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实物共享”到“信用共享”

2017-09-29庄文静

中外管理 2017年5期
关键词:个人信用押金芝麻

庄文静

有这么一幕:

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推着一辆某品牌共享单车过马路,对身边的父母说:“先退出还车吧,反正也能骑,骑到咱家楼下,反正也没有定位。”父母坦然应之。

这不禁让人很痛心,占便宜、毫无诚信的姿态在一个10岁孩子的身匕体现得如此明显。一个本应纯洁正直的孩子都尚且如此,实在令人咂舌,更不必说那些乱停乱放、扔车进河、挂车上树、公车私用、把车叠罗汉的成年人了。

共享单车创造了美好的出行,却也放大了某些人的“阴暗”本性——无诚信。

这直接带来一个社会问题:如何通过共享单车的“实物共享”,从而实现全社会的“信用共享”?

信用破产是最大的危机

在德国,一些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售票是自助的,出行的人们根据目的地自行买票。而且没有检票员,甚至连随机陛的抽查都非常少,一位中国留学生发现了这个管理上的漏洞以后,在几年的留学生活中,他没有买过票却只被抓过三次。

毕业后,他开始在当地找工作。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他,向许多跨国公司投递简历,均被拒绝。最后一次,终于“真相大白”,他应聘的那家公司给出了理由:“第一,你不尊重规则,不仅如此,你还擅于发现规则中的漏洞并恶意使用;第二,你不值得信任,为了节约成本,我们没有办法设置复杂的监督机构,正如我们的公共交通系统一样。所以我们没有办法雇佣你。可以确切地说,在这个国家甚至整个欧盟,你可能找不到雇佣你的公司,因为没人会冒这个险的。”

在发达国家,个人信用记录早已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一个人没有信用,将寸步难行。甚至一些信用“破产”的人,不得不去国外工作和生活。

但在中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才刚刚开始。因此,推进信用信息开放共享、加快培育信用服务市场、切实提高司法制度效力和探索信用制度创新应用成为焦点。特别是在共享经济持续发展的当下,“信用共享”更是时不我待。

共享单车暴露的信用问题,正在为人们所诟病。倘若通过共享单车这一全新的商业模式来唤醒人们的信用危机,采取适当措施加速全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那将是最大的利好——甚至大于解决出行问题本身。

想想看,共享单车市场5000万注册用户的“流量人口”,难道不可以成为提升整个社会道德素养、文明程度和诚信水平的“培养入口”吗?同时,其高频次的、几乎无处不在的场景,都更适合成为催生信用体系不断完善的人口。

“信用共享”造就社会诚信

3月16日,ofo与蚂蚁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达成战略合作,似乎预示着“免押金”用车的“信用解锁”时代到来。通过引入芝麻信用等外部征信体系来减免押金,不仅是一个逢时的营销策略,更是用户、共享单车公司、芝麻信用三方的“三赢”。

与此同时,一些城市开始着手共享单车规范管理方案的制定与出台。据央视网报道,海口市原则审议通过了《共享单车规范管理实施方案》和《支持和鼓勵共享单车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个人不规范使用共享单车行为将被纳入个人信用记录。

从用户层面看,可规范用户用车行为,保障和提升个人信用水平;从公司层面看,也能缓解在押金上被诟病的资金用途问题,提升组织信用水平;从芝麻信用方面看,除延伸至更多的金融消费场景外,也是一个很好地完善自身征信体系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机会。

“很多人以为中国没有共享的文化,其实不是文化的问题,是社会机制的问题。”小猪短租创始人陈驰表示,“信息公开在共享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共享单车的用户第一次使用和注册单车时,就要填写个人的真实信息,个人信用体系正在被绑定,谁还能“胡来”、“不守规矩”?

而对于共享单车公司来说,如何让用户对押金安全放心?又在促进企业诚信的形成。比如,摩拜与招商银行达成了战略合作,独立开辟了“押金账户”,由招商银行全权代为管理。

在信用机制保障下的共享经济模式,必将使人从利己开始转变为利他。这不是文化的改变,而是社会机制的改变带来的人的行为模式的改变。

一个创新的商业模式,不仅要创造经济价值和商业价值,而且能够对整个社会风气、国民素质提升产生推动与影响作用,其社会价值便无法估量!

责任编辑:朱丽endprint

猜你喜欢

个人信用押金芝麻
香喷喷的芝麻
个人信用信息何以应由宪法保护?——一个制度论证的进路
花式退押金
一品芝麻狐 第四回
一品芝麻狐 第二回
一品芝麻狐 第五回
共享单车押金难退引发的思考
论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制度
个人信用云平台
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将直接与个人信用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