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主题型教学模式探析
2017-09-28方锦娣
方锦娣
摘要:语文是高考必考的三大主科目之一,在高考测试分数中占据较大比重,学好语文不仅仅是迎接考试的需要,也是每一名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高中作为学生学习知识、汲取营养的关键时期,必须做好语文教学工作,采用主题教学模式,围绕主题展开教学,建立学生的知识系统,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本文分析了高中语文课堂主题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语文 主題型教学模式 分析
中国分类号:G633.3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赋予知识、集聚智慧的学科,中华古典文学具有哲人气质,用只言片语道尽深刻哲理,启迪并引导着现代人积极学习、不断前进。现代白话文也有自己的语言风格,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语文学习贯穿于学生义务教育的始终,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能够感受中华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能够体会中华民族语言的智慧型,然而,这些感受的获得都需要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支持,主题教学法经过实践训练证实了效果显著,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最关键是要找对主题,围绕主题展开教学。
一、提炼主题、表演诠释
语文课堂应该是生气又欢腾的,因为语文学习不仅仅是语言功底基本功的训练,更是对学生思想的熏陶,是对学生情感感知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科目教学就应该围绕这一核心集中展开,让学生通过学习一些课文来体会主人公的心境,揣摩其性格特征,最佳的方式就是通过表演去实现,通过表演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有所感受与认知。
例如:在学习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时,章节中分别涉及到了宝玉、黛玉、王熙凤、贾母等人物,而且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话语,每个人的话语与动作都映射出一个人的性格与思想,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并认知其中的人物,掌握他们的性格特征,教师就可以设定主题“《红楼梦》中人物性格的认知”让学生先看课文或者为学生播放一些影像资料,让学生一边观看资料、一边看课文然后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编排,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利用其中的语言、动作等来诠释人物,最终评判哪个小组表演得最好、诠释的最到位,来最终评判出优胜小组。
学生通过角色的诠释与表演,能够更好地深入人物的内心,获得更加真实的感受,从而加深对其中人物性格的理解,最后教师要求学生自己用几个词汇来概括某一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有的学生概括王熙凤:聪明奸诈、见风使舵、灵嘴灵脑等等。这样就达到了对主题任务的完成。
二、围绕主题、归类记忆
高中语文所涉及到的学习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包括现代白话文、戏曲小说,还包括古典诗歌等等,其中诗歌应该成为教师单独列出的一个主题教学项目,教师应该善于围绕诗歌设置主题,再让学生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分析,让属于一个主题性质的诗歌集合为一类,再深入地加以赏析和讲解,提高学生对这一类诗歌的认知与欣赏能力,深刻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这样才能达到主题教学的效果。
例如:高中诗歌中涉及到很多以“离愁”为主题的诗歌,教师可以将其设为主题,让学生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诗歌搜索、收集,将同类的离愁主题诗歌汇聚起来,从“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到“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再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学生在“离愁”主题的引导下,快速搜索记忆,搜到了想要的诗歌,将高中阶段所学诗歌巧妙地串接起来,从而实现了分类记忆、分批量理解的教学目标。这就是围绕主题、分类记忆的教学效果。
三、围绕主题,展开思想教育
语文教学不仅是对语言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一种思想理念方面的熏陶,让学生的思想变得更加深刻、睿智和成熟,让学生的心智发育都更加健全,这样才能实现语文教育教学的目的,所以,教师应该试着采用主题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在某一个具有教育意义主题的教育引导下内心产生一种强烈的认知感,从而主动配合学生,思想上获得全新的进步。
例如:教师可以围绕“青春励志、自强不息”这一主题开展教学,让学生自行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以及《我与地坛》这两篇课文,学生读过后,教师再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海伦凯尔自强不息的一生以及著名作家史铁生不屈不挠的生活经历,让学生通过对比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两位强者的精神世界,体会他们崇高的人格特点,同时,课后为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两位伟人的理解,来寻找生活中真实的素材,寻找生活中的强者,搜集资料并面向学生讲述自己心中的强者的经历,同时要给出自己的总结和感想。
在学完这一主题后,学生也可以围绕“青春励志、自强不息”这一主题写一篇文章,通过文章来表达对主题感想的认知,从而升华对这一主题以及课文内容的理解。
或者教师寻找一些慷慨激昂的诗歌,为学生设立“诗歌鉴赏”这一主题,整堂课都让学生沉浸在诗歌欣赏的殿堂中,让学生通过大声、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自行总结其中的思想主旨与精神内涵,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酒”相关的诗歌,如:李白的《将进酒》,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等,让学生大声带着感情朗读这些诗歌,同时诠释其中的意思,学生经过阅读揣摩,都体会到了诗歌蕴含的思想哲理,这样就达到了有效的教学效果。
四、欣赏创作、主题教学
语文主题教学模式需要不断地选择与丰富,教师作为语文课堂的主导者必须善于为学生开创丰富多彩、创造性的主题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文学大作的精彩,同时又能赏析其中的文风、文采,体会其中蕴含深刻的道理,这其中所谓的深刻的道理就是语文教学的主题,也就是主题教学的核心所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欣赏附加创作的角度进行主题教学,也就是围绕拥有同一主题的文学作品,去分析其主题的相似性,并赏析其语言之美,同时也找出其写作风格、作品风格的不同之处,让学生在同样主题,不同文风的作品中欣赏创作的灵感,从而从整体上达到一个良好的主题教学效果。
例如:高中语文教材中在“向青春举杯”这一大专题下分别设置了多篇小课文,每篇小课文都来自于不同的作者,有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又有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又有张洁的《我的四季》,这些课文都有一个共同的思想主题,那就是对青春的歌颂,都抒发了作者对青年人的鼓励和鼓舞之情。然而,不同作家都在用不同的风格、各自的文风和方式去诠释这个主题,教师可以将学生组织起来,以分组讨论的形式来分析每一个作家作品的文风,他们各自用的写作手法等等,引导学生带着赏析的目光深入到对文章的体会与玩味中,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不同作者的写作特色、语言风格等等,例如:毛泽东的作品豪迈、奔放,毕淑敏的作品则赋予哲理、语言十分辩证等等,学生经过分析、总结的过程,能加深对不同作品的深刻理解,也能更深入地挖掘主题。
在此基础上,教师同时要求学生围绕“歌颂青春”这一主题来写一篇散文、议论文等等,或者也可以书写一首诗句,来抒发自己对青春的感慨,感受青春的力量,让自己的感受通过作品创作表达出来,得到更深一步的诠释,同时,这也锻炼了学生的文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鉴赏力与作文的创作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围绕某一主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在精彩的辩论中展示学生的才华,例如:围绕“求学之道”这一主题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求学之道,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形成一种学习方法之间的交流,达到一种学习模式的互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结:
中学作为学生学习知识、汲取营养的关键时期,必须做好语文教学工作,采用主题教学模式,围绕主题展开教学,建立学生的知识系统,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从而创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效果,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个人气质,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Z],2001-6-8
[2]牛书芳.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J].中国校园导刊.2011(3).
[3]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