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培育阿昌民族乡经济发展新动力

2017-09-29高延芳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阿昌族民族旅游

高延芳

乡村旅游业集农业、农村旅游和农民接待服务为一体的体验型的休闲度假产品,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切入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加速民族地区特色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确保民族地区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梁河县曩宋阿昌族乡是全国3个阿昌族民族乡之一,经济欠发达,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压力大、任务艰巨,但乡村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是加速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必然选择。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旅游业以其投资少、见效快、利润大、污染少的优势成为许多地方的支出产业,被经济学家们称为“无烟工业”、“经济催化剂”、“朝阳产业”。乡村旅游作为人民回归自然的一种主要生态旅游形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所青睐,已成为旅游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得到迅速发展。乡村旅游业集农业、农村旅游和农民接待服务为一体的体验型的休闲度假产品,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切入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加速民族地区特色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确保民族地区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础理论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乡村旅游还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西班牙学者Gilbert and Tung认为:乡村旅游(Rural tourism)就是农户为游客提供吃饭与休息的地方,通过其耕作与放牧的场所使旅客达到娱乐休闲的目的。英国的Bramwell and Lane认为:乡村旅游不仅局限于在农耕场所进行休闲活动,除了以农业为基础的娱乐项目外,还应该包括森林探险,海底深潜,徒步登山等活动。部分中国学者将乡村旅游简单的定义为通过当地自然与人文景观达到吸引旅客的目的。综合各方主要观点,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对于多数西方发达国家而言,乡村旅游是工业城市污染和快节奏生活方式的产物。在中国,乡村旅游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旅游形式,更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是实现社会资源和文明成果在城乡之间共享以及财富重新分配的重要渠道,对于推进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弱化城乡差距,实现我国各地区的均衡发展有着显著的意义。

(二)乡村旅游的特点

1.资源的丰富性

各具特色的乡村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乡土文化艺术、乡村民居建筑、乡村传统劳作、农事节庆活动、农产品现场加工、民族饰品制作工艺、民族特色饮食体验等均可成为乡村旅游挖掘利用的重要资源。

2.活动的参与性

乡村旅游融观光、操作、购物为一体,其中参与性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根据参与活动内容和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无酬型参与、有偿型参与、品尝型参与、娱乐型参与和健身型参与等。旅客通过模仿、习作、体验等活动,提升自我的成就感、满足感和自豪感。

3.投资的节省性

乡村旅游以乡村特有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为基础,对现有农业资源略加整修、管理、包装,不需要大兴土木、不需要花巨资培植景点。相较于度假旅游、探险旅游、科考旅游等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特点。

4.产品的文化性

乡村旅游依托山、水、林、田等自然风光,以特色浓郁的建筑设施和特色活动项目为载体,如竹楼、泼水、目瑙纵歌、登窝罗、篝火等,展示“悠悠古韵,浓浓乡情”的美好画卷。乡村旅游以农事文化为主旋律,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和民族差异,带有朴实浓郁的乡土气息,包涵丰富的历史、经济、民俗、科学、文学等文化内涵。

5.发展的快速性

中国社科院舆情实验室发布2016年《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指数报告》指出,我国乡村旅游经历了初创期、发展期、扩张期和升级期,去年全国乡村旅游人次达13.6亿,乡村旅游从过去的小旅游、中旅游进入到大旅游时代。未来,消费者对乡村旅游的需求会不断升级,乡村旅游产品的品质也应继续提升。

(三)乡村旅游的类型

国外通常把乡村旅游划分为农业旅游、农庄旅游、绿色旅游、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旅游、以及外围区域旅游等。国内把乡村旅游基本类型归纳为: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光型乡村旅游;以为主休闲农庄、观光果园、茶园、花园、休闲渔场、农业教育园、农业科普示范园等为主题的农庄型旅游乡村旅游;以乡村民俗、乡村民族风情、传统文化、乡土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型乡村旅游;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康乐型乡村旅游。

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一)有利于增加农户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乡村特有的原生环境、乡村生活、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主要的资源条件和独有魅力,它对资本和专有旅游设施的依赖性较低,居民家庭接待是最为基本的旅游产品,乡村旅游业是增加农户收入最为直接、见效最快的途径。同时能带动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促进商品现代农业的发展,加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有利于形成新的产业链,培育发展新动力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分析表明,旅游产业能够影响带动和促进110多个行业的发展,旅游收入每增加1块钱就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增收4.3元。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形成旅农工、科工贸、产供销一条龙生产体系,其发展必然会带动农村商贸、饮食、交通、通讯、物流、快递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产业链,综合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加快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三)有利于民族地区对外开放,培育发展新理念

