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教学方法改革
2017-09-29杨雪菲
【摘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学生承受非常大的就业压力。所以,在高校开展就业指导课程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高校所开展的就业指导课程当中,教学方法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这就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改革,从而帮助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就业创业指导课程 ; 教学方法 ; 不足之处 ; 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114-01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就业问题以及创业问题。因此,国家有关教育部门要求在各个高校必须开设创业就业指导课程。但是,在具体开设课程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一些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课时非常少,缺乏比较专业的指导教师,种种因素都制约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有效性。在大部分的高校当中,都是采用非常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够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所以,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因此必须加强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方法的深入改革,提升学生的就业率。
一、目前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指导思想存在一些问题
在我国大部分的高校当中,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仅仅是为了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对于大学生并没有做到必要的专业指导。除此之外,在高校当中没有进行统一的规范的就业指导课程设置,具有非常大的随意性,指导思想本身就存在问题。
(二)没有实际的教学内容
在高效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当中,教学内容大多数是最新的就业信息以及作业时的技巧。对于课程的讲解,停留在信息分析以及应聘技巧的层面之上。对于学生自身的职业技能以及创造力的培养没有足够的重视。
(三)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在目前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当中,大多数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永远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层面之上,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学习到的只是一些表面上的书本知识。
(四)缺乏专业的就业创业指导教师
在目前的高校当中,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教师并不是专业的。他们的专业技能没有达到相关的要求和标准。所以,高效的就业创业指导的师资力量是非常薄弱的,这就导致高校当中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不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形式单一
在目前的情况之下,高效的就业指导课程大多是以课堂教学的形式为主。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不能够有效地开展。所以,这样的课堂是激发不起学生学习兴趣的。
(六)没有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在高校当中,有着非常多类型的专业,除此之外,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学习成绩也是存在差异的。在进行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过程中,一般都是通过大班授课,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以及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都是讲授相同的教学内容。这种做法,并没有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二、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分析
在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学方法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运用科学的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促使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有着更加有效的学习。结合高校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心理特征,应该开展多种的教学方式。其中包括,案例分析教学法、现场体验教学法以及情景模拟教学法。这样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有着非常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在高职院校的就业创业指导教学中,合理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
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进行就业创业指导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合理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可以对大学生产生行为导向的作用。在课堂教学当中,人类的营造出特定的情境。这种人为营造的教学情境,包括了所选择职业的相关知识以及行为,还可以教会学生一些职业技能和能力提升的方法。具体的形式,可以模拟大学生在面试的情境、并分别照同学进行角色的扮演。也可以采取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形式。
在对面试场景进行模拟的过程中,应该在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课堂上,模拟举办招聘活动,并且将面试的场景和环境氛围真实的呈现在同学的面前,从而可以让学生对其进行观察以及点评。采用这种情景模拟教学法对于学生来讲是有很多好处的。学生可以再观察其他同学面试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或者意识到一些面试中经常会犯的错误。
(二)在高职院校的就业创业指导教学中,合理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
在高等学校进行创业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时候,可以合理的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比较实际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专业的教师指导之下,学生对求职案例进行详尽的分析和思考,互相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从而做出一定的判断。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已经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的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通过比较典型的案例,将课堂生动化。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选择实际案例的时候,应该做到与时俱进,把握时代的发展形势,这样才可以对学生产生实际的帮助。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的进行讨论以及总结。
(三)在高职院校的就业创业指导教学中,合理采用现场体验的教学方法
由于高校具有非常优越的教学条件,所以,就业创业指导课堂的教师应该将课堂进行延伸,合理的进行课外实践教学。教师应该提前做好调查和分析,选择科学合理的求职现场,让学生亲身的去体会。通过这种现场体验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求职就业的认真态度。
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教师应组织大学生参加人才招聘会,学生可以在参加招聘会的过程中,感受就业形势,提升自身的忧患意识并且了解各种行业的具体情况。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中去进行参观以及考察,让学生感受严峻的工作情境,从而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三、结语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我国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就业指导工作也更加的艰巨。所以,必须对目前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及创新。在改革的过程中应该遵守相关的原则,采取具有可行性的改革措施,尝试采用更加丰富的教学方法,从而可以真正的帮助并且指导学生进行就业选择。
参考文献
[1]赵盼.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教学方法改革探讨与实践[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1).
[2]徐永波.参与教学法在《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中运用的探究[J].长江丛刊,2016(2).
[3]满丛英.进化教育论指导下的《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7(2).
作者簡介:杨雪菲(1988.10-)女,硕士,土家族。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思政教育,大学生就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