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2017-09-28邢杰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教学学生

邢杰

【摘要】地理学科是文科高考科目,能否学好地理知识至关重要。另外,高中地理教材中,既有社会科学的内容,又有自然科学的内容,横跨文、理两大科学领域,地理和数学、 物理、化学等学科也有一定联系,正是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更需要我们教师把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 ,让学生产生主动探索地理知识的积极性。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学生兴趣

中国分类号:G633.55

【正文】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教育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的精神。地理科学对社会主义建设来说,是一门迫切需要的科学,在国民教育中,地理科学也是必不可少的。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好地理学科,兴趣的培养就尤为重要。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之、乐之,其实指的就是兴趣了。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而且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已日益为人们所关注。我在多年来的地理教学工作中,就采用了多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興趣,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这些方法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把枯燥的地理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相结合

地理教材中的知识是枯燥乏味的,只有源于生产生活的知识,才能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并运用的体验,这种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所学是有用的,是可以指导生活和以后的工作的。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才会增加学习的兴趣。对学生而言,自己身边的生产生活的范围就是自己的祖国、家乡,地理教学能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家乡,认识祖国,认识自然界,这就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 ,热爱祖国,热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能对学生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思想境界、行为规范的教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品德。我们可以把枯燥的地理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相结合。

在社会生产活动中,比如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出现“民工潮”、“打工妹”现象,引导学生从改革开放的角度进行分析:市场经济的建立,通过市场使社会资源得以优化配置,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为的中心城市的封闭状态被打破 ,使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吸引力的优势显示出来,从而导致贫困地区成千上万人口开始向中心城市转移,形成 每年季节性的“民工潮”。从而增加了贫困地区资金来源,缓解了劳力过剩问题,还带动了信息、资金、技术 的流动,中心城市的功能也大大加强。使学生把所学的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当中,增强了市场经济意识。

以上这些,我们都可以看出,地理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只要教师多联系生活,多运用于实际生活,那么学生学习会热情高涨,积极主动,乐此不疲。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将不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理解知识,消化知识的速度与程度将会大大提高。

二、利用形象直观的课堂教学

地理教材中的知识比较抽象,难懂,要使学生始终精神奕奕,教师就要针对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的心理特征,上课要多利用形象直观的挂图、模型、板画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首先,要充分利用课本、地图册中的彩图。在讲纬度影响气候时,我让学生对比地图册中冬季的东北与海南。并描述冬季的东北,人们穿着棉衣棉裤,戴着棉帽围着围巾,从头到脚除了脸都裹了起来。而冬季海南岛,人们都是穿着泳衣,在水中尽情畅游。形象生动的画面,再加上详尽活泼的语言描述,给学生留下了更深的印象。

其次,充分利用地理挂图,地理教学需要大量挂图,学校里面也有大量挂图提供,也可以根据课堂需要自制的挂图,这样,即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又适当控制了学生情绪。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再次,要多运用电化教育手段。运用电化教学手段,能使抽象的地理概念,地理知识趣味化,形象化、具体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三、 加强教学语言艺术,增强语言美

语言是传授地理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工具。教师语言能力的高低可以决定大部分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大小。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提高教学语言应用能力,尽可能多的灵活使用风趣、生动、幽默的各种趣味语言‘谚语、谜语、古诗词、歌曲等都可以拿到地理教学中来。

如:在地理教学中,我用到了谚语和诗词。在讲大陆性气候时,我引用“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说明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讲锋面雨时我用“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云过山坡湿,雨过山头明”来描写锋面雨,这样比枯燥地讲授教材要好的多。在讲述长江三峡时可引用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配合有轻有重、抑扬顿挫的语调,展示三峡图片,这样就形象生动、有声有色地描绘了三峡滩险、流急、景美的特点,把学生引入兴趣盎然的境地。

四、用提问的方法来启动学生思维。

传统的“满堂灌”会使学生昏昏欲睡,根本打不起精神,更别提兴趣了。要避免出现这种现象,体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启发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思考,引导他们得出正确的答案。要做到这一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设计好提问,由浅入深,逐层递进,启发学生思考。

总之,现在的教育都是提倡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为了提高他们的素质,教师就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高中地理教学中,既有社会科学的内容,又有自然科学的内容,横跨文、理两大科学领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因此,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也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参考文献:

1、《中学教学参考》 2011年30期

2、《课程教育研究》 2013年12期

3、 蔡明《论地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策略》 地理教学2000.1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写话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