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探索

2017-09-28罗勇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模式师生

罗勇

摘要:长期的实践表明,计算机应用于教学实践是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的,比如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教师的教学效率,可以克服一些传统教学方式所固有的弊端,我们可以大力提倡多多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同时也要注意到其弊端,并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克服这些弊端,才能使计算机对教学的作用最大最优化。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师生 模式

中国分类号:G434

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最为传统的教育事业也渐渐走向了现代化,与计算机越来越紧密地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使课堂变得高效简洁,并且为教学方法的改变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和方法,但是与此同时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下面笔者将谈谈这些方面的具体表现。

一、计算机对师生相互关注的作用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是两个相对单一的角色。具体来说。教师站在讲台上授课,学生在下面听课,两者之间唯一的互动便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并且教师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得到学生的反馈,这就导致教师比较被动,无法获取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上课的效率就不会高。而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让课堂更加具有吸引力,使学生的注意集中在教师和教师所讲授的东西上。多媒体所展现的东西是全方位的,声音、图片、视频和文字材料等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出来。学生在观看老师所呈现的具体的知识的时候,能够很快理解以前所不能理解的认为是抽象知识的内容,并且将这些知识贮存在大脑中,多项研究都表明图像资料比文字资料更容易让人记住,且对人有着更为长久的吸引力,保持人的注意,因此多媒体对于学生保持注意力是非常有作用的。与此同时,学生在观看多媒体所呈现的东西的时候,会有着各种表情变化,甚至会和身边的东西小声讨论,教师可以根据这些表情变化和讨论发现学生不懂的地方以及學生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更加深入地讲解。教师对学生的注

意也是课堂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很多时候学生的不作为使得教师无法有效注意学生,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二、计算机对教学的具体作用

⒈丰富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最大的内容来源即课本,即使教师能够搜集到更多的资料也是通过口述或者打印成书面的形式传达给学生。但是当今时代对教学的要求显然不止如此简单,教学设计要求新求变才能是有效的,可长久发展的。长期的实践也表明,只有与多媒体相结合才能使教学设计多样化。多媒体可以将来自多方的知识统一呈现并且通过教师的仔细研究形成一个逻辑清晰的体系,最终带给学生的是超越课本的知识内容。比如在学习《白杨礼赞》这篇课文的时候,很多学生可能并不知道为什么白杨如此值得称赞,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小白杨》,并让同学们注意倾听歌词,试着读懂白杨的象征意义,然后通过屏幕展示一些抗日战争时期西北高原发生的一些有象征意义的故事,以展现白杨的英姿,最后教师可以在投影上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这一系列的多媒体展示设计不仅可以让同学们对原本并不熟悉的白杨有一个比较初步的了解,还可以让他们体会到抗日战争时期战士们的一种不屈不饶的精神,以此达到将教学效果升华到情感共鸣的层次。

⒉真正使学生成为主体。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说无法做到这一点。不同的学生因其个人因素对相同的知识内容有着不同的学习效果与理解程度。但是教师并不能因为个别学生的不理解而暂停教学,在这个时候,借助多媒体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其能力基础上理解最大范围的知识。

⒊提高课堂效率。多媒体制作课件是其应用范围最为宽广的用途,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其要讲授的内容变成具体的图表、声音、动画等等。这些可以让学生快速了解所学内容,使得书本上呆板的知识变得有生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得以往需要20分钟讲解的内容现在只需要10分钟甚至更短。对于教学中的难点即学生很难掌握的知识可以变得具象,让学生跟着多媒体课件的步骤一步步慢慢了解并且最终理解教学内容,不用再每一节课上反反复复讲解同一个知识点,不求达到一劳永逸,但至少要在短时间内使学生牢牢记住某个知识点。

⒋活跃学习气氛。多媒体可以将多种形态的信息转化为教学知识传达给学生,这种更具张力和活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教学与教师进行一系列的互动。与此同时,多媒体可以多方面调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即使是生僻的知识也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图形音像资料使得这一知识更加容易理解,这样课堂气氛就不会陷入沉闷和尴尬,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也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三、计算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不足

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尽管多媒体有如此多的优点,但是它并不是完美的,教师在应用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到其缺点并且尽量避免其所带来的不便。

首先,学生的精力有限,不可能跟随老师的播放速度随时切换思维点,教师在播放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反应速度和时间,不宜讲课过快,过快的速度学生根本来不及细看和思考,如果长时间无法及时吸收课件上的内容,学生的知识体系会有很大的漏洞,那么后期老师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重复讲解以前学过的知识点,这样总体来说学习效率是降低的,在根本上违背了应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的初衷。因此教师应在保证学生能够吸收知识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讲课速度才能将多媒体的作用体现到极致。

其次,很多教师在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时候很大程度上是在照搬书本内容,知识毫无拓展性可言,因此也就达不到丰富课堂内容的要求。教师应该知道多媒体的应用是为了提高课堂质量,而不是为了不写板书而偷懒。我们都知道板书对于理科课程的讲解是尤为重要的,教师的一步步推导讲解比多媒体瞬间的呈现要有效果的多,因此教师不能为了节约讲解时间而过度使用多媒体,多媒体呈现的东西应是教师口头和书面所不能呈现的。

再者,多媒体可以呈现很多内容,但是一堂课的内容不能太过泛滥。对于学生来说,丰富的内容固然有吸引力,但是毕竟接受能力有限,如果太过丰富很有可能造成学生不知道重点,笔记记不全,填鸭式的教学是中国特色,但是这明显的弊端很有必要改掉,我们要培养的是高素质人才,而不是知识堆积的考试机器,并且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可能对知识体系中的重难点是迷惑的,因此要保证课堂内容的精华突出的前提下再来丰富课程内容。

结语:长期的实践表明,计算机应用于教学实践是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的,比如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教师的教学效率,可以克服一些传统教学方式所固有的弊端,我们可以大力提倡多多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同时也要注意到其弊端,并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克服这些弊端,才能使计算机对教学的作用最大最优化。

参考文献:

⒈谢桂芳.多媒体教学应用发展趋势[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2)

⒉袁健,丁岳伟,董新梅.浅谈多媒体教学应用[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3)endprint

猜你喜欢

计算机教学模式师生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