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飘逸 文化兴校
2017-09-30郭裕嘉
敦煌市黃渠中学位于敦煌市北郊20公里黄渠镇集镇中心。学校始建于1966年,现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承担着黄渠镇全部青少年和流动人口子女的九年义务教育及学前教育任务。目前,学校共有学生700人。近年来,黄渠中学先后4次被敦煌市委、市政府授予“教育教学先进集体”,2007年被酒泉市委、市政府授予“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2012年被酒泉市教育局授予“两基工作先进集体”、“基础教育课改十年先进单位”,2013年评为“酒泉市标准化学校”,2014年被敦煌市关工委评为“五好关工委”,2016年评为“酒泉市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2017年先后评为敦煌市“未成年人零犯罪单位”、敦煌市“文明校园”。 应该说,一所乡镇中学能获得如此多的殊荣是很难得的。而究其原因,都得益于学校近年来一直秉持的教学理念——德育为首,特色先行。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特有的校园文化更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引领。而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对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丰富校园生活、激励师生工作和学习热情、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打造绿色环境 建设书香校园
正所谓:一草一木可劝学,一墙一壁可育人。走进黄渠中学,绿树葱葱,鲜花盛开,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清新整洁的感觉,真是一步一景,处处有文章!不难看出,学校在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大整治方面下足了功夫,做到了净、绿、美。黄渠中学抓住季节时令,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做好校园绿化工作,种植了一些花期长的花卉,认真做好花草树木管护工作体现绿。学生会、少先队落实环境卫生的督查和问责制度,保证天天美丽校园。
走在雅静的校园内,一种浓浓的书卷气沁人心脾。几幢教学楼上的名字赫然印入眼帘:明德楼、明志楼、明礼楼。可别小觑,这名字内涵颇深。明德、明志、明礼一取品德高尚、志趣高洁、知书达礼之意;二取修身、治国、齐家之意;三取自尊、自强、自重之意,校方可真是用心良苦、谋思深远。置身其中,你会真正体验到“边边角角有文化,时时处处都育人”的浓厚文化氛围,甚至连空气当中都流淌着浓浓的文化气息,让你陶醉不忍离开。当然,黄渠中学的校园不光是“面子”上光鲜悦目,更是“骨子”里透出来的优雅、从容和高贵。在这里,孩子们天天伴着书香走,步步踏着文化行!
作为一所农村学校,怎样才能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尤为重要。近年来,黄渠中学下大力气抓校园文化建设,最出彩的是突出了书香校园的建设。黄渠中学加大了“爱心书屋”投入力度,每年增购经典读本图书千余册,在各班教室放置图书柜,推行图书进教室活动,开展“快乐阅读”。通过诵读、演讲、征文比赛等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名人传记、文学名著、现代科技、励志故事。分年级指导学生进行诵读,每年组织开展各类主题诵读活动30余场次,为书香校园建设提供了有效活动载体和丰富的活动内容。
学校充分利用教学楼的每一点空间,在楼道下,在拐角处,设置“图书吧”,放上一两个图书架,摆上一两张小书桌,四五把小椅子随意放置,清净舒雅,各类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有序摆放,充满着无穷的魔力。无论是上课前,下课后,活动中,孩子们或坐或立,随手取来一本书,随时沉浸在书香中。所到之处,书籍成为孩子们最好的伙伴。陶渊明曾说: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见其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一个师生“与书为友”、手不释卷的学校里,他们的人生一定会因爱书、读书而变得丰富多彩、朝气蓬勃!
