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2017-09-28关爱录
关爱录
【摘 要】审美教育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审美观念的核心,能够帮助人塑造高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中小学教学中,美育教学一直是其中的重难点内容,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必须加强美育教育,培养中小学生健康的审美取向。本文简单分析了当前我国中小学美育教育的現状,分析美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再根据问题提出几点解决措施,以求能够为后期的美育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美育教学;中小学生;声乐教育
中国分类号:G613.5
在现阶段中小学美育教育中,声乐课一直是教育的主要载体,主张通过音乐美来感染学生,并在音乐教育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但在实际教学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声乐教育难以满足美育教学的需要。对教师而言,应该进一步优化声乐课的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寻求效果与方法的创新。本文将以此为背景,对如何正确开展中小学开展声乐课,改进美育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一、当前中小学美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声乐课是现阶段中小学开展美育教学的重点,受声乐课自身教学特点的影响,美育教学存在多方面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
目前,在声乐课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音乐课本,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完成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声乐的实践性表现的较为明显。但美育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很难从一首两首、甚至几十首的歌曲中领悟美育的观念。同时,从声乐课本的构成来看,不可能单独的为美育教学而开设一个章节。这一现象就导致在现阶段的声乐教学中,学生得不到专业的理论指导,进而感觉不到美育的存在。并且现阶段各中小学的声乐教师均为专业的音乐学院毕业生,他们能有效解决声乐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却难以解释抽象的“美育”现象,最终导致美育教学出现困境。
2.追求表面形式
一些教师缺乏对美育教学真正的认识,将美育简单的定义为一种行为、一种动作,这种追求表面形式的声乐教学也会对美育教育产生消极的影响。例如,部分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忽视了美育教育的基本特点,认为学生对美感行为的理解才是美观教育的重点。长此以往,学生会对美育产生模糊感,不利于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二、在声乐课开展美育教学的几点措施
在声乐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美育教学的一般特点,再结合本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教学计划。本文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寻求突破:
1.结合声乐教学的一般特点,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情感积累
与其他教学科目相比,声乐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为:(1)声乐课具有明显的互动性,教师与同学之间的互动性更好;(2)声乐自身具有审美的特性,长时间的接受声乐熏陶有利于培养高尚的审美观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声乐教学的一般特点,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情感积累,以丰富的情感表现来感染同学,最终推动美育教学的发展。
例如,教师在教学之前,应充分利用网络,收集现阶段优秀的美育教学资料,可包括声乐资料、视频资料、文本资料。对于声乐资料,教师可以直接将这部分资料播放出来,对于视频、文本资料,教师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并适当的加入自身对美育教学的理解。以《蓝色的雅特朗》声乐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之前,可播放1-2遍该音乐,播放之后教师可询问:“同学们,我们在这首歌中学到了很多内容,那么大家知道,这首歌所要表达的真正内容吗?请大家说出来为什么。”教师提完问题之后,学生之间会有一小段的讨论时间,随后,学生会回答:“我认为作者想要表达对故乡的思想,因为在歌曲的开头,作者就已经指出:我的心还在故乡。”也会有同学回答:“我认为作者想要表达故乡的美丽,因为作者提出了<美丽的故乡>一词。”教师在得到同学的答案之后,可以说:“每个同学的回答都很好,因为作者所要表述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但是老师希望每个同学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继续站在作者的角度上,认真看待作者所处的环境,结合作者的歌词、音调等内容,真实的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感受一种真实的家乡美。”
经过反复几次的教学,学生能够分析歌词所表达的意境,在根据意境感受音乐所带来的“美”。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也能强化对学生文字阅读的训练,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2.选择适当的歌曲,实现美感与艺术的有机结合
总所周知,不同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是不同的,且在不同环境下,歌曲的表述倾向也会发生变化。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的选择歌曲,实现美感与艺术的有机结合。
例如,教师为满足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特点,在选择歌曲时一般会选择风格性不强的歌曲,如《流过身边的小溪》、《梅花引》等;在调整声音色彩时,可选择《走进春天》、《送给妈妈的茉莉花》等。在选择歌曲的同时,教师也要重视美感艺术的传播。以《走进春天》为例,教师在指导同学演唱这首歌曲之后,可以说:“同学们,我们在学习这首歌的同时,一定要正确认识到这首歌的激励作用,学习他们不屈、乐观、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积极精神,并在未来的学习中体现这种精神。”教师鼓励同学之后,可以详细的分析每句歌词,如“带着勇敢……走进春天”等,要求学生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感受坚持、勇敢等正能量下的美感。
经过教学,学生对“正确的审美观”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并能够在未来学习中,用乐观的态度看待困难问题,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奠定基础。
结束语:
本文简单分析了在声乐教学中如何开展美育教学的相关问题,对教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声乐教学内容,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审美的认识,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金波.立德树人须着力改进美育教学[J].学校艺术教育,2014(02):06-08.
[2]蔡守怡,丁连河,黄录军.农村中小学如何开展好美育教学[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4(12):12-13.
[3]赵伶俐.美育:使人格完美和谐的教育[J].人民教育,2014(21):42-45.
[4]杨麟.论声乐美学在高校声乐教育中的渗透[J].大众文艺(音乐·理论研究),2013(12):15-16.
[5]苏祥玲.论多元化时代下声乐教学模式发展契机与方向[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01):74-7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