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级留学生汉语委婉语习得研究
2017-09-29陈敏毓
陈敏毓
中高级留学生汉语委婉语习得研究
陈敏毓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汉语委婉语包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是汉语交际得体性的重要表现。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中高级水平留学生的汉语委婉语习得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中高级水平留学生虽然对委婉语有一定认识,但在理解和应用上都不太理想,原因包括部分委婉语的使用情景学习者少有接触、教师对学习者表达较为宽容、文化差异导致的思维差异等。在此基础上提出补充委婉语教学、教师严格要求、设置情景练习、注意文化引导等教学建议。
委婉语;习得;调查;对外汉语教学
1 委婉语的内涵与意义
1.1 委婉语的内涵
委婉语在不同研究领域有着不同的内涵,汉语学界一直没有统一其概念。要了解“委婉语是什么”,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入手: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委婉语是为保证关系和谐,采用“好听的、代用的或暗示性的语词”[1]来表达。
从修辞学角度看,不直白表达,“只用委曲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2]。
从语用角度看,委婉语的使用具有特定的言语交际环境,同时适应于“社会文化传统规范、风俗习惯和交际主体的心理需要”[3]。
从词汇学角度看,相关学者对委婉语做梳理研究,如张拱贵先生编著《汉语委婉语词典》,收委婉语近3 000条,分为死亡与殡葬、疾病与伤残等十三类[4]。
从文化角度看,委婉语“符合中庸和谐的要求”[5],遵循文化规约。
1.2 委婉语的意义
委婉语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语言行为,在人类语言交际过程中普遍存在,是人们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委婉语也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汉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凝聚着中华民族追求和谐的文化心理。因此,汉语委婉语是汉语语境中必不可少的交际手段,对汉语学习者来说是学习重点。可以说,“能否熟练和得体运用委婉语成为衡量留学生汉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6]之一。
2 对中高级留学生汉语委婉语习得的调查
中国人在使用委婉语时会区分场合、对象,根据场合和对象的不同,同样的本意会使用不同的表达。在实际运用中,使用者还要有足够的中国文化储备,真正理解委婉语的内涵。准确、得体地使用汉语委婉语对留学生来说很有难度。调查显示,目前留学生的汉语委婉语习得情况普遍不理想。
本文用问卷的形式,对中高年级留学生汉语委婉语的习得状况进行了调查。总体来说,中高级水平的留学生具有委婉语意识,但在理解和应用上都存在不足。
2.1 调查概述
2.1.1 设计思路
本次考察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问题的设置参考《汉语委婉语词典》《对外汉语教学中高级阶段功能大纲》中的委婉语语料,选取社会交际类和生理类两大类委婉语进行考察。
问卷共有15题,都是选择题,有四个选项。根据考察的目的不同,问卷的问题分成两类:(1)1-10题考察学习者对汉语委婉语的理解状况,其中社会交际类委婉语有6个,包括 2、3、4、6、8、9 题;生理类委婉语有 4 个,包括 1、5、7、10 题。在委婉语数量上,社会交际类多于生理类,这是考虑到在学习和实际应用中社交类委婉语的使用多于生理类。(2)11-15题考察学习者对委婉语的应用,都选用社交类委婉语,分别考察建议、规劝、询问、请求以及拒绝的委婉语使用。社交类委婉语是教材中出现最多,也是在与他人交往时使用最多的,因而在应用层面的考察只选取了社交类委婉语。
2.1.2 考察对象
本次考察对象是中国海洋大学留学生中心的12位留学生,汉语水平都为中高级水平。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信息表
被试有来自德国、波兰、俄罗斯、泰国、日本及韩国的留学生,年龄都在18-26岁之间,多为本科在读或刚毕业。
为保证问卷在字词使用上不会给留学生造成困扰,问卷中的词汇均包含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内。
2.2 统计结果及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份,收回12份,全部有效。
2.2.1 委婉语理解
2.2.1.1 数据统计
1-10题考察的是留学生对汉语委婉语的理解情况,统计结果如下(带有阴影的选项即为正确选项):
表2 委婉语理解情况统计表
以表中数据为依据,我们将留学生理解情况梳理为五类,对每一类统计,并分析其成因。
2.2.1.2 原因分析
(1)习得情况较好的原因:日常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
“方便一下”的习得情况最好,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解释:一是大部分中国人还用这种表述,年轻人也经常这样说,留学生听到的多;二是在中国生活期间,留学生也经常要面临说“方便一下”的情景,知道这种说法后,留学生有很多机会可以运用,由此增强了印象,逐渐成为其内在的语言常识。
被试都是中国海洋大学的学生,一部分是本科生,一部分是语言进修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留学生们经常参加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教师的勉励一定是委婉语,留学生也就有机会听到老师说“你要好好努力了”。因此这一委婉语掌握得较好,很大程度上源于被试学生的身份和经常参加考试的经历。
