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投资状况及完善措施
2017-09-29魏朝梅
魏朝梅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殊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家长是特殊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家庭教育投资是特殊儿童教育成长中的重中之重。本文基于十堰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投资的问卷调查,通过对十堰市6所特殊教育学校共计两百余名儿童家庭对教育投资进行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十堰市不同经济水平地区特殊家庭的教育投资情况和观念,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
【关键词】特殊儿童 ; 家庭教育投资 ; 十堰市
【中图分类号】G76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232-01
家长是特殊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家庭教育投资是特殊儿童教育成长中的重中之重。在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非义务教育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投人机制 。目前我国对于家庭教育投入的相关研究不是很充足、研究全面性研究深度不够,因此进一步研究家庭教育投入情况特殊教育的后续发展非常重要。
一、十堰市特殊儿童家庭投资特点
(一)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投资受到重视
随着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提升,大家对于特殊教育的认识较前有明显提升,只有少数的父母认为特殊教育是无用。尽管父母的文化水平对家庭对特殊教育的投资有一定影响,但比过去有所减轻,知识改变命运以深入人心,部分农村地区的父母对于特殊儿童教育是渴求的。
(二)对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不明确
在回答“特殊儿童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时,部分家长认为特殊教育是没有作用的,甚至认为只是在学校里有人看管。由此可以看出这部分家长对自己特殊孩子是失望的和消极的心态。另外一些家长愿意为孩子付出所有但对孩子的未来仍然表示深深的担忧和无奈。只有少部分家长希望孩子可以学习一门技能来养活自己,弥补自己的生理缺陷。最理想的前景莫过于帮助孩子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三)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投资结构不合理
有些家长重视对孩子以货币形式的投入,会给孩子康复辅导班,还有些家长进行医学康复,购买辅助器材,但是轻视对孩子陪护时间的投入。由此看来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投入的时间和感情十分有限,主要原因很大比例的父母并没有意识到陪护时间投资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意义。更有部分家庭工作负担重以致于忽视了对孩子的陪伴。
(四)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投资的形式单一
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孩子的父母会给他们报康复辅导班,少量家庭会给他们进行医学康复,甚至购买辅助器材,但问及如何选择时,父母表示:“不知道或者看别人买啥就买啥”。由此可見,在孩子教育投资选择上表现的很茫然。家长欠缺科学的特教知识,而且学习的意识不强,学习渠道单一。目前经济水平一般的地区,在注重孩子的生活技能教育方面涉及较少,因此也使得大家对孩子的培养仅仅是文化教育,但政府和社会已经在逐渐引入类似的教育方式。
(五)部分家庭特殊教育投资被医疗费用挤压
康复方面的投资,可能改善孩子目前的功能障碍,因此家庭条件较好的父母几乎没有放弃过继续康复治疗,但也给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自然也影响了家庭对特殊儿童对教育投资。
二、完善十堰市义务教育阶段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投资的思考
(一)加大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投资意义的宣传力度
一方面,建议教育部门能在教育的宣传工作中增加对特殊教育的意义的解读,以便特殊家庭能够更好的了解特殊教育;其次,学校加强定期与家长的沟通,上门走访,定期举办短时的科学宣教和培训;其三,可以借助时下发达的网络系统,建立特殊教育的板块,定期发布特殊教育宣传文章,定期解读国家对于特殊教育的政策,并能够在平台互动、定期进行回访调查,及时解读特殊家庭对于特殊教育的困惑,如此来加强家庭和全社会对特殊教育的认识。
(二)以学校为主指导特殊儿童家庭作出合理的教育投资决策
多数特殊儿童家长往往缺乏专业、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一方面,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亲子活动,通过生动、形象的教育方法,让父母参与子女的教育;第二方面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和儿童的实际及家长的不同状况有针对性地通过专题讲座,专题辅导,专题讨论等形式进行授课,让家长了解特殊儿童;其次,学校带领家长学习讨论我国有关残疾人生活、教育、就业问题的相关政策,提高家长对特殊教育政策法规的认识,以便作出合理的教育投资决策。
(三)借助无障碍社区建设减轻生活成本对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投资的“挤压”
特殊儿童家庭的教育投资与普通儿童家庭教育投资的一项主要区别就是生活开支和医疗费用压力大,从而使得家长选择更保守的教育投资方案。如果能帮助减轻他们的生活和医疗负担,将有可能提高家庭的教育投资水平。特殊儿童的生活开支中,有一部分是因为社区为残障人群提供的公共服务有限而发生的。比如因为缺少便于残障群体出行的道路与设施、交通设备等,导致残障儿童需要更多的成人陪护,或需要专门购买特殊的器械和设备。如果特殊儿童所在的社区实现无障碍化,就能帮助他们的家长节省这些开支。家长也就有能力增加对孩子特殊教育的投资。
(四)寻求社会和民间组织对特殊儿童对教育捐赠
特殊家庭的经济压力相对较大,因此做好特殊儿童的教育工作,首要能够在经济和物质给予帮助,减轻特殊教育投入的负担。单靠政府或家庭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建立特殊儿童教育多部门支持系统,深化推进融合教育,加强对特殊儿童教育的投入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特殊儿童的资助体系。政府应结合教育、医疗、财政、民政、残联情况,并寻求社会团体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其次可以鼓励那些接受残疾人的事业单位能更多的投入到特殊儿童的教育上。
参考文献
[1]曹思芹.小儿童家庭校外教育投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2010
[2]丁红兵.河北省听障儿童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J].中国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7(4)
[3]尹敏,施焰.中小儿童家庭教育投资现状调查与思考[J].曲靖师范学院报,2003(1)
[4]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版
[5]龚继红,钟涨宝.农村家庭子女性别结构对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影响[J].青年研究,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