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探究
2017-09-28钟锋
钟锋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初中体育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要求,如何提高初中体育的教学水平,构建高效的体育教学课堂成为了老师们共同思考的重要问题。本篇文章从初中体育教学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在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希望能够对以后的初中体育教学提供有用的建议和启发。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体育、高效课堂、途径
中国分类号:G633.96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只是简单地教授学生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甚至有的老师将体育课变成了自由活动课,使得体育教学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不利于学生身心的锻炼,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初中体育的教学质量。因此,体育老师务必要重视高效课堂的构建,在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从而保证初中体育的教学有效性。下面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提出了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几条途径。
一、明确教学目标
体育课上老师和学生表现懒散,很多时候是因为缺少明确的教学目标。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老师不知道教学的意义所在,而学生也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失去了方向。在这种无目标的教学情况下,体育的教学效果便可想而知了。因此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老师在教学之前务必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保证教学目标的明确。举个例子,老师在教《提高心肺功能适应水平的运动处方》这部分知识时,老师可以从“学习对象——做什么运动——做的程度”的路径来设计教学目标,例如“学生能够做1分钟的拉伸运动,重复3次”。这样一来,教学目标便变得具体化、可操作化,从而获得更加显著的教学效果。同时,老师也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来设计不同的教学标准,实施教学目标的“弹性化”,从而保证初中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分层教学
要知道不同的学生其运动水平、运动能力是有所不同的,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要求学生。然而在过去的体育教学模式下,老师采取的是“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对于所有的学生都采取相同的教学要求和目标,这使得体育水平高的学生“吃不饱”,而体育水平低的学生“吃太撑”。因此体育老师务必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分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提高初中体育的教学有效性。举个例子,老师在教《简便易行的锻炼方法》这部分知识时,对于体育水平低的学生,老师可以让他们熟记这些锻炼方法,并且在现实生活中进行锻炼和加强;对于高水平的学生来说,他们在掌握了基本的运动锻炼方法后,老师也可以让他们在锻炼的过程中去探寻更加容易、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种分层教学的方式,不同学生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学习的满足感,同时也能极大地提高了初中体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在过去,体育老师更多的是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任务上的要求来完成教学目标,却没有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久而久之,学生对这种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厌倦感甚至是抵制的情绪,这对初中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老师务必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保证体育教学的高效。举个例子,老师在教《耐力练习对提高心肺功能适应水平的作用》可以让学生进行跑步练习,但是不是单一的跑步方式,而是在跑的过程中采取变形跑、或者是重復接力跑、又或者是相互追逐跑等,这样一来学生对这些多样的练习方式产生了极大地兴趣,有利于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又例如老师在教《运动处方的制定》这部分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在校园里进行定向运动,学生在这种活动中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身体,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的成长。
四、和谐的师生关系
很多学生反映,体育老师严肃的表情让他们敬而远之,即使学习上遇到了问题,也不敢与老师交流和沟通,这样只会影响了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为了营造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老师应当创设轻松、自在的教学环境,和学生做朋友,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从而提高体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举个例子,老师在教《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康复》这部分知识时,可以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让学生做“老师”,给其他学生讲解遇到运动损伤的时候应当如何处理,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当“学生”的角色,适当地提问“老师”一些问题。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解除了学习过程中的紧张感,为了能够更好地扮演“老师”这个角色,学生会在老师讲课之前做好准备工作,自主地学习和搜集一些相关的知识,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而老师变成“学生”也能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促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从而真正地提高初中体育的教学有效性。
五、结束语
总的来说,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什么样的途径才是适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呢?这就需要体育老师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根据教学内容来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学习满足感;同时老师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例如情境法、合作法、自主学习法等等,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最后老师需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与学生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主、轻松地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发展,从而真正地构建起高效的体育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小娟.如何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J].新课程(中旬),2012,11:22.
[2]冯益明.初中体育高效课堂构建之我见[J].当代体育科技,2014,11:103+105.
[3]尹加英.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策略初探[J].学周刊,2014,35:83.
[4]李剑华.浅谈建设体育高效课堂的教学思路[J].当代体育科技,2013,17:75-7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