(2)习得情况不好的原因:日常学习生活中接触少、根据语境猜测。
接触少的情况,如“意思意思”涉及到社会上利益交换的规则,对于只有在学校学习经历的留学生来说,可能接触不多;“红脸”现在的年轻人说得越来越少,要表达“吵架”,很多年轻人会说“发生不愉快”,甚至直接说“吵起来了”;而“失聪”一般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平时人们很少用到。
根据语境联想的情况,如对于“哪里哪里”的理解,部分留学生是根据语境猜测的,上文是别人的夸奖,那么紧接着理所应当要说“谢谢”;而“发福”的背景是“结婚以后”,留学生就联想到结婚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他很“有福气”。值得一提的是,选择“有福气”的人数比选择正确答案的要多,可见语境的引导容易导致留学生混淆词义。
在前 10 道题中,有 6 道题(2、3、4、6、8、9 题)考察社会交际类委婉语,12个被试,共72题,其中正确的有48个,正确率为 66.7%;有 4道题(1、5、7、10题 )考察生理类委婉语,共48题,正确的有29道,正确率为60.4%。由此可知,社交类委婉语的正确率更高。
2.2.2 委婉语的应用
这部分共有5道题,分别考察留学生在建议、规劝、询问、请求以及拒绝方面的委婉语使用,每题的作答情况见表3(带有阴影的选项即为正确选项)。
表3 委婉语应用情况统计表
按照掌握程度,留学生委婉语应用的习得情况可以分为三类:
(1)留学生对规劝和拒绝类的委婉语使用掌握程度最好,12人都能选出最得体、最委婉的表达。
(2)留学生建议类的委婉语掌握情况也较好,只有两位留学生选择了疑问语气和陈述语气的应答,没有留学生选择D项,即用批评的语气应答。可见留学生对与人交际中能有意识地尽量使用委婉的表达。
(3)请求类和询问类的表达问题最多。
请求类的语境是请老板给自己加工资,只有4位留学生选择了正确项,即跟老板感慨“最近什么都涨价,生活不容易啊”。这种表达完全没有指令语气,而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描述自身处境的艰辛,希望能够博得老板的同情,进而主动给自己加工资。另外有5人选择“您看,我最近工作做得挺好,公司应该给我点奖励吧”,这是典型的“邀功请赏”行为。虽然这句话用了敬语“您”,后半句也使用了“……吧”的建议式的语气,但为公司做贡献是一名员工应该做的,说话者却把它当成一种筹码,自我表扬后邀功请赏,很容易引起老板的反感。
询问类的语境是在课堂上向老师问问题,只有3位留学生选择了正确表达——“老师,我能不能向您提个问题”;另有6人选择“老师,我有个问题”;2人选择“老师,这个我不懂”;1人选择“老师,那个问题再讲一遍”这一祈使句。在预测偏误的时候,我们认为在课堂上向老师提出问题是留学生经常面临的情景,正确率应该比较高,但结果这道题是出错最多的。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教师对留学生的宽容态度。教师做语言输出时,很注意词语的使用,尽量多地使用委婉语,因此留学生听到很多委婉语的使用,在委婉语出现时能够理解;但当需要留学生作汉语语言输出时,他们的水平有限,会使用最简单的表达,不会在意是不是委婉语。当留学生的语法和词汇用错时,教师会及时纠正,但表达是否委婉,教师往往不会在意和纠正。
3 教学建议
通过分析数据,我们了解了留学生对汉语委婉语的理解、应用等方面的易错点,并分析了出错较多的原因。针对留学生的汉语委婉语习得情况,笔者对汉语委婉语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3.1 补充委婉语教学内容,教师要严格要求
委婉语的学习对留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是留学生汉语表达更加得体、交际更加顺畅的关键。部分教材里对委婉语的介绍和相关训练太少,不能满足留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需要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课上适当补充委婉语知识,尤其是一些留学生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和使用到的。
在教学过程中如遇到使用委婉语的情况,教师不仅要自己做好示范,同时也要提醒学习者正确运用,不能因为学习者是外国人就降低要求,认为只要表达出意思即可。教学中很多情境都涉及到委婉语的使用,如学生在课上问问题、跟老师打招呼、对上课内容提出建议等,都应使用委婉语得体表达,体现对教师的尊重。在这些情境中,教师都要留意学生的表达,并严格要求,即使学习者表达出意愿,但如果未正确使用委婉语,就要及时提醒,对其不够礼貌、不够得体的表达予以纠正,帮助学习者掌握更地道、得体的表达方式。
3.2 设置情境练习,在体验中增进理解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始终是为了培养留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不仅要在课堂上教授汉语知识,更要让留学生明白如何能把汉语说得得体、含蓄而礼貌。讲授这些内容离不开情境的设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深入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委婉语,寻找适合的配套话题和语境,让学习者通过自身演绎,还原委婉语的使用场景。除此之外,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帮助学习者设置交际语境,力求让学习者在更为自然的状态下习得委婉语。设置情境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情景多样化。学校环境有限,很多生活中的常见情景学生都不会在学校内遇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情境,给学习者提供机会,引导学习者在特定的情境中体验、练习,帮助学习者增进对情景中身份关系、文化因素的理解。情境的设置要考虑到实用性,也要注意多样化。如办公情景、医院情景、商场情景,等等。其中,工作场景是学生在毕业后都将面对的,然而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上,学生和工作后的人都有很大不同。作为学生,做学习计划、安排日常生活通常考虑的是自身情况,而工作以后,利益关系等决定了要以集体的眼光思考问题。因此工作情景的设置能够帮助学习者转变学习思维,思考角度从“我”变成“我们”,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表达视角。
