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学生课堂需要特征的川内高校课堂创新研究

2017-09-30向征曾丹卓小军

教育界·上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创新研究

向征+曾丹+卓小军

【摘要】了解大学生的真正课堂需要是当下高校课堂创新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文章采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川内大学生课堂需要进行了研究,发现大学生课堂需要程度从高到低为教师教学能力的需要、课堂获益的需要和教学方式创新需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川内高校课堂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课堂需要特征;川内高校课堂创新;创新研究

【基金项目】该课题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项目编号为:201610621109。

一、问题的提出

高校课堂是大学教育的主要载体。伴随着大学扩招与就业压力增大,加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功利主义盛行,“读书无用论”的蔓延,给大学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校教师不但要传授学生学习知识,更应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提升其综合能力。当下许多教师对高校课堂仍存在认知上的误区,课堂形式与内容陈旧,“满堂灌”仍很盛行。

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国内关于高校课堂创新的文献研究有如下三个特点:(1)定性的文献多于定量的文献,但从2013年开始,定量的文献开始增多;(2)高校课堂创新的主要内容集中在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质量的评价机制研究、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满意度、国外教学方式的借鉴五个主要方面,而直接从大学生课堂需要角度去研究的相對较少;(3)高校课堂的主客开始发生变化:以往文献多是以教师为主的研究,研究优秀教师对课堂的影响力与管理能力,现逐渐转移到以大学生为主。国外关于高校课堂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方式、教学模式的创新,例如案例式教学法、问题讨论式教学法、多媒体资源教学法等。

本研究切入点为科学地把握大学生真实的课堂需要与学习动力,切实创新信息时代下的高校课堂,让学校和教师能意识到创新课堂在当下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进而不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升学生的素质,最终达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良性发展和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双赢局面。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自编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自编问卷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1)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收集与本研究有关的因素。(2)以开放式问卷的形式,如下:你在课堂上最想获得什么?老师对你的课堂上的影响主要是什么?你喜欢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你希望在课堂上获得什么?……通过这样的问题可收集大学生关于课堂积极性、课堂软硬件环境、对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方式的需要、新媒体技术应用现状的观点,并对此进行归纳合并。封闭式问卷的设计经过初稿、试填、修改等阶段后成型。(3)进行讨论修改制定封闭式问卷后,按照10%的比例试测后回收再修改,最后制定出完善的封闭式问卷。(4)为了保证研究的信度与效度,研究让被试者对其中问题进行深度思考,深入了解他们的课堂需要以及对高校课堂创新的看法与想法。(5)本研究选取川内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调查样本涵盖川内重本、一本、二本院校。本次调查通过在线调研与发放纸质问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700份,共计收回670份有效问卷,最终采用EXCEL11.0版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得出调研结果。

三、调研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课堂需要特征的整体分析

只有科学地把握大学生的课堂需要整体特征,才能采取落地的对策建议。调查发现,大学生的课堂需要程度由高到低分别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需要、课堂获益的需要和教学方式创新需要。

首先,在大学生认为课堂需要获得的三个层面中,对教师教学能力的需要最为突出,具体包括:“善于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讨论与思考”“教学思路按课件进行”“走下课堂与学生沟通交流,及时反思”“较好地把控课堂节奏”。通过对访谈资料整理得出:在大学生的心目中,教学能力强的教师是课堂的领导者,能在既定的时间内,合理进行教学任务安排。教师既能有效传播重点知识,又能与学生真诚交流,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生的思考力,表现出了高水平的课堂管理能力。课堂获益是川内大学生第二重要的课堂需要。他们希望在课堂上获得如“知识与思维能力”“有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有自我表现的机会”“拓宽人脉,提升关系”等收益。这说明当下大学生对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重视。均值排在最后的课堂需要是大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创新的需要,大学生希望更多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这反映了信息时代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对信息化教学新方式的新需求。

其次,本研究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是否获得奖学金、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对课堂需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其中42%的获得过奖学金和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大学生侧重于对自主学习和学习反馈的需要,而未获得过奖学金和未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大学生重视技能拓展与自身发展的培养。并且47%的大学生都认为教师应该善于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思考。16%的大二、大三的学生希望教师能走下讲台多与学生沟通并能发现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方式。这些情况说明了大学生对大学课堂赋予新意。

(二)对教学能力的需要

以传授者教师为中心,以言语和课件为教学手段,向大学生灌输式地讲授规定内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课堂新格局的兴起。本研究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具体需要维度的调研结果如图1所示,结果表明近一半的大学生十分注重课堂中教师的沟通与启发,仅有小部分学生认为教学思路应该按课件来进行。大学生普遍反映抗拒与讨厌机械性地传输知识的方式,期望教师能整合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各种信息,加以总结和提炼,并在能充分把握与了解大学生认知水平、接受信息的方式的基础上,以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实行新型课堂教学。这恰恰证明了新时代环境背景下的大学生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

图1 你希望老师具有怎样的教学能力

(三)对课堂获益的需要

调查结果显示(如图2所示),大学生在课堂上最想获得的是知识与思维能力的提升。从生涯发展的角度来讲,知识储备的增加与思维能力的提升都是个体获得更好生涯发展的基础。大学生知识构架的系统性、衍生性、实践性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做更好的引领与督导,从而提升他们内在的积淀。endprint

图2 不同年级学生的课堂获得需要

其次,除大四以外的各年级学生希望在课堂上能有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教师课堂上讲授知识应该给予学生吸收与消化的时间,不能一味地输出知识而忽略了学生实际接收知识的过程。教师应把握学生输入知识的程度,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将学生的思维引入课堂学习中。大四的学生对课堂上自我表现机会与拓宽人脉、提升关系的需要相对强烈,究其原因是因为大四的学生對实践有了一定了解,希望通过自我表现来展现自己,也为更好地求职积累更多的经验与体验。

