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活力
2017-09-28张鹏
张鹏
摘要: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广泛,知识储备也越来越多。在信息化浪潮下,改革思想政治课堂,践行新课程理念,转变传统教学思路,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活力,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活力;教学方式;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2
前 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对教育的要求也在提高。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一代高中生获得知识的渠道不断的扩展。作为教育重要因素的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的活力,适应时代及学生的变化。
一、 新旧课标指导下高中政治教学方式的不同
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偏重说理,偏重抽象的逻辑思维,哲理性强,深奥甚至单调。传统教学理念下的课堂就很容易陷入“教师讲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的教学模式中,结果引起新一代高中生对思想政治的反感,对政治教师有种抵触情绪,无法实现教学目的。
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调学生的探究与合作,强调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而不是单纯应付考试的机器。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就要加快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更新,我们要通过教学,让学生以切身的体会去感悟和体验知识,通过现实生活巩固和应用知识。因此,我们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老师首先要把研究重点从教学转到学法上去,从学习目标的设计、学习活动的组织、学习策略的选择直至学习成果的评价,都要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创造机会和条件,使其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
二、 如何提高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上的活力
(一) 导入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每堂课的前五分钟,学生的思维游离在课下的活动中,并不能随着我们课堂教学的展开而回到课堂上来。如何改变这种局面,让学生的思维能够高度集中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必须要抓住导入课这一环节,一开始就要牢牢吸引住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师不仅要充分发挥在组织引导、激发兴趣、建立联系、展示目标、启迪思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而且还要积极开拓教学视野挖掘学生身边的故事,精心设计导课环节,充分体现学科特色。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1、 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增强课堂活力的根本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要依据学生学习规律来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已有知识和体验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的知识。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自主生成知识,而不是简单给其结论。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的做法是:首先,结合我们政治学科的学科特点,结合时代特色,引入时政信息,采用多种形式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情景问题。其次,学生独立思考后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在小组内讨论,分享组员对同一问题不同的观点;对情景中设置的问题,自主探究难以解决和理解的问题,可以通过分组合作探究解决,形成组内合理的观点。再次,由学生或者小组代表向全体同学展示本小组的探究成果。最后,师生共同提炼观点,形成正确的结论,老师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提升和引导,同时综合不同小组的思考探究方法,讓全体同学共享。让学生表现课堂、体验课堂、感悟课堂、享受课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和活力,体现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
2、 教学手段和方式要多样化选择
夸美纽斯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感知开始的。”通过感观所获得的对外界事物的感觉经验,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能帮助学生理解理论化的政治观点。随着时代的进步,政治课教学的手段也应该不断发展创新。现代教学手段主要有幻灯片、投影、电视、电影等,尤其是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大大增强了政治课堂的吸引力。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给学生直观的视觉听觉感受。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并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
思想政治课时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很多理论知识远离学生具体的生活实践,在具体课堂执行过程中,很容易引起学生枯燥乏味的感觉。要想保持课堂活力,要做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让学生有一定的新鲜感,以增强政治课堂的吸引力。我们可以采用分组探究、师生互问、辩论会、专题访谈、答记者问、知识竞赛等各种形式,例如,在学习《生活与哲学》模块《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课中,我设计了辩题“我们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是实践”,正反双方各执一词,辩论非常激烈,学生在双方的辩论过程中获得了正确的答案,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多种多样的形式比我们教师单穿的讲解效果要好的多。
3、 完善课堂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强调“本课程要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性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立足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现行的评价方式,过分注重考试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过分偏重知识记忆,忽视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被“异化”,学生成为接纳知识的“容器”。单一的评价方式,不仅影响到师生、生生关系的和谐,而且影响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不仅关注学生的测验成绩,应该更加关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表现,如课上发言、合作探究、课堂学习行为和品质等。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和课外的言行举止等,都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重要依据并计入学分。这种评价方式,摒弃只依据学生书面测试的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尤其是学习成绩“后进生”的积极性,他们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展现了自我,找回了自信,课堂充满着生命成长的活力。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要让孩子看见和体验到他在学习上的成就,不要让孩子由于功课上的落后而感到一种没有出路的忧伤,感到自己好像低人一等。”
结 语
新课程的实施需要在课堂教学的更方面中注入活水,让学生在活水中畅游。在教学中融入我们的教学活力,教学才会有生气,课堂才会有动力。
参考文献:
[1]史强,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创新和活力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0
[2]郑楚彬,如何成为适应新课标要求的新型中学政治教师,思想政治教育,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