二是常用委婉语应重复出现。有些委婉语较为实用,可以在不同情景中重复设置,让学习者通过反复使用增强记忆,以便快速掌握。如“规劝”相关委婉语,就可以在多个情景中重复练习:设置工作情景,练习规劝同事不使用某个方法;设置宿舍情景,练习对舍友正在进行的干扰自己的行为进行规劝;设置和朋友购物的场景,尝试劝其不要买一件不适合她的衣服,等等。
3.3 注意文化引导,增强心理认同
文化不同导致思维方式不同,因此即使在同样情境下,留学生的反应也与中国人有所不同。如调查问卷中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常常回应“哪里哪里”,留学生常常不能理解,因为在他们的文化中,被人称赞就应该高兴地回应“谢谢”,否定对方的称赞反倒被看作是不礼貌的行为。在这种情境中,教师就要注意文化上的引导,补充文化内容,包括与汉语有关的中国文化、中国人思维方式、民族心理、政治历史、社会生活、风俗习惯、价值观等。进行文化引导的目的是让学习者了解中国文化,理解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尝试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增强对不同情境中委婉语使用的理解和心理认同。
4 结语
通过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整理,笔者发现留学生普遍有使用委婉语的意识,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很多不足,这和一些委婉语在留学生的生活中出现较少,以及部分委婉语已经“过时”等原因有关。教材难免存在不足,教师应该主动作补充,加强委婉语的教学意识,帮助学习者在文化语境中认识委婉语、习得委婉语,从而使学习者的汉语表达更加礼貌、得体。
[1]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李军华.关于委婉语的定义[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62-165.
[4]张拱贵,王聚元,等.汉语委婉语词典[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
[5]常敬宇.汉语词汇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王昀.留学生汉语委婉语习得状况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责任编辑:李增华
Study on the Acquisition of Chinese Euphemismfor High-level Foreign Students
CHEN Min-yu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100,China)
Chinese euphemism contains rich Chinese culture, which is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Chinese communicative appropriateness.Using he questionnaire to investigate the acquisition of Chinese euphemism for middle and high-level foreign students,and found that although students have a certain understanding of euphemism,they are not ideal in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There are several reasons, such as some situations in which using euphemism is necessary can′t be met in school, teachers are too tolerant to the learners′expression, differences in the way of thinking caused by cultural differences.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e put forward some teaching suggestions, including improving euphemism teaching,raising requirements,setting up situational exercises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cultural guidance.
Chinese euphemism;Acquisition;Investigation;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H195.3
A
1674-6341(2017)05-0107-03
10.3969/j.issn.1674-6341.2017.05.037
2017-05-26
陈敏毓(1993—),女,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