健全德育机制 完善德育体系
近年来,黄渠中学在青少年教育工作中,开展了内容丰富实在、形式新颖的各种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在活动中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从而达到活动育人的目的。
建章立制,实现规范育人。一是成立德育机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德育工作副校长为副组长、学校中层主任、团队负责人及班主任为领导小组成员的德育示范校创建小组,制定岗位职责,分工负责,协调统筹,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创建局面。二是完善管理制度。学校在原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完善了《黄渠中学管理制度》《家校联系制度》《班主任例会制度》《学生一日常规》《文明班级评选办法》《班主任考核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三是落实常规管理。班级考核严格按照制度进行,考评始终做到公平、公开、公正,每天将“文明班级”评比扣分加分情况反馈在评比栏上,每周将典型情况反馈到班主任手中,帮助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处理问题。学校常规检查天天坚持,样样落实,使德育工作制度化、经常化。
提升素质,实现队伍育人。学校以政教处、共青团、少先大队、学生会为德育主力军,以班主任为核心,形成教师、家长、学校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的德育管理队伍。一是落实班主任培训。学校规定每周五下午活动课时间为班主任例会和培训时间,集中组织研讨德育工作,交流各班德育工作情况,不断提升德育队伍成员素质。二是树立身边好榜样。学校坚持开展“文明班集体”、“美德少年”、“文明守纪好少年”等先进集体、个人评选活动,定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身边小模范先进事迹为主题的“美德少年”评选活动,利用校园宣传栏、光荣榜等阵地积极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用他们的良好品行感染、教育、影响身边的学生,凝聚崇德向善的道德力量,引导全校学生确立正确价值取向。三是成立志愿者队伍。学校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的管理、监督职能作用,成立交通小卫士、绿色小天使、爱心小公民志愿者服务队,培养了一批热爱集体、有能力、有威信的学生干部队伍,参与学校卫生、安全、就餐、纪律、体育等各方面的检查管理,为学生自我管理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四是发挥关工委余热。学校关工委以退休老教师为主体,组成“五老”宣讲小组,每位成员都热心教育事业,热忱为青少年成长服务,每人都有契合学校实际的专题讲座。关工委利用报告会、座谈会等,先后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感恩教育等,有力地促进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健康成长。五是积极办好家长学校。学校在政教处组织下,每年开展家长学校活动至少2次,以学校集中和班级分散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每次活动对“双合格”家长、九年级优秀学生进行表彰。每学期开学及放假前都要根据教育侧重点印发《告家长书》,每个班级都要和家长建立家校联系平台,保证沟通信息畅通,积极争取家长配合,提高教育合力效果。六是扎实开展法制教育。学校坚持开展“法制活动进校园”、“法制教育‘十个一活动”,积极采取主题班队会、“学法、懂法”手抄报评比、法制小故事征文等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开展法制教育。同时,学校利用开学典礼做法制报告,每季度邀请法制副校长到学校做法制报告一次,组织学生观看法制图片或法制宣传影片,进一步将法制教育深入校园、课堂,确保了在校学生无违法犯罪记录。endprint
掷“地”有声,落实阵地育人。一是重视课堂教学德育渗透。学校坚持德育队伍不仅仅是班主任的理念,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育人作用,在学科教学中加强德育的渗透,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情感意志教育,特别是充分围绕《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和各学科中的德育资源,抓住德育渗透点,进行道德观念、法治意识、爱国主义、预防毒品等方面的教育,达到学科结合、润物无声的效果。二是坚持班团队会主题教育。每周一次的班会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活动的主要阵地。政教处针对学生思想实际,每学期根据教育月主题确定班会主题,由班主任依托班干部组织设计形式新颖、有思想教育意义的班级活动。三是巧借乡村学校少年宫。学校乡村学校少年宫自2015年9月开始运行以来,不但培养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且学校把乡村学校少年宫建成了促进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健康成长的平台。四是办好德育社会实践基地。学校政教处和团总支部从2008年开始,建立校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开展“学雷锋,见行动,走向村镇,服务社会”活动,确定每月28日为社会实践活动时间,每次活动由政教处组织一个班级的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新时期、新形势、新课标,新的德育内涵,需要新的德育理念,创新德育措施。为此,敦煌市黄渠中学努力实现四个“还给”,达成四重教育境界,即: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我设标,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发展。坚持文化引领师生幸福成长,培养理想高远、做有责任心的人为己任,努力创办学生向往、教师幸福、社会满意的学校,必将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目标,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
几多风雨,几度春秋,敦煌市黄渠中学的老师们默默地耕耘,苦苦地追求,用博爱、知识和师德点燃起的烛光,照亮了一片片心灵的荒漠。他们播种春色,拥有金秋,也收获着丰收和喜悦。
建特色少年宫 育幸福农村娃
