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诚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09-28潘小宇
摘 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素质之一。但是目前,高校中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比较严重,主要来自社会、学校、家庭以及自身等多方面的原因。高校的诚信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诚信教育建设,完善诚信建设制度,引导大学生真正做到诚信做人,诚信做事。
关键词:高校学生 诚信教育 主要问题 对策
中国分类号:G631
[作者简介] 潘小宇(1982.9——),女(汉族),江苏省常州市人,南京晓庄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项目] 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成果,
项目编号:2013SJD710023
南京晓庄学院2012年度校级科研项目成果,项目编号2012NXY83
诚信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直接关系到每一位大学生的前途发展,影响到全社会诚信机制的建设,是和谐社会背景下,每一位公民素质的体现。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将诚信教育纳入其中,将其作为考核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许多高校也开展了一系列的诚信教育活动,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但是,有一些突出问题依然存在,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寻求解决方案,完善高校诚信教育。
一、 高校学生诚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学校的原因
1.高校对于诚信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诚信是大学生非常重要的素质,关系到学生人格的培养。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高校对于诚信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诚信机制只做表面文章,不付诸于实际。很多领导认为,诚信教育应该是幼儿园和中小学德育的重要方面,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几乎忽略了其存在的重要意义。而高校思政教育对于诚信教育的考查,局限在认识,仅仅体现在课堂上,认为能说到,就能做到,不能真正在“行”方面体现出来,就失去了诚信教育机制最本质的作用。
2.校园不良风气的影响。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中,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才能在学生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但是,有的学校校园氛围不好,存在很多的“不诚信”现象。作为教育工作者,招生宣传,过分夸大学校优势;就业率统计造假;学术论文、课题抄袭他人成果等;与此同时,大学生自身的行为也有很多“不诚信”现象,考试作弊、作业抄袭、简历作假等现象屡经不住,影响了学校整体的氛围。也充公暴露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责任的重大。社会提倡诚信经商,诚信做人,而还未踏上社会的青年学生就开始弄虚作假,那如何还能在社会上诚信做人呢!学校提倡诚信却重形式轻内容,表面文章做的很好,可实际却做不到。青年学生正处于思想急剧变化、可塑性极强的时期,当大学生所学与所做出现严重偏离甚至相互矛盾时,本来正确的诚信观念遭到冲击,诚信的观念日渐淡泊,最终会导致行为与认知的分离。所以,只有教育工作者都阳光做人,诚信做事,才能培养出有诚信、有志向、有担当的青年学生。
3.诚信教育惩罚制度执行力不强。目前,高校诚信教育仍以“灌输”为主要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这种只重视知识的灌输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教育的执行力大打折扣。很多高校也将诚信教育写进了培养方案,通过笔试的方式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进行评分,使得诚信教育得不到应有的激励。如《学生手册》上明明写着考试作弊留校察看处分,取消学位资格,毕业证书缓发一年。可是真正到执行时,老师抓到了作弊的学生,首先学生求情,一哭二闹三上吊,求老师不要上报,有的老师心软了,就算了。如果老师不同意,继续上报,那学生的处分率与院系的年终分配挂钩,领导为了不影响老师的年终分配,批评一下,出个通报批评就了事。就算真有上报到学校里,学校最后也不会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出个通报批评,或者记过处分吓唬吓唬学生,一年后评议通过,处分就撤销了,学生照样能正常毕业,也不会计入档案。学校诚信惩罚制度执行力不强,不诚信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处罚,助长了学生的不诚信行为,也败坏了大学校园的风气。
(二)社会原因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使得诚信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特别是诚信的保障机制未能完全建立起来的时候,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系列违背正常经济运行机制的行为,究其原因主要有拜金主义的影响,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很多人追求金钱至上、金钱万能的价值取向,为了最大的经济利益放弃诚信。
党的“十八大”将“诚信”写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希望我国能快速建立诚信机制,但是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尚未建设成熟,不能有效的杜绝社会不诚信现象,使不诚信者有利可图,而诚信者的利益不能有效的得到保障。有些生活领域的诚信问题属于道德层面,不能用相关的法律来制约;而有些政治生活中,有些诚信问题时有发生,影响恶劣,但是难以制裁。社会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加大了诚信教育的难度。
