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政治综合探究课的困境及对策

2017-09-28葛金兰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困境新课程对策

葛金兰

【内容摘要】全国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在每一个单元之后均设置一节综合探究课。本文主要就综合探究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及对策作些简单探讨。

【关键词】 新课程 综合探究课 困境 对策

中国分类号:G633.2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的理论说教为主,尤其是思想政治课,在教师空洞乏味的纯理论的说教中早已不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了,因而失去了这门学科本该应有的活力,政治课都成了枯燥的代名词。高中新教材《思想政治》的四个必修模块的每单元都安排一节综合探究课,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收集相关资料、筛选信息的能力,在于培养学生分析各种观点的思维辨析能力。强调学生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探究课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为学生能力提高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也为思想政治课的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很好的方式。

一、教学中的困境

但是,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发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境:

1、教师观念陈旧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而综合探究课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可是针对目前的高考现状,许多教师在教学上仍然采用传统的说教教学方式,特别注重知识点的讲解,仍然强调学生的背诵和记忆,对学生能力的提高不太注重。也有教师认为综合探究的内容在高考中基本没有,花一节课甚至更多的时间在综合探究课上太不值得,不仅浪费老师时间,更浪费学生的精力和时间,甚至于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对综合探究是一带而过甚至跳过不讲。这不仅影响了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形成,而且也阻碍了教师自身专业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2、學生能力落后

综合探究课的顺利开展强调的是学生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必须具备一定搜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等等。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完全是应付的态度来对待综合探究课安排的活动,还有的学生纯粹是为了娱乐瞎起哄,当然也有部分学生因为基础差无法很好完成相关的活动。例如在我在上《文化生活》的综合探究一《聚焦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时,要求学生分组查找资料展示各主要国家文化发展的现状,但我发现交上来的作业数量少且质量差,事后调查才知道许多学生根本不去做,根本不把它当成作业来看待,所以很多组长就一个人代理完成,其他组员“坐享其成”,根本就没有集思广益,没有进行合作完成。没有积极的参与,自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另外如今高中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综合探究课的有效开展。

3、社会合作缺乏

综合探究课都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很多时候会涉及去社会实践的问题。参观工厂,走访社区,采访名人是很多综合探究课都必须经历的活动。这就意味着除了学生的努力外,也需要企业、社区、家长的共同帮助。但是,当学生利用探究活动体验社会的时候,有些企业、社区、甚至家长由于不能真正理解学生搞探究活动的目的,所以配合的积极性不高,或是采取漠视的态度,或者大开方便之门,让学生应付了事。这些都直接导致高中政治综合探究课没能取得预期效果。

4、活动时间奇缺

高中思想政治课共四本必修教材,每本书有4个,总共16个,新课标要求每个综合探究课一课时,但要真正完成一个综合探究,一个课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每单元的综合探究课是对该单元知识的总结和升华。例如《文化生活》教材中《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的综合探究课,课前学生要查资料,调查研究,还要制作课堂课件、成果展示、讨论、总结、评价等等。需要这么多的环节,即使一个学期只有4个探究活动,总时间量也很可观。另外,综合探究课并非只有政治这一科才有,大多数学科都有,这也决定了在高中政治综合探究课时间分配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二、实践中的对策

如何让“综合探究课”这一新课程的亮点闪亮,难点得到突破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前提:转变教师的观念

传统教育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垄断者、传授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处于被动的、从属的地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得到充分的发挥。新课程强调学习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本质上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自主的、能动的、富于创造性的。新课程关注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应该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程的开发者、学生学习过程的合作者和促进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是学生的学习顾问;有时教师会从前台退到幕后。

例如《经济生活》中有一综合探究《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通过探究使学生明白当前的就业形势及要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教师在讲解这一探究课时,首先要转变观念,不能认为这一课距离学生还很遥远,同时也要在自身的能力上有所突破。课前教师要了解当前的就业前景,掌握有关就业的一些基本知识。总之,教师要真正承担起指导者的身份,就必须要有宽厚的知识基础,除了扎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教师只有在观念、能力、知识上实现全方位的转变,才能适应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笔者曾经听过宁国中学的陈光辉校长的一堂模拟实践课《做好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准备》,教师在几个月前就给学生布置任务,课堂完全就是个招聘会现场,既让学生学习了相关的知识也锻炼了他们的能力,给人印象深刻。

2、关键:提升学生的能力

重视课堂教学的探究活动,这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是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的着力点。重视学生课堂探究活动让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提高学生综合探究能力,创新实践思维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综合探究课能否有序有效地进行,取决于学生主体参与的水平和精力投入的程度。教师应该更多地给学生一些充分发挥想象和探讨的空间,应该面对全体学生,不能变成少数尖子生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激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和愿望。正如前面所讲《政治生活》的综合探究《有序和无序的政治参与》,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分数不是最终目的,只是一种手段。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学习重在过程的体验。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地参与进来,从认知和情意两个领域中均会得到收益,对提升学生的能力也十分有利。

3、保证:寻求社会合作

都说社会是学生另外一个课堂,综合探究课更是离不开社会的合作,老师尽量创造条件让家长与整个社会的观念得到改变,让一些企业、社区、甚至家长能真正理解学生搞探究活动的目的,从而给学生创造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和周边的一些企业或社区结成“联谊对子”,使这些地方能成为我们学生的“校外课堂”。这样对于探究活动课的开展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支持:丰富课程形式

综合探究的成果展示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对调查的材料分析和综合,做成课件进行汇报展示;以专栏、墙报、专题讲座等不同的形式进行汇报展示;以演讲、辩论的方式进行让学生谈感受和体会;以模拟活动的方式进行,注重角色体验;可以写成小论文,召开主题班会进行交流。笔者认为,高中生的学习负担是比较重的,各科都会有探究学习的活动,我们对政治学科每一个学期都有4个综合探究,我们建议每学期可以有选择重点搞好一个到两个综合探究活动,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经历。综合探究课不再拘泥于形式,走过场,而是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想学,会学,乐于学,在生活大胆地探索与实践。

总之,综合探究课是个新事物,需要一线教师、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贡献智慧,在跋涉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肯定会遇到问题和困难,经历困惑和无助,但只要积极探索,我们一定会达到理想之地。以上是我在探究性教学中的一些不成熟的经验,真诚希望领导和同仁给予宝贵的批评和建议。

【参考文献】

① 朱煜.走进高中新课改[M].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② 柴西琴. 对探究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课程教材教法, 2001,(8):16∽19

③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endprint

猜你喜欢

困境新课程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跟踪导练(一)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