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分析和教学改革对策

2017-09-29缪德益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学习倦怠改革对策中职生

缪德益

【摘要】本文以中职生的学习倦怠为研究内容,深入探究学习倦怠产生的根源,从其自身、家庭、学校三个维度分析造成学生学习倦怠的主要原因。调查研究发现其中学校的教育教学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本文从教育教学这个角度提出改变中职生学习倦怠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中职生;学习倦怠;原因分析;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121-01

近几年来,各地的职业教育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每个学校年终总结时都可列举出许多的“办学成就”,但当前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仍存在许多问题。这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很多学生的厌学弃学等学习倦怠问题。在职业学校,常见的不良现象是,学生上课无精打采,作业潦草抄袭应付甚至不交,课余时间沉溺手机游戏。为了探寻中职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对温州X职业学校23名学生进行了访谈,其中男生16名,约占70%;女生7名,约占30%。根据这些受访者的学习生活经历,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在深入访谈学生中重点挖掘了6位,对他们的访谈进行了深度分析与解读。

一、职高学生学习倦怠的表现

在访谈中,C学生谈到自己在职业学校学习中找不到自己的目标,课外时间沉迷手机游戏。访谈的对象中有70%的学生都有类似的表述,学习缺乏兴趣,缺乏明确的目标。Y学生说,“上课容易犯困,觉得所学的东西乏味、枯燥,常感烦闷,想去改变这种状态但最终还是得过且过。”访谈的对象中有86%的学生都不喜欢上英语课、数学课等,还有枯燥的专业课。通过访谈和长期的观察发现,中职生学习倦怠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学习精力不足,毅力不足,缺乏活力;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学习缺乏兴趣;技能课堂学生动手能力差,不思变通;习惯散漫,对很多事无所谓等。

二、中职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分析

(一)自身及家庭的原因

1.中职生缺乏学习动力和学习目标。进入职业学校后失去了学习目标,没有了学习动力,在思想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得过且过,同时又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容易沉迷网络。

2.家长对中职生的期望值偏低。职高学生在进入职高学校前成绩普遍较差,生性顽皮,是多数家长眼中的 “难管孩子”。

(二)学校的原因

1.教学内容单一、乏味。教学内容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职高的教育教学内容长期罔顾现实,既脱离了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也严重脱离学生学习能力。该X职业学校的文化课所占课时量过多,专业课课时量远远少于文化课的课时量。再是,需要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必学内容在未来的工作中所用机会甚少,如数学和英语等。耗费的精力和时间过多,影响了学生对其它专业学科的学习。47%的访谈对象认为这种对必修科目的设置不当使得学习的付出与获得不成比例,得不偿失。即使是重要的专业课,也存在着理论教材过于抽象,理论课与实践操作课课时比例安排极不合理的问题。

2.教育教学方式陈旧落后。大多职业学校仍然沿袭的是初中阶段应试教育中只重课堂和理论的教学方式,上课方式“满堂灌”现象严重,很多学生直至拿到毕业证书也没有相应的实习经历。大部分职业学校仍采用一元量化、分数排名等评估方式,忽视学生的个性特长和课余爱好。例如,温州X职业学校的专业课的教学方式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较少的实践技能教学,技能课教学基本在教室或实验室里模拟操作,难以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设置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

三、中职生学习倦怠的对策研究

通过对中职生学习倦态的问题表现以及原因分析造成学生厌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自身、家庭、学校教育等三个方面,调查研究发现其中学校的教育教学是最为重要的因素,所以本文从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这个角度出发进行对策研究,要提高职业学校办学实效,改善职业学校社会形象,需从以下两方面入手才能帮助职高学生走出学习倦怠的困境。

(一)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深化课堂改革,促进有效教学的实施

首先,压缩“文化课”,增加“实践课”、“人文课”等选修课。增设人文课程可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职业兴趣。一个疲倦而厌烦的工人,不管他有多么熟练的技能,也不会生产出大量的一流产品,所以開设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想象力的人文课程就显得十分重要。同时,要落实课堂改革,传统授课方式要转化为实践教学效果较好的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比如微课、微视频的应用(让中职生在课前的预习环节,课后的复习环节通过自主学习来查漏补缺)。对职业学校来说,适当压缩数学和英语的课时量,用以增加专业学习时间,增加选修课课时量,特别是实习操作的时间。只有最贴近生活需要、最贴近学生需要的课程,才最容易为学生接受,让学生乐学。此外,还可引进优秀的专业技能教师,与相关企业结对,实现校企联盟或校企合作,为学生的技能学习创造充分条件。

(二)改革现行的评价机制

首先要改革现行的对职高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机制。成绩考核、分数量化这种单一考核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学分制的实行,有助于改革对学生学业“一元量化”的评价方式,是个良好的开端。建议进一步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对学生的学业成就作全方位、多元化的考核记录。其次是改革现有的对职业学校办学业绩的评价机制。评价一所学校办学成就的最根本的依据,应该是从你这所学校毕业的所有学生的人生成就[7]。这样的评价在数据收集和分析方面都会有很多困难,在西方国家是由诸多民间组织、中立组织完成的。中国随着民间组织、中立组织的健康发展,将来由他们来制定学校办学质量的公正评估,使学校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一个根本的导向。对于职业学校,这样的评估导向也是引导职业学校加大改革力度,最终可提高职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目前,我国职高学生中存在很多学习倦怠的现象,如果不及时纠正和引导,必将对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造成阻碍。要消除职高学生学习的倦怠现象,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向上性,除了要积极发挥学校的作用,更是需要社会、家庭、个人等多方面共同配合。作为职高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思考,勤于思考、探索,为我国职业教育的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丽,娴连榕.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福建:集美大学学报.2005(2).

[2]谢丽霞.当前大学生厌学情绪评析[J].山西: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8).

[3]黄卫平,李潜.学生学习倦怠原因及对策[J].北京:思想教育研究.2007(4).

[4]黄文利.大学生学习倦怠分析[J].湖北: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1(4).(转下页)

(接上页)[5]杨正梅.职业学校学生厌学的现状调查及对策[J].北京: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23).

[6]乌川,如何调动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J].黑龙江:职业技术.2006(12).

[7]薛涌.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72.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倦怠改革对策中职生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倦怠原因分析及对策探究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分析
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专业承诺的关系研究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