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院校电子信息专业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2017-09-28张涛左敬龙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电子信息应用型院校

张涛+左敬龙

基金项目:2012广东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项目(2012258),广东石油化工学院2013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Y201347)。

摘要:在普通高校进行职业教育的趋势下,地方院校电子信息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根据地方院校的实际状况,科学的定位培养人才目标。本文通过专业改革、教学内容、师资建设、实践教学、学生创新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对职业教育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进行研究。

关键词:地方院校;职业教育;电子信息;

中国分类号:G71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传统的制造大国逐步走向制造强国,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及智力密集型转变。经济阶段论决定教育结构要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相适应。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同时也暴露出现阶段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据报道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约700万人,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约为71%,与之对比的是企业春节后常遭遇的“招工难“问题。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技能不匹配,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并没有形成一支稳定的、有深厚技术积累的产业工人大军。这也表明中国的本科教育虽然数量上不断增加,但是严重缺失企业的实际需求。2014年3月教育部副部长透露: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将发生重大调整。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中国在高等教育这块将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为地方高校的进一步生存和发展指引道路。

二、地方院校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定位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可大致分为研究型大学、普通本科大学、高职高专三大类。研究型大学包含本科及研究生教育,主要以研究生教育为主,培养以技术创新研究和基础理论原创性研究为主的理论人才、学术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1]。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人才特点是:技术和技能比较扎实,能够熟练地进行技术和技能的操作,比较容易达到岗位的要求。普通本科大学则是介于这两者之间,地方院校约占普通本科大学的85%,是完成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主要力量。地方本科院校是指着力于构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本科学校,属于省、市共建而又有一定自主性的学校。地方本科院校在师资水平、办学经费、科研能力、生源层次等不如研究型大学,但比高职高专略强。

如果地方院校发展按照过去模式继续下去,一味朝研究型大学靠拢,在师资水平、办学经费、科研教育能力、学生综合能力明显不如的前提下,培养研究性人才,继续申办硕士、博士点,随着时间的累积,这种差距只会是越来越大,从而失去自己的办学特色[2]。高职高专侧重于“操作工、熟练工、插件工”的水平层次,虽然学生实现了顺利就业,一次性就业率比例高,但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明显不足,职业适应能力不强。地方院校的办学定位则是位于两者之间,培养出既有具有坚实理论基础以便学生职业后续发展,同时又有较高实践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的高层次技能应用型人才。

电子信息专业属于宽口径学科,对电子、信息、通讯领域的知识都有涉及,与理工科交叉的偏通讯硬件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在电子信息处理有关的企业、公司和事业单位,从事于数控设备或仪表、家电控制系统、智能玩具、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网络通信设备、医疗仪器、环境监控等产品设计与开发、质量检测、生产管理、智能电子产品的销售和技术支持等工作。电子信息专业的毕业生应紧跟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高度适应当前产业技术的变更。笔者认为,职业教育下的电子信息专业人才是指电子技术和信息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复合人才。

三、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

为实现应用型技术复合人才培养目标,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心。为了适应市场需要,使学生获得在一定行业范围内的职业适应能力,从专业基础上细分为应用电子和信息处理两个方向,同时在教学内容、师资建设、实践教学、学生创新和考核方式提出改进措施,从而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应用型技术复合人才教育特色。

(一)专业改革

专业方向及專业课程的设置,必须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专业负责人及授课教师走访企业和对毕业生近年就业情况调查分析,了解当前市场的本专业人才需求。专业方向的设定和课程设置除了本院系负责人、授课教师参与之外,同时邀请企业大力参与,要把企业和市场,特别是区域经济产业发展作为设置专业的重要参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走出去,而不是简单模仿研究性大学的专业方案,若相同专业不同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千篇一律,必然失去地区院校的专业特色。只有制定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样才称得上是适销对路的好专业。

专业课程的设置包含三个方面:公共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适度减少学科基础课学时,增加专业方向课在整个专业学时中所占的比例。电子信息专业可分为应用电子及信息处理两个方向。应用电子专业方向课应以电子技术、单片机、嵌入式和传感器技术为主要方向,信息处理专业方向课以自动控制原理、信号处理、通信原理为主要方向。根据每年毕业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专业方向课的课程及学时以便适应市场需求。

