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扶贫扶在关键处 立足长远拔穷根

2017-09-30敏维盛

甘肃教育 2017年16期
关键词:甘南州全州精准

敏维盛

教育扶贫是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方面,是扶贫治困的根本之策和基础工程,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推进甘南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基石。近年来,甘南州教育系统按照各级党委、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部署要求,把“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攻方向之一,将教育扶贫作为拔穷根、挪穷窝、改穷业、换穷貌的有力抓手,按照“全省有位、藏区领先”的发展定位,精准实施了一揽子强基计划,着力打造甘南教育品牌,推动教育提档升级,学前教育扩充资源保普惠、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促均衡、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发展提质量、中等职业教育整合资源扩规模、普通高考拓宽渠道求突破,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结构等方面改革创新,各级各类教育更加协调,人民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更加凸显,有力地助推了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和精准脱贫步伐。

跨越发展学前教育,不让一个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近年来,甘南州各级党政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把推进学前教育发展作为补短板、调结构、促公平和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坚持“公益性、普惠性”的原则,制定出台了《甘南州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意见》《甘南州人民政府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实施意见》《甘南州学前教育幼儿园建设规划》《甘南州第二期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四抓四促”(抓建设、促普及,抓管理、促规范,抓队伍、提质量,抓特色、促内涵)的工作思路,按照“广覆盖、保基本”的工作要求,想方设法扩充学前教育资源,州、县、乡三级联动的学前教育管理和服务机制不断完善,评估认定了2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12所州级示范性幼儿园,7所省级一类幼儿园、1所州级一类幼儿园,8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五年内投入5.13亿元,实施了500人以上有需求的自然村幼儿园全覆盖工程,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幼儿园170所,已经开办的幼儿园281所,比2010年增加了265所,实现了1500人以上行政村幼儿园全覆盖,500人以上生态文明小康村幼儿园全覆盖;近三年共招录(转岗)幼儿教师946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建民营”等途径补充159名幼儿教师;全州在园幼儿达到23728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1.09%,比2010年的13.5%提高了67.59个百分点,特别是农牧村儿童入园率的快速提高,有效解放了农牧村家庭劳动力,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脱贫致富,让贫困地区幼儿真正不输在起跑线上。

大力改善办学条件,让每个孩子接受优质公平的教育

2011年全面实现“两基”目标以来,甘南州各县市着力健全完善鞏固提高“两基”成果的长效机制,多措并举,持续发力,狠抓控辍劝返复学工作,确保了一个孩子都不掉队。特别是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持续发展,确保了每个适龄儿童少年“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吃得饱”,全州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2.8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3.6%。近几年全州投入15.76亿元,实施了藏区专项、全面改薄等项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校舍总面积达到174.7万m2,生均小学12.21m2、中学15.29m2、幼儿园7.42m2。中小学1人1桌1椅(凳)再次更新,寄宿制学校实现1人1床;中小学生均图书达到国家二类标准,仪器设备值均达到甘肃省标准,义务教育学校实现了班班通全覆盖,农牧村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6年舟曲县率先通过了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评估验收,合作市、卓尼县、玛曲县将于2017年接受国家评估验收,全州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有力的促进了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优质的教育。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让每一个孩子拥有一技之长

职业教育是实现精准脱贫、提升人生价值、摆脱代际贫困的有效方式。近几年来,甘南州坚持科学谋划,制定出台了《甘南州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甘南州职业教育“一州一校”建设规划》和《甘南州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5年—2020年)》,统筹城乡资源,合力推进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有力地提升了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2011年起投入2.2亿元,整合州属4所中专,高规格新建甘南州中等职业学校,规划总占地300.67亩,总建筑面积10m2,在此基础上将升格建设高等职业院校,这一发展思路和做法走在了全国藏区前列,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同时,深入推进“2+2+1”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州内中专学校与省中医学院、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武威职业学院等高等院校实现了联合办学;与黑龙江畜牧兽医职教集团、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广州工商学院等省外高等院校签订的对口支援框架性协议逐步落实,全州中职教育招生数从2012年的454人增加到2016年的1079人。

