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

2017-09-29卢翠凤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教学

卢翠凤

【摘要】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成熟给现代语文教学更大的发展空间,微课以其超越时空、短小精悍、问题聚焦、资源情景化等特点应运而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微课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时效、创新课堂组织形式。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206-01

一、什么是微课

“微课”是以多媒体资源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特点和优势

1.打破时空,实现自主学习

微课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共享。它以数字媒体的形式呈现,能让学生根据自己所需在课后或课前利用微课资源,自主学习所需的知识,从而达到更有效的意义建构。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园地二的日积月累关于思乡、思友之情的诗句时,我设计了一个六分钟的关于诗句、诗人的情景动画让学生课后学习,这样既能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更深入理解诗句背景,也能在有限时间内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不但学生能实现这种超时空的自主学习,教师也能通过微课实现在线交流,同时也可分享优质的微课资源给其他学习者,共同学习与交流。这就打破了地域限制,给师生一个更广的学习空间。

2.短小精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证实:人类在记忆持久性上一般能记住自己听到内容的 20%,看到内容的 30%,听到和看到内容的 50%。”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微课声色一体、图文并茂,从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持久,保证了思维的独立性和活跃性。相对传统的40分钟教学视频来说,微课具有微的特征。可以使学习者在短时间内,在“无疲劳”的专注状态下接受重要信息,令学习者印象深刻,利于记忆。

3.主题清晰,教学目标明确

相对于内容广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焦,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教学的需要和学生接受的方式:“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重点、难点、疑点)的教学,它把教材内容进行碎片化、情景化、重组整合,把教学的重难点制作成生动形象、简单易懂、随时随地可以观看的视频。这类视频更适用于一些模块式的教学内容,比如:修辞手法的教学、引号作用的教学。将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与传统讲授式教学互相融合,能让学生在短小的时间内,聚焦有效的学习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优化教学效果。

三、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究

1.巧用“微拓展”,自建知识体系

课外拓展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延伸,具有“有限时空、无限想象”的特点,能够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激活思维、发现问题、聚焦问题。在引导学生课外拓展时,可以多借用巧用微课形式。如在“开卷是否有益”作文课上,通过微课创设“开卷是否有益”的情境,折射相关社会心理,放完后就引起了学生的热烈讨论,讨论的深度涉及开卷程度、益处、弊处、如何监管等一系列问题。讨论过后,该教师又投放相关的社会新闻,进一步打开了学生的思路。这种做法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很有帮助。另外,小学语文的课文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生活中各个方面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带来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让学生真实的体会到课文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帮助学生深刻的理解课文的含义。

2.精选“微片段”,强化学习指导

微课具有聚焦的特点,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和易混淆点,拓展学生思维,强化理解效果,完成知识内化。如对《去年的树》一文的教学,我抓住鸟儿的四次对话,即鸟儿离开树时承诺明年回来唱歌给树听的对话、明年回来鸟儿找不到树和树根的对话、鸟儿飞到工厂和大门的对话、油灯旁鸟儿和小女孩的对话制作微课,呈现出鸟儿的心理变化,突出鸟儿对树的真挚情感,在几次对话中将友谊“定格”。让学生在学习作者文章构思、实现语文工具性的同时,更好地感受文章的人文情怀,实现语文课程标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目标。

3.巧设“微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小学生因为年龄的特点,对于课文的部分内容很难领会。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特别注意创设有效的语文情境,先声夺人,使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文本,积极主动探究知识。而微课以视频为核心内容,感染性强,它能把学习者快速带入到特定的情景,尊重学生的自我价值与情感体验,让学生更加自由地联想,从而实现知识的自我重建。如《观潮》一文的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讲解很难让学生体验出钱塘江大潮的壮观,而微课通过相关的视频可以让学生产生视觉冲击,具象的呈现方式更容易让学生直接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4.适时“微练习”,实现自主个性学习

微课打破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将课堂教学过程录制下来,制作成微课发给学生,学生通过移动设备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都能够进行课前预习以及课后的知识巩固。例如,在小学语文的“说话的标点”这一练习中,教师可以在讲解后将三种说话标点练习以及正确的句型、句式制作成生动形象的微课课件,让学生观看、练习,“微课练”不仅检测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更突出了学生的学习差异性和接受程度,而且验证和反馈出教师的教学效率,为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以学定教”,更好地查漏补缺,开展个性化指导,促进他们的成长和进步,提供了有效路径。

總之,小学语文教学应积极利用微课资源,打破时空的限制,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微拓展”、”“微片段”、“微情境”、“微练习”,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

参考文献

[1]刘红霞,赵蔚等.基于微课本体特征的教学行为设计与实践反思[巧现代教育技术.2014):14-19.

[2]黄红霞.浅论微课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考试周刊,2014(82).

[3]叶和明.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学习(上),2015(1).

[4]姚润梅.试论“微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5(1).

猜你喜欢

微课小学语文教学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