(四) 对教学方式创新的需要

研究结果表明(如图3所示),64%的大学生认为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教学视频或者运用PPT讲解课堂内容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传统课堂上,知识变成了主宰一切的绝对力量,教师因依附于知识点而自然而然地成了课程教学的唯一权威。然而互联网时代,教师的知识权威性大大降低,故大学教师借助新兴媒体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5%的大学生提出不用教材,凭经验学识教学的教学方式,10%的大学生提出交换课堂,即由学生自己上台讲述来提高课堂积极性。

这些都说明了忽略大学生求知需要更新与学生需求个性化的高校课堂,其影响力与生命力都在减弱。只有多层次、多角度、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才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高校教师应将自身的实践经历相关内容融合在课堂讲授中,帮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存在的问题,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或允许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发声,在师生对话中促进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深刻性,这样方能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动力。

图3 何种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大学生课堂积极性

四、研究对策

(一)转换高校教师角色,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着高校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模式。据访谈了解,大部分高校教师虽然也感受到了课堂的变化,但是仍觉得课堂就应该以教师为中心,因为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经历不足。目前高校教师知识权威性已逐渐被网络替代,应以一种新的角色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教练式的教师符合当下大学生的需求,这种类型的教师不仅要学会设计开放式教学主题,要在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学会真诚问话与对话,更要在教学模式结束后与学生一起探索知识,交流知识,方能营造教学互长的氛围,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的。

本研究结合当下慕课、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新兴教学手段,并基于扩知识、重应用的教学理念进行了一系列的高校课堂创新。经过不断的实践研究发现,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在课堂上构建知识应用和评价的学习情景,借此教学情境能让学生拥有发言权,并在展示交流、问题解决中完成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与历练。这一适合川内高校大学生的教学新模式为:基础知识的学习课通过慕课的形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完成,衍生知识则在课堂上构建各种情景,通过作品呈现、方案设计、问题解决、对话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应用、分析和评价。此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慕课学习+翻转课堂”这两种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机结合,相互转化,在高校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与教师的满意度提升了30%。

(二)实施教研实践型教学,提高教师专业化教学能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高校教师既要加强本专业知识的进修和科研能力的提升,又要加强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教学能力和专业精神的培养与提升。高校类型的不同意味着教师专业化程度与教学能力的要求不同,加之不同教师的需要不同,故采取的方式不同。如定期选派教师到国内或国外进修学习、参加论坛,加强同行经验交流、汲取经验。

众所周知,高校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为科研与教学。我国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激励政策是大幅度向科研倾斜,然而教师科研水平的提升并没有使得教学质量有显著提高,出现科研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高校教师专业化教学质量和能力的提升需采用教研实践型教学。教研实践型教学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有目的地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并结合教师在服务行业、服务企业的过程中的经历强化自己的专业,继而从中提取精华反作用于教学。这样的方式才能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主动发现问题并且对问题展开研究,不断开辟新的研究方向,形成“以实践驱动教学—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的模式,最终达到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提升的教学目的。

(三)升级教师教学方式

当今时代是知识迭代更新与共享的时代,这势必造成高校教师传统的知识主导地位被削弱。当下学生受网络信息的影响,其认知水平与理解能力也较几年前有了飞速的提升。故引导大学生如何学会思考与习得,如何将知识内化,进而转变为能力就变得愈发重要。高校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学习方法,才能让学生终身受益。只有将这一思想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才能让教师从知识的灌输者向学生“显能的发现者、潜能的挖掘者、未能的开发者”转变。

高校教师应通过自身的言行与高尚的品德来影响学生,使学生认识到在课堂上他们不只是知识的接收器,也可以成为知识的传播者;让大学生勇于发言,乐于与教师对话。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可切分课堂,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对教学内容进行阐述,其他学生可以对该学生的观点表示肯定或者提出疑问。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学生的陈述中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从而反思并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升华。运用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活跃度与参与度,还可以锻炼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四)构建共享知识平台,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高校课堂信息化呼声越发高涨,利用各种教学软件、教学活动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除了现已基本普及的多媒体技术外,还可使用云计算技术,通过云计算技术可促使各大高校之间互通有无,协作共赢,为教育信息化提供新的运行模式。云计算改变了信息化硬件环境构建模式,只需支付一定的成本便可获得完善、先进的硬件设备。信息时代是后育时代,通畅的无线和有线网络、丰富优质的网上学习资源、便捷的学习交流平台和移动智能设备让学生可随时随地根据自身学习的兴趣、爱好与需要,查阅相关资料,与教师在线交流。同时,教师也能即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个性化指导,实现网络环境下自主式、互动性学习,最终使大学师生在这样的共享平台下实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John Daniel.Making Sense of MOOCs: Musings in a Maze of Myth, Paradox and Possibility[J].Open Education Research , 2013 (03).

[2]Jonthan Bergmann,AarronSams.Flip Your Classroom:Reachevery Student in Every Class Every Day[M].Washington,D.C: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2012:53-58.

[3]李永夫,徐秋芳.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2:(32) :107-108.

[4]王长文,王舒然.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分析及相关对策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4(06): 77-79.

[5]庞洁,郑燕林,阮士桂.大学生对“翻转课堂”的认识与需求调查[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 (16):52-56.

[6]赖绍聪,华洪.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性改革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3 (01):30-31.

[7]康淑敏.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方式变革研究[J].教育研究,2015 (06):96-102.

[8]曹月新,张博伟.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问题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208-213.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研究
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创新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的新认识
医学院校“双师型”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研究
现代酒店餐饮行业营销模式创新研究
生产性信息通信技术创新研究
基于新形势的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及创新研究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