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特长,创建学校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办出学校特色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有特色,教师有专长,学生有特长”是中小学办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多年来,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提高综合素质始终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如何让农村的孩子也能拥有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培养各种形式多样的兴趣爱好,一直是个急需破解的难题。黄渠中学结合本校实际和师资现状,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该校以“三大板块”、“三个特色项目”为抓手,助推校园文化建设。“三大板块”:一是习惯文化板块,主要包括学习习惯、乘车习惯、交往习惯等12个小板块组成;二是敦煌文化板块,主要以经典文化、敦煌文化为主要内容,展示厚重的敦煌文化底蕴;三是班级文化板块,主要以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核心价值观、班牌等营造班级文化氛围。“三个特色项目”是指五彩创意手工、乡村少年社火和花式跳绳。
“我要先想好花瓣的颜色,选择不同材质的材料……”正值学校少年宫的社团活动时间,只见凡凡和同学们开心地交流着手工制作的心得。班主任看着眼前这个活泼的孩子高兴地说:“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孩子们都找到了自己的自信,像凡凡这样一向沉默寡言的孩子也变得活泼自信了。”
近年来,黄渠中学始终把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积极拓展筹资渠道,探索建设模式,坚持标准、突出特色,扎实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努力把乡村学校少年宫办成资源共享、百姓满意、家长放心、农村孩子喜欢的身边的少年宫。
黄渠中学乡村学校少年宫于2015年10月申报成功开始建设,现已正常运行一年多。在上级领导部门指导下,少年宫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全面、协调地发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实现了教学质量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突出地方文化特色。“乡村少年社火队”以黄渠镇现有的民俗文化太平鼓为主,辅助以踩高跷、敦煌秧歌等内容,由黄渠镇民间非遗传承人进行教授,依托学校音乐课、社团活动、少年宫活动、春节乡镇社火展演等形式组织学生参加。参与学生主要以七、八年级为主,参与率占年级学生的70%以上,采取学生带学生、高年级带低年级的方式进行传承。社火队活动其新颖的内容、多样的方式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不但丰富了学校活动,而且对民俗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
突出优势项目特色。近年来,黄渠中学将原来的陶艺、木刻、布艺、石画等四个少年宫学生小组进行了整合,建立了全新的五彩手工坊。黄渠中学五彩手工坊位于校园南部,利用了学校新建的活动室。手工坊分为“乐淘吧”、“布艺木刻室”和“石趣坊”三部分,分别开展陶艺、木版画、石画瓷瓶画等活动。为了让手工坊尽快投入使用,许多学生和老师牺牲休息时间对手工坊进行设计、布置、装饰,在这里,可以看到老师们自制的手工挂毯、石膏板画、创意手工,学生们在木板、石头、瓷瓶上画的飞天、鸣沙山月牙泉、莫高窟、牡丹花等,是名副其实的手工创作乐园。“五彩创意手工坊”的特色活动主要依托美术课、学校社团活动和少年宫活动来组织,学生参与率达100%。创意手工坊在活动方式上将敦煌文化元素、乡村特色、时代潮流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创作,学生喜欢参与、乐于参与,把无限的想象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突出学校整体特色。“绳舞飞扬”团体花样跳绳,是由黄渠中学2名国家级花式跳绳教练教师依托体育课、学生大课间活动、少年宫活动等形式组织开展的。“绳舞飞扬”团体花样跳绳共分两部分内容:一是由学校自行设计音乐及绳操动作,编排“黄渠中学花式跳绳操”,组织学生开展课间实践,学生参与率为100%;二是成立黄渠中学花式跳绳表演队,参与学生占年级学生的40%左右。花式跳绳自开展以来,摒弃了传统广播体操机械、单一、毫无生机的状况,改变了学生不愿动、不想动的慵懒现状,适当加强的运动量不但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有效提升了学生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对学生体质健康裨益深远。
2016年9月,在首届敦煌丝路文博会期间,黄渠中学少年宫乡村少年太平鼓队参加敦煌市青少年非物质文化传习观摩演出,获得参观嘉宾一致好评。2016年12月,敦煌市电视台《社会报道》栏目专期报道黄渠中学乡村少年宫特色项目建设成果,“乡村少年社火队”、“五彩创意手工坊”、“绳舞飞扬”团体花样跳绳等特色活动都得到了一一展示。2017年6月,在敦煌市教育系统举办的“同抒经典情·共筑中国梦”文艺展演活动中,黄渠中学以少年宫特色舞蹈、合唱、花式跳绳、太平鼓为基础报送的节目《欢乐校园,筑梦中国》荣获敦煌市慶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文艺展演二等奖,农村学校第一名的好成绩。
特色是“优势”,特色是“亮点”,特色更是“竞争力”。“作为一所农村学校,我们要打造富有特色的乡村学校少年宫,让乡村学校少年宫得到和谐发展,让孩子们得到健康、快乐、幸福的成长。”敦煌市黄渠中学校长杜远鸿说道。
校园文化任重而道远,求索之路漫漫而艰辛。“当下,受流行文化影响的乡村孩子,对传统文化、乡土文化有一定的疏离,容易形成文化断层,黄渠中学少年宫充分挖掘乡土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太平鼓、五彩创意手工坊等传统地方文化进校园。”黄渠中学校长杜远鸿介绍道:“太平鼓、手工坊在当地已有很长的历史,是老百姓最喜爱的民间项目,也是黄渠中学最具乡村特色的项目,打好‘乡村特色牌,要让乡村孩子得到乡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滋润,让学校少年宫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基地,让孩子们得到温厚乡土文化的滋养。‘人无我有,人优我特。要想在农村少年宫中有影响力,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乡村少年宫品牌。”
现在,这里是孩子们的快乐大本营,是孩子们的艺术殿堂,是孩子们的幸福乐园。在这里,孩子们真正实现了快乐学习、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敦煌市黄渠中学少年宫为农村孩子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编辑:郭裕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