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改革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关系的研究

2017-09-29唐翠冰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关系课程改革研究

【摘要】语文一直以来都是所有学科中最重要的一门,因为语文包含了育人的作用,而且对于小学生来说正好是建立三观之初,是育人教育之根本,所以如何合理的对小学生进行有效地语文教学是社会思考的问题,在课程改革下,文章将小学语文学科从“好课”标准、发展性教育评价、组织学生讨论艺术三方面进行研究课程改革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直接和间接的关系。

【关键词】课程改革;小学语文;关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152-02

随着教育不断的改革发展,现如今新课改更多的教育方针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也就是说教育整个过程都需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因此小学语文学科课程也随之进行一些改革,其中文章从有“好课”标准、发展性教育评价、组织学生讨论艺术三方面进行研究,进而探讨课程改革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直接和间接的关系。

一、课改背景下的“好课”标准的研究

在新课改之下,已经不重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就是“教什么”以及“如何去教”的教学方式逐渐被淘汰,现在更注重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学生要“怎么去学”和“让学生喜欢”才是目前教学中需要被重视的,而“好课”的评价标准就是学生喜欢去学、能够提高教学效率、站在学生角度思考以及认证对待每一个学生。比方说,在小学课文中有一篇课文《一次比一次进步》,文章讲述的是燕子妈妈让自己孩子观察茄子和冬瓜的不同之处,那么教师在讲课之前,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都准备不同却又相似的两样东西,例如西瓜和南瓜这两样物品让学生进行观察,首先学生的好奇心被勾出来了,因为西瓜学生可能常见,但是南瓜却不一定常见,所以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更细心的进行观察,然后教师通过文章的方法,先让学生进行观察两样物品的不同之处,然后引导鼓励学生继续进行深入挖掘,再将两种瓜切开让学生更好的观察不同,接着再引进课文进行教学,学生就会了解课文的意思,也会让学生学会“仔细观察了解事物特点”的道理。通过这样的事例和学生自己亲自的体验就会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提高教学的效率,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一堂“好课”的标准就需要教师既能够掌握好教学目标进度,与此同时还能吸引学生上课的精力、把握好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的效率等等,这样一来才能够提高小学生对语文课堂的接收能力,这也是课程改革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最直接的关系,就是课程改革直接的影响了小学语文学科课程。

二、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程发展性教育评价研究

首先,发展性教育评价对学生素质全面发展都有一定的帮助,另外对于学生进行分别评价可以使不同学生都能够被关注到,不会产生区别对待以致学生产生不舒服感,而且新課改之后提升了评价机制,从多元化进行评价,可以对小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的考察。所以,新课改下将发展性教育评价落实到小学教育中,可以提升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对学生和老师双方都有着良好的影响力。比方说,在小学生进行组队探讨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要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价,例如本来就非常优秀的学生,教师在做评价的时候,要考虑到小学生容易骄傲的性格,在评价的时候适当的让他们明白他们做的很棒但是还有美中不足的地方,使他们既能得到夸奖自信满满又不会骄傲,例如“萌萌真棒,这也能够答上来,但是呢这个问题还有一点回答的不完美。”等类似的话语,在不破坏学生积极的情况下,既表扬了学生又不会让学生感到骄傲;对于中等的学生教师可以正常的对学生进行评价就可以,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得到了表扬,而且还能够从教师那里获得更多的自信,例如“这个问题能够答上来,萌萌你真棒。”等类似的平淡的话语,不仅表扬了学生而且同时学生也获得了自信,在之后学生就会更勇于发言和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对于那些差一点的学生就需要教师更多的鼓励,所以在评价上教师对于这样的学生更应该关注一些,并且对于这样的学生即使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回答错了,也一定要说他们回答的不错,然后委婉的指出正确的做法,这样一来教师不会破坏学生的自尊,同时也不会伤到学生的自信心,例如“萌萌这个问题呢你回答的确实不错,但是还有一点小问题,你想想如果要是(引导学生正确答案)这么答呢?会不会更好一些呢?”等类似的表扬技巧,不仅不会让学生自卑,而且还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上教师的同时,喜欢上语文课。所以这也是课程改革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间接的关系,就是课程改革间接的推动小学语文学科课程进行改革。

三、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的艺术

小学生是一个非常活跃的集体,他们非常的好动、活泼、聪明,但是一味的教师进行授课教学,这种授课的方式并不是学生喜欢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对学生进行组织讨论,对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合作意识、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等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首先,在组织讨论的过程中,要做到一视同仁,将学生进行分组,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况,然后按照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况将学生进行合理公平的分组;其次将讨论问题给到学生,让学生集思广益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学会聆听和沟通,在沟通过程中要学会独立思考,要知道别人的思想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自己要有自己的思想,并且在讨论的过程中需要提出来进行分享讨论;然后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每个小组中间巡视,查看哪个小组需要帮助,并且给予没有干预性的帮助;最后整个小组选举自己的小组组长,由组长进行最后的总结。这样一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活动,对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意识、独立思考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比方说,小学课文中的《比尾巴》,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三种动物的尾巴都是什么样子的,针对这种课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思考每个不同的动物的尾巴,例如教师可以问类似“大家觉得谁的尾巴和猴子一样的长?”、“谁的尾巴也和小兔子一样的短?”、“谁的尾巴又和我们人的头发一样呢?”等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思考讨论,让学生可以自由开拓思维,在活跃的环境下,一来学生不会觉得课堂枯燥乏味,二来可以发展学生活跃的思维,三来小学生喜欢无拘无束,他们可以感觉到轻松。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思维活跃性,而且组织学生讨论的艺术还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同时这也是连接课程改革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关系的纽带,使课程改革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连接在一起。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语文一直以来都是所有学科中最重要的一门,随着教育不断的改革发展,小学语文在新课改下,更多的教育方针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也就是说教育整个过程都需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文章从“好课”标准研究讲述了课程改革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直接的关系,从发展性教育评价讲述了课程改革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间接关系,而对组织学生讨论艺术的研究,则是课程改革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中的纽带。所以课程改革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密切,而且课程改革也同时推动了小学语文学科课程的改革,促进小学语文更好的教学发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吕倩.烹出语文课的“四味”——浅谈一堂好课的标准[J].学周刊,2016,29:36-37.

[2]徐延强.略论一堂好的语文课[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一)[C].,2016:2.

[3]沈雪敏.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的技巧[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01:106.

[4]赵学忠.怎样在语文教学中组织好学生的课堂讨论[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04:394.

[5]窦体红.运用语文课程评价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J].中国民族教育,2013,11:37-38.

作者简介:唐翠冰(1970-),女,四川宜宾人,大学本科,小学一级教师,现在横琴新区督研室负责小学语文教研工作。

猜你喜欢

关系课程改革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