社会诚信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中,人们的法律意识还不强,社会个人信用制度尚不成熟,社会信用基础薄弱,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缺位使得社会对于诚信的整体监管不能保证。大学生的诚信体系还没有纳入社会整体监管体系,因此,缺乏足够的社会诚信管理体系约束,导致了部分大学生知行不一,责任心不强,诚信意识缺失。
(三) 家庭原因
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成绩第一的观念,家长衡量孩子的好坏唯一的标准是成绩,唯有成绩好,才算是好孩子。而对于孩子的道德教育关注很好,家长把大把的时间用在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奔波在各类兴趣班、补习班,遇到同龄孩子的家长,谈论的依然是谁的成绩好,谁的成绩不好,成绩不好的家长为此会觉得很丢脸,除了成绩之外,没有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扭曲了孩子的成长,也忽视了孩子诚信等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endprint
我亲身经历过一件事情,女儿班里有一个小男孩,长的很帅气,孩子的母亲是大学教师,从小家教很好。的确 ,在同龄的孩子中,也显得尤为聪明伶俐,老师也很喜欢。可是 ,有一次,在幼儿园着急要小便,已经到了卫生间了,可是他妈妈竟然让他把小便小在拖把上,其实旁边就是小便池了。生活老师发现了,家长和孩子都没有道歉,似乎还觉得理直气壮,说小孩来不及了。这或许是一件小事,这个孩子长大了,踏上社会,会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值得所有的家长深思。
家庭道德教育的缺失,也是造成孩子道德缺失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有教养的父母,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不光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道德习惯,才能增强能力。父母就是孩子的镜子,父母的品德影响着孩子的品德,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尤为重要。
(四)自身原因
当前的大学生群体均为上世纪末出生90后,从小家庭条件优越,父母娇宠。而二十左右的年龄,人生的阅历还很浅,对自己人生的方向难以有准确的定位,他们所接触的社会环境,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社会环境的变化,就会影响他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判断,不能辨别正确的方向。其次,大学生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在面对利益的诱惑,面对就业等压力时,部分学生会选择投机取巧的方式,企图通过捷径而获得最大的收益,以致于上当受骗的事例频频发生。最后,中国的大学生都是经过艰苦的高考“独木桥”而考上大学的,想着十多年寒窗苦读的日子终于结束了,终于可以离开父母,过上自由自在的大学生活。所以在相对宽松的大学校园里,大学生们没有了压力,享受着幸福的大学时光,很多的学生只是为了一张毕业证书,可以回家向父母交差,从而错过了人生能量积聚最美好的黄金期,思想上不求上进,行动上无拘无束、为所欲为,养成了不好的习惯。
二、 加强高校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诚信教育不是单方面的行为,需要学生个人内在修养的提高,又需要外在的良好的社会环境的熏陶,这是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共同的责任,任何一方的缺失,都有可能使得诚信教育失去意义。这要求高校的诚信教育需站在一个高的起点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取得实际的效果。
(一)学校方面的措施
1.教育管理者阳光做事,明白做人。高校教育管理者在平时的教学、管理工作中,要以身作则,对学生起到很好的表率和示范作用,自觉接受教师和学生的监督。对于高校管理者出现的不诚信现象,应该严加惩罚,作为警示。用自己的行动取信于民,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可以通过辩论、演讲、话剧等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对于不诚信的事实,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杜绝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2.加强诚信教育建设。针对高校诚信教育中存在的不足,要积极从教育的目标、日常管理以及新教育诚信教育的内容上不断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建设。
在高校教育培养目标上,要将诚实守信作为重要的道德目标,引导学生诚信做人, 诚信做事。在日常的管理中,杜绝不诚信行为,培养良好的人格,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诚信的内容丰富多彩,既可以结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诚实守信的典型事件,也可以结合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件,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才能真正提高诚信建设实效。