少數民族地区由于受居住环境、民族习俗、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群众普遍面临文化素质低、商品观念、价值观念、资本积累观念落后等问题。发展乡村旅游,四面八方旅客的大量涌入,打破民族地区原有封闭状态,形成一定规模的人流、信息流和商品流,促使少数民族群众与外界沟通交流,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更新观念、增加语言表达、改变旧的生活习惯、提升综合素养,形成适应形势发展的新理念。endprint

(四)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解决劳动力转移问题

“农村+旅游业”构成的乡村旅游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吸纳力强,就业门槛低、成本少、就业方式灵活,对不同类型的劳动者都有较大需求,能够大幅度增加不同层次劳动者就业容量,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的重要途径。世界旅游组织认为,旅游行业每增加就业1人,就会间接创造5个以上就业机会。在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业,为当地的失业群众提供就业饭碗,做到“离土不离乡”,增加劳动者收入。

(五)有利于促进产业相互渗透,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业,有利于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实现农业旅游化、旅游农业化。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范围,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效对接,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不断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三、梁河县曩宋阿昌族乡发展乡村旅游的产业基础

(一)乡村旅游资源丰富

曩宋阿昌族乡国土面积111.22平方公里,是全国3个阿昌族乡之一,辖区内主要聚居着汉、傣、阿昌、佤等12个民族,2016年,少数民族人口6357人,占总人口的25.9%,其中,阿昌族人口4432人,占全乡总人口的18%,主要分布于关璋、弄别、瑞泉、河东等村委会,人均纯收入6964元。曩宋阿昌乡是山坝结合的农业乡,是德宏的“北大门”,最高海拔2490米,最低海拔1070米,垂直高差1420米,属南亚热带气候,年均温度17.3℃至18.3℃,年降雨量在1349毫米左右,空气质量优良,发展乡村旅游的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有阿昌美食过手米线和火烧猪、闻名全国的阿昌刀、独具特色的阿昌民居、传统节日阿露窝罗节、民族乐器葫芦丝、风情浓郁的阿昌婚俗等。有滇皂荚、“小花鱼”、白花油茶、葡萄、黑木耳、稻花鱼等绿色生态食品,有热水塘温泉、青松寺、抗战遗址等旅游景点。

(二)交通便利

曩宋阿昌族乡位于梁河县东北部,距县人民政府驻地遮岛10.7公里,地处南甸坝子上部,大盈江两岸,东接平山乡,南连小厂、九保阿昌族乡,西靠河西乡,与腾冲县的荷花、中和、清水3乡镇相邻,距腾冲驼峰机场仅30分钟车程,是保(山)—瑞(丽)公路线上的一个重要枢纽,有梁河县“北大门”之称,随着新农村、美丽乡村和特色村寨建设的顺利推进,9个村委会全部实现通达,建制村公路通达率100%,交通十分便利,3G网络全覆盖,农村电网改造完成,通电率100%。

(三)国家大力支持

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进一步支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意见》第十二条,特别提出支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指出要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加强规划引导,研究制定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用地、财政、金融等扶持政策,加大配套公共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强化体验活动创意、农事景观设计,乡村文化开发,提升服务能力;保持传统乡村风貌、传承农耕文化,加强重要文化遗产发掘和保护,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创建水平,加大美丽乡村推进力度。同年8月,国办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开拓旅游消费空间。指出坚持乡村旅游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方向,完善休閑农业和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开展百万乡村旅游创客行动,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扶贫。

(四)纳入整族帮扶项目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南以及在贵州召开的部分省市扶贫开发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专项帮扶德宏州阿昌族。《云南省德宏州阿昌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脱贫发展规划》,把做优特色产业,着力打造特点鲜明、优势突出的特色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作为曩宋阿昌族乡的发展定位,做实旅游脱贫工作。梁河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六个一文化手册”暨一本阿昌族文化手册、一台民族文艺演出、一个民族特色旅游套餐、一次农耕文化体验、一个阿昌文化展馆、和一个阿昌文化风情村,把关璋、横路等阿昌村寨,着力打造民族风情浓郁、宜居宜旅的国家级阿昌族旅游村寨。让游客寄情于山水,感受古朴自然的民族文化,听阿昌山歌,品阿昌山茶、享阿昌美食,购阿昌特产,住阿昌小院,跳阿露窝罗。来一趟说走就走的“乡村田园生态休闲之旅”。

