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高职院校新的着力点
2017-09-28王溢泽王丽琴董智淑
王溢泽+王丽琴+董智淑
摘要:农民阶级是我国社会人群构成的主要群体,也是我国农业支柱产业的生产者。农民阶级的文化素质关系到我国整体的国民素质。笔者结合农民阶级和高职院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找到二者的着力点,揭示了高职院校对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重要性作用,并且针对我国的高职院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高职院校;着力点
中图分类号:G719.2
一、我国新型农民培养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农业生产人群处于不稳定阶段,为了能够使得投入生产的人口逐渐稳定,有保障性的提升农民阶级的经济收入,我国的相关部门针对此类情况做出了计划措施,并且在2005年的文件中首次提到职业农民的意见。经过两年发展,将其纳入党的报告之中。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应该要提升整体农民素质。所以为国家培养新型的职业就农民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也是能够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新型职业农民的建立和培养,又利于我国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对于最终实现现代化发展有重要作用。
二、新型职业农民重要性
1.新型职业农民特点
新型职业农民,又被称为新型农民。在广义上的农民群体中,其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握有先进的农业基础知识与技术,对于农业现代产业的经营具有一定经验和理论知识。新型职业农民的是在社会市场的发展需求下应运而生的,其能够及时掌握市场体制的农业商机,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与市场化体制改革的阶段性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现实意义
2.1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是现代化产业稳步发展重要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化产业链正在不断完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在传统的基础上,正在发生着转变,展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农业机械设备和科技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以往较为陈旧的生产方式已经与现在社会的发展形势格格不入,落后的生产方式终将会被先进生产技术所取代。现代农业经济体系的创建,是在先进生产理念的指导下,培养一批技术先进、管理性强,擅于经营的农民群体,新型农民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2.2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迫切需要。目前,以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创业农业、特色农业产业园区为特征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正成为未来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向,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将为现代农业经济体系的构建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
2.3新型职业农民,是国家农产品质量得以确保必要前提。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因为我国的城市人口处于不断上升阶段,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经济水平得到了提升,人们对于农产品的需求日渐增加。倘若农业队伍的生产方式落后,供求关系得不到解决,那么农产品的供求稳定就会出现问题。所以,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业人民整体素质,能够维持国家的粮食安全,为国家积蓄后续力量。
三、高职院校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重要性研究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部分,承担着国家专业性人才和基础人才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能,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显著的区域性的特征。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为现代农业培养高端技能型的、本地化的、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较强市场竞争意识的新型职业农民,将成为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为对接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高职院校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的改革。
1.健全培训制度,完善施工建设
高职院校与新型农民的对接,应该与当地农民实际情况相结合,依据自身的科研能力以及师资力量,制定出与当地区域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农民培养计划,政府所拨资金合理使用,确保新型农民培养工作的顺利实施。
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要配合政府机构的管理监督管理工作,创建新型的教育培训小组,制定出合理的区域管理计划,经过相关管理者的领导,具体落实相应的计划和方案。领带小组高度负责,协调机构有效沟通,实施部门强力落实,以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的全面推进。
2.建立和完善职业农民的新型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式
2.1农民专业培训班模式创建。高职院校根据农业行业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发挥高职院校师资和科研资源的优势,举办农民大专班,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和输送高端技能型农业技术人员。
2.2优化职业农民培养方式。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手段。制作农业生产、经营知识微课程,采用翻转课堂等方式开展课程授课;建设农民培养专题网站,通过网站实现远程授课、在线答疑、在线技术指导;探讨短期培训与长期学历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实施现代学徒制、弹性学制等新的人才培养手段和培养理念。
2.3农村大学生模式的有效创建和实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可以创建政府作为主导,由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合理制度,在高职院校的招生计划中尽可能的考虑到农村的实际发展水平和人员情况,与此同时政府可以适当地给予大学生一定的津贴,保证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量与农民素质的培养。
3.转换人才的培养落后观念,着重职业农民的培养
高职院校作为承担我国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一定要将陈旧的培训理念摒弃,树立先进培训理念,打开通向农民的道路,加大政府对职业农民培养的扶持力度,让农民阶级能够切实体会到政府的扶持政策,同时经过专家的指导和有效培训,将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现代化理念传递给他们,加强自身的认识。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有赖于与高职院校之间的紧密合作。高职院校是人才储备的重要基地,具备一定的科研实力和师资力量,可以为区域经济和新农村建设提供输送大量人才,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院校教学实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教育科学院、麦可思研究院.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R].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12.
[2] 肖红波,王道龙,王济民等.从世界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律探讨中国“三化同步”的标准及发展路径[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2).
作者简介:王溢泽(1970.10-),男,河北沽源人,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 “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重点研究课题“高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编号:141426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