3.完善诚信建设制度。制度建设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活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要不断地建立健全诚信制度,包括诚信学习制度、诚信考试制度、诚信学术制度、诚信档案制度等,逐步建立完整的体系。其次,要不断提高诚信制度的可操作性,一方面,在强调诚信制度原则性规定的同时,制定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另一方面,建立健全诚信制度奖惩制度。表彰奖励诚实守信行为,惩罚不诚信行为,使得诚信制度能有效实施,保障诚信制度作用的有效发挥。第三,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诚信制度的发挥需要监督机制的监督,明确监督人员,责任人,并且结合学校的奖惩制度,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从而提高诚信制度的效能。第四,不断提高诚信制度的执行力。如果执行者执行不力,诚信制度的建立也只能流于形式,不能起到真正的效果。最后,要完善大学生的诚信档案。大学生诚信档案主要记录和考察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的诚信表现,具体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出勤状况、考试情况、作业或者论文完成情况、学费缴纳情况、就业情况、日常行为表现以及奖惩记录等方面。通过建立大学诚信档案电子数据系统,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进行记录,并将其与大学生的奖学金评比、推优入党、推荐免试读研、推荐就业等环节联系起来,使诚信档案成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通行证,从而约束不诚信行为。
(二)社会方面的措施
1.改善社会环境,提高公民素质。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无声无息,潜移默化,大学生尚不能很好的把握自身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断提高全民族人民的素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建立和谐社会,改善社会诚信状况,提高公民的诚信意识。
2.改革和完善目前的教育体制,建立多维的学生评价体系。当前的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是导致目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学生评价体系的单一化和陈旧的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是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教育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各界讨论的热点,教育部门也出台了一些列相应的措施。只有真正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的根本目标,而不是为了“分数”、“学分”而學习,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大学生失信行为的发生。大学生的素质是道德素质、学习成绩、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综合评分。但是目前对于大学生的评价主要还是依据学习成绩,在各类奖学金的评定、研究生的保送、学生就业、出国进修等活动中,学习成绩占据了70%。因此 ,盲目追求学习成绩成为学生评价的一个误区,如何让诚信更好的纳入到学生的评价体系中是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关键。
(三)家庭方面的措施
构建学校与家庭互动的诚信教育网络。首先,教师和家长要在学生和子女面前做出诚信的表率,积极地引导大学生做诚信的人。其次,要把诚信纳入到家庭教育的内容中,家长发现孩子的不正当的行为,要及时的加以教育并制止不正当行为的继续发展,同时,对于其诚信行为,要加以赞扬。再次,学校和家庭要经常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和在家的诚信情况,监督学生的诚信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诚信品质。
三、结语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之一,诚信是当今社会需要重点关注的 一个问题,他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命运,为此,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进行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协调和配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探索出一条解决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危机的有效途径。尽管目前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短时间还不能解决,比如,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诚信评估体系的建立等问题。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的实施刻不容缓。加大力度抓好大学生诚信教育建设,可以吸收我国优秀的传统道德教育,也可以学习借鉴国外诚信教育的经验,使得诚信成为大学生自觉追求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诚信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艰巨而紧迫的任务,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他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真正建立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胡锦涛语)
参考文献:
[1] 苏茂芳.高职院校学生诚信教育的四重维度[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2] 顾沁麟.从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学习失信现象看高校诚信教育[J].群文天地2012(4)下.
[3] 蔡益华.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探析[J].企业家天地2012(7)。
[4] 赵果.我国大学生学术诚信认知和态度状况的调查和思考—以上海部分高校为例[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5] 张忠哲.大学生诚信教育初探 [J].改革与开放2015(3).
[6] 蔡斌.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的若干思考 [J].兰台世界2015(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