(二)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更新包含课程交叉学科知识和根据社会最新科研成果动态调整教学内容两部分。授课教师在课程内容上要注意不同课程知识的交叉融合问题,以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笔者在教授《单片机原理及应用》D/A转换内容时,需要编程实现正弦波的程序。一般实现正弦波都是采用调用数组的方式来完成。我提醒学生,表格是如何产生的?如果不是现有程序的100个数据,而是200个或500个,该如何产生数组。这个时候引导学生在《电信常用软件》课程中的Matlab软件产生的数组,然后结合单片机来实现该程序。进而引导学生通过Matlab来处理一些复杂的数据,然后交给单片机处理或执行。授课教师在授课内容上,要突出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对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创新进行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动态更新。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科研课题,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微调,使得学生可以及时接触到一些行业内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endprint

(三)师资建设

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是与教师的高素质密切相关的。地方高校教师如何在实践能力这块弥补过去的不足。目前提倡双师型教师,但在短期时间内如何完成现阶段的教学任务。从用人企业或公司聘请相关一线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长期来校任教,为学生讲解生产流程、技术细节和注意事项等进行综合实训,解决教师“不能教的问题”。其次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到企业接受2~3年的实践训练,解决教师实践能力欠缺,避免现阶段技术发展与课本知识严重脱节的问题[3]。

(四)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包含实验部分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对于实验教学方面,保留必要的验证性实验,加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比例。从而达到既可以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能力,又可以发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作用。生产实习可以通过开展校企合作的方式,增加具有实际操作作用的顶岗实训、实习,为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实际的生产、工作过程创造条件。毕业设计的选题中大比例采用与实际企业密切相关的课题,重点解决生产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4]。从而达到“学以致用”,既提高理论联系设计的能力,又能使解决问题,使企业满意,对学校的后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学生创新

应用型人才不仅在实践能力加强,以便学生就业后快速适应企业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以免后续动力不足。在学生大一期间,通过各种方式的大力宣传及教师和学生的现身说法,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活动参与度。采用团队方式,以项目为引导,挑选出合适的学生,同时根据学生对硬软件的兴趣分类,列入候选名单。大二期间,通过参与高年级学生的项目或教师项目的形式来进一步提高知识面。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其自我学习能力及自律性比较好,教师只要挑选合适的项目,适当引导,适时监督进程,从而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院系在此过程中,要建立创新资源信息中心,包含对过去比赛或项目中采用的硬件设计模块、软件编程程序、软件编程规范等。方便学生查询各种项目设计方法和过程,提高创新能力。通过参加学科竞赛是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生可以参加学科竞赛包含:国家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广东省电子设计大赛;飞思卡尔智能汽车赛,还有企业及相关协会举办的区域比赛等。通过竞赛,不仅能激发大学生自我学习的动力,还能督促学生提高专业素质,培养学生信息获取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

(六)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要改变以往以学习成绩为主的评价模式,逐步建立以应用能力评价为主体的,包含知识、能力、素质多方面的综合质量监控体系[5]。例如笔者对《信号与系统》课程的综合成绩包含笔试成绩、实验成绩、日常考勤和大作业四个部分,通过不同部分的评价,综合考查学生的全面能力。同时可考虑适时引进职业证书。职业证书作为考察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反映。例如学生在学习完单片机课程后,可参加单片机工程师资格认证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学校可通过一定方式引导,采用抵扣素质拓展学分或其他奖励方式来鼓励学生的积极参加。

四、存在困难

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一些困难,表现在三个方面。学生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存在一定偏见。大学生今后工作相当于直接面向一线,做一名“蓝领”工人。虽然解决就業问题,但心理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可需要一定过渡时间[2]。教学型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对现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院校由于所处位置的限制,缺乏所需企业的有利支持,实践能力提高所需的成本太过昂贵。

参考书籍:

[1]孙泽平,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4:55-57

[2]陈松,基于创新基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J].计算机教育,2014,1:68-71

[3]张秦伟,王辉,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4:61-64

[4]章越松 梁涌,地方院校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理念的探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 报,2009,10:1-7

[5]赵岩,地方院校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高教论坛,2013,4:13-15

作者简介:张涛(1975-),男,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信息处理及教学;

左敬龙(1975-),男,硕士,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及教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电子信息应用型院校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四张榜单“揭秘”电子信息百强浙企
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7.1%
第八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创新奖 (按获奖类别、企业音序排列)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电子信息制造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