(五)有经验可以参考借鉴

纵观全国乡村旅游发展,不乏成功经验,有浙江安吉、福建长泰、贵州余庆等乡村旅游发展先进典型。周边地区有腾冲银杏村、和顺村、芒市勐戛河边寨、陇川户撒、盈江下勐劈等,学习借鉴这些成功的经验和运营模式,我们可以少走弯路,聚集后发优势。

四、梁河县曩宋阿昌族乡发展乡村旅游对策建议

(一)注重顶层设计,做好整体规划

由于各个乡村之间地理环境与民族文化间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因此,当地在打造自身特色的乡村旅游业时,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当地文化特色与自然优势,合理布局,搞好整体规划设计。一是结合各自然村实际,精心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以创建文明卫生镇、村活动为载体,高立意、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乡村旅游的保护与开发利用详细规划,明确保护内容和开发重点,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分阶段进行。二是聘请专业机构或人士编制景区(点)开发建设详细规划,使规划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三是结合《云南省德宏州阿昌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脱贫发展规划》,把乡村旅游纳入乡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并与产业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国土利用规划有效对接。四是明确乡村旅游发展定位和方向,突出曩宋特色,与周边乡镇和其他两个阿昌族乡镇错位发展,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多样化发展的乡村旅游格局。五是加强乡村旅游智库建设,对乡村旅游的项目策划、深度规划、产品开发、人才培训、市场开拓等进行全过程辅导。endprint

(二)发挥优势,有序发展

一是发挥独特优势。从各自然村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入手,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乡村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重点培育资源禀赋优越的乡村发展优先发展乡村旅游业,逐步带动周边村寨的发展。二是准确定位。遵循民族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和民族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三是挖掘独特卖点。把曩宋阿昌族乡的气候、自然等优良生态环境融入“梁河气候,天下一流”的外宣活动,塑造“夏季养生福地——曩宋”形象。以滇皂荚、“小花鱼”、白花油茶、葡萄、黑木耳、稻花鱼等绿色生态食品为主,打造曩宋美食等。

(三)策划包装特色项目,加大宣传力度

一是围绕旅游 “吃、住、行、游、购、娱” 六要素,深度挖掘并策划包装,做到留住人的神,留住人的胃,留住人的腿,留住人的伴;激发游客回乡、思乡、想乡、念乡、怀乡的情节。二是围绕“乡、野、奇、特、俗、老、优”做文章。以乡土气息为主题、给旅客乡村旷野感、用奇特的东西去吸引、以特色产品为卖点、保持原汁民俗风味、传承民族文明及艺术、提供优质服务。各个村寨设计开发乡村旅游时,力求做到一村一策、一村一品、一村一看点。三是加大外宣力度。充分学习借鉴罗平、普者黑、腾冲、芒市、陇川、盈江等县市乡村旅游外宣的经验和做法,加大对曩宋阿昌族乡民族文化、自然生态、绿色美食等的宣传,适应旅游眼球经济的要求。

(四)注重生态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是必须保证对生态的保护,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底线不可动摇。使乡村旅游的发展成为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渠道,杜绝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开发。二是保持乡村旅游资源的乡土性和原真性。从曩宋实际出发,有效保护好有历史文化特色和韵味的民居建筑、有獨特地理环境下生长的植被、原汁原味的农业形态等。三是切实处理好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开发方式上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简单的原始利用转变为注重人文休闲空间的营造,使人与环境和谐共生。

(五)加强行业引导,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一是根据行业管理相关要求,有序推进农业生态游、农家乐、农耕文化和农村民俗游等各种业态的乡村旅游形式健康发展。二是明确乡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政策措施,加强软硬件建设,制定优惠政策,把乡村旅游纳入“产业脱贫”范畴,从政策层面进行有效推动。三是坚持以农业经营为主,在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基础上发展旅游业,以农业养旅游,以旅游促农业,二者互补,协调发展。四是实施城乡旅游开发一体化战略,将乡村旅游开发纳入城市旅游大系统中统一规划建设,科学开发、合理布局,避免近距离的雷同和重复建设,使城乡之间资源和产品优势互补,市场共享。五是引导群众合法经营、合理经营、有序经营。

五、结语

曩宋阿昌族乡自然环境优良、民族文化底蕴深厚、野生绿色食品全省有名、交通便利,发展乡村旅游可谓天势地利人和。依托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和市场机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曩宋阿昌族乡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云南省德宏州委党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阿昌族民族旅游
我们的民族
阿昌族的幸福跨越路
——对话云南省民族学会阿昌族研究会会长曹先强
多元民族
龙陵县阿昌族“蹬窝罗”舞蹈的传承和保护
从阿昌族语言活力看“活袍调”的生命力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