师资建设双向加力,确保乡村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

甘南州将教师队伍建设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制定了《甘南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按照“一提高、两加大”的思路,突出精准施策,突破瓶颈制约,切实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一提高”:着力提高乡村教师待遇。2013年以来投入8678万元,新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1054套。2015-2016年共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3463.43万元,2016年全州5650名乡村教师平均月补助标准达325.15元。从2015年秋季学期开始,州、县市按每月200—300元标准发放班主任岗位补助,2016年落实班主任岗位补助735万元。职称评聘在限额内优先考虑乡村教师,落实英语、计算机免试政策,对论文不作刚性要求。“两加大”:加大对口支教力度,加大教师交流轮岗力度。我州将“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作为助推教育扶贫的重要抓手,在“三区”支教教师每年享受1.8万元生活补助的基础上,要求“城市中小学教师晋升高一级教师职称(职务),应有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2年以上(累计)的经历”,从政策和待遇双向入手,激励城市教师支援乡村教育。endprint

2014-2017年,来自张掖、武威、省财政学校的优秀中小学教师在甘南州支教289人(次),州内选派382名城镇学校优秀教师到乡以下中小学开展了支教。2015年起实施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顶岗支教计划,省教育厅每年从西北师大、河西学院等4所省内高校选派300名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到我州基层幼儿园支教,有效缓解了幼儿园师资短缺问题。同时,坚持实行县域城乡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建立了县域内教师流动交流机制,采取定期交流、学区一体化管理、对口支援等多种方式,推动县城学校教师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推动乡中心学校教师到村小、教学点交流轮岗,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教师队伍的持续稳定,为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积极争取政策,让更多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为了让更多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甘南州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政策支持,实施高考“双记总分”改革,拓宽了双语类学生报考普通院校渠道,累计有3676名双语类学生进入普通院校,在此基础上,实施了少数民族紧缺人才藏区专项招生计划,在省内普通高校首次单列了双语类专项计划,2016年定向培养双语类政法、师范、医学、理工、农林畜牧、水利、文化、旅游紧缺人才527名。2012年开始,实施了“9+3”藏区免费中职教育,近4年共招生1655名,使更多初中毕业生接受了优质的职业教育,有效缓解了中职生源萎缩、职普比失衡的情况。

同时,甘南州州在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12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实施“内地普通高中民族班扩招工程”,再次拓宽了少数民族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途径,有力地促进了各族学生的交流交往交融。

精准落实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扶贫助学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甘南州构建了以政府资助为主、社会资助为辅、多渠道筹措助学资金的三维助学体系,全面落实了学生资助各项政策。近五年来,落实义务教育保障新机制政策资金15.13亿元,寄宿生生活补助从2010年的每生每年1200元提高到2200元;落实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6778万元,累计资助学生4.72万人(次);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2057万元,资助学生1.25万人(次)。

在此基础上,州、县市投入资金2478万元,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农牧村学前教育阶段幼儿营养改善计划和农牧村学前教育公用经费纳入地方财政保障政策;2012年以来,各级按生均每年900—1100元的标准补助普通高中公用经费,所有高中生免收学杂费、住宿费、取暖费、保險费等,累计投入资金7416.2万元,全州学前和高中教育实现了低标准免费。特别是2016年,省政府为在园幼儿按每人每年1000元标准免除保教费(补助)、对建档立卡户在园幼儿每人每年再增加1000元补助资金,落实资金2462万元,受助幼儿4.9万人次;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普通高中学生按每人每年800元标准免学杂费和书本费,共落实资金404万元,受助学生1万人次;为省内高职院校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免学费和书本费资金1407万元,受助学生2724人;同时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了生源地助学贷款,做到了应贷尽贷,确保了“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编辑:蔡扬宗endprint

猜你喜欢

甘南州全州精准
《全州三江口》
欧来荣作品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基于GIS的甘肃省甘南州垃圾填埋场适宜性分析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二首
Reflections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English Read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s
基于DEM的1983-2012年甘南州降水空间变化趋势及特征
广西全州小源铅锌矿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及找矿方向探讨
甘南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