酒吧前面,拿着照相机跟助理说:“去买个瓷瓶酸奶过来。”当时的 模特是李丹妮和石婷,两个人喝着酸奶就把大片拍了。现代的服饰与老北京的文化相碰撞,让本该无聊的硬广立刻多了好些灵气。这也是陈漫一直力推的一种中国美,在她的作品中大多启用中国当代模特,及知名的旅游景点作为背景来表达“中国当下的时尚是什么”。把“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及“时尚”这两样完美地融合在 一起,极其的矛盾又极其的平衡。经过“漫加工”后克服了闰土气息的中國特色大片,备受大众喜爱与推崇。2009年陈漫为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创作的一组以“东方明珠”为背景,名模杜鹃来演绎的时尚大片是展现中国当代时尚正能量美的经典之作,这组图片境外媒体也是竞相使用。
平日中见到的陈漫总是素净的很,T恤衫+牛仔裤是她的常规搭配,到了冬天就是一件白毛衣一条牛仔裤。细节中搭配一副的耳钉,还有时候任性的穿起彩袜。一个人静静坐在工作室的沙发上发呆时,你还能感觉到点儿禅味儿。
身体力行的跨界者,从小女孩到大艺术家
大多数人对陈漫的认识都还只是局限于一位时尚摄影师,但是其实她拥有多重身份:她是设计师,是画家,是导演,是传统东方哲学的推动者,等等。这各种身份混合在一起组成了陈漫:全球知名视觉艺术家。就连当今在时尚圈跨界玩儿的风生水起的超模卡拉·迪瓦伊(Cara Delevingne)恐怕也要叫声师姐了。
2014年陈漫跨界做设计为EOS 700D和EOS 100D分别设计了两款相机包。两款相机包分别命名为大情圣相机包和小桃仙相机包,陈漫认为最完美的爱情不是改变对方,而是观自在的全身心的陪伴对方,一起成长,就像孙大圣遇上小桃仙,一拍即合。
陈漫本身跨界多个领域,与网易时尚一直倡导的“跨界推动时尚”的主题完美契合。特此邀请陈漫掌镜,特邀超模吕燕、演艺界明星沙溢、马苏等创作了一组跨界主题大片致敬经典。再说近日,陈漫首次摄影及国画作品巡展《东·西》,正在美国洛杉矶火热进行中,下一站巡展将在北京太庙举办。正如《东·西》展览这个概念一样,陈漫从那个特别会拍照的北京妞儿,已经成为了走向世界级视觉艺术家。
跨界问答:
1、在这些不同的行业的跨界融合中,能让你得到什么样的感受或是愉悦?
陈漫:跨界当中,我能够在一个商业的平台发挥出一些艺术的特质, 并且能够将商业与艺术完美地结合起来,这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2、如果重新选择,你会选择继续当摄影师,还是像现在一样跨越各领域有新的title?
陈漫:如果不当摄影师的话,就当中医。
3.你希望在时尚领域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陈漫:我没想扮演什么角色,我从来不期待什么事情。如果要说扮演个什么角色的话,那就是一个能够帮助别人找到他们的不同的但又最是自己那一面的一个视觉工作者。
4、你认为跨界对于时尚的推动有多大?
陈漫:跨界是时尚当中必须需要的,因为时尚永远是需要新鲜的东西,所以跨界是一个最简单的创新的方式。
5、说出你最喜欢的跨界产品,或者人。
陈漫:跨界成功的人太多了,最有意思的比如说Andy Warhol,他就是结合以前的传统艺术,第一个用观念创造出这种比较诚实的感觉,比如说把一个生活中的东西,一个小便池,非常“跨界”地放到艺术馆里等等